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后,我国出现了“知识失业”现象,目前的“知识失业”从本质上讲属于结构性失业。造成“知识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本身的原因,又有学生和社会方面的原因。用“教育过度”来解释当前的“知识失业”问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忽视了这种过度是一种结构性过度。解决“知识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是进行教育结构调整,其核心是面向市场调整教育布局,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目前教育结构调整应主要考虑政府政策导向、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以及克服教育惯性影响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当前“知识失业”问题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失业”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对教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教育扩张引起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劳动力市场被分割为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等是导致“知识失业”的原因。国家应加速现行教育体制的改革,把“知识失业”的负效应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3.
论解决我国“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问题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肯定我国教育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探讨我国教育中存在的“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的有关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改革各级教育体制,调整教育投资方向,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制定适当的教育机会限额分配制度,发展知识经济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4.
对大学生“知识失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大学生的“知识失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大学生“知识失业”主要由结构矛盾、总量矛盾、大学生个体因素三大原因造成。从高校角度看,解决大学生“知识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多重调整,一是优化专业结构,拓宽就业口径,培养学生知识与技术的迁移能力;二是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变被动适应就业为主动创业上岗,开拓就业空间;三是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强化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正在浮现一种新类型的失业——知识失业,即高学历的人群面临更高的失业率。对于当前部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问题,不少人认为在我国已经出现了过度教育,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本文试图从知识失业与教育过度的概念及关系入手,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知识失业现象的成因,阐明认为是教育过度导致知识失业这种悖论的危害性,并提出只有主动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实施各项配套改革,才能预防教育过度的真正出现。  相似文献   

6.
知识失业是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处于不得其用的一种状态,其主体是具备一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知识劳动者。当前我国知识失业主要表现在:(1)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与之相反,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却呈现下降趋势;(2)人才高消费、人才闲置等过度教育现象严重;(3)新增高学历的劳动力难以替代原有低素质劳动力。  相似文献   

7.
内部人控制视角的“知识失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知识失业”现象,“知识失业”与我国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存在着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有很大的关系。内部人控制不仅加剧了“知识失业”的严重程度,同时使教育丧失了应有的的信号功能,造成了效率的损失。因此,从制度上对内部人控制进行约束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高校毕业生“知识失业”现象产生的原因,其主要包括:教育深化引起的供需不平衡、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劳动力保留工资的不同预期。而缓解我国高校毕业生“知识失业”问题的策略,一是加强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控力度;二是减少劳动力市场制度性障碍;三是提供多方位的就业指导;四是帮助知识劳动力实现自我就业。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正在浮现一种新类型的失业——知识失业,即高学历的人群面临更高的失业率。对于当前部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问题,不少人认为在我国已经出现了过度教育,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本文试图从知识失业与教育过度的概念及关系入手,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知识失业现象的成因,阐明认为是教育过度导致知识失业这种悖论的危害性,并提出只有主动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实施各项配套改革,才能预防教育过度的真正出现。  相似文献   

10.
优化教育结构防止“知识失业”;教育公平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完善;大学要应对变化的世界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在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投向城乡差距拉大的问题时,农村教育的“赔本”现象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眼球。教育本来既是一种消费,更是一种投资,因为它可以形成一种能提高人的未来收益的资本。但是在社会发展更加依赖教育发展的今天,中国农村又如何会出现与之相悖的教育“赔本”现象呢?本文拟就这一现象的产生及其原因作一系列解读,认为农村教育“赔本”现象,与我国延续已久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教育投资系统以及农村教育模式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重视农村教育的公共投入,加大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农村教育存在公共投入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义务教育占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的比重偏低、各级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不合理等问题,阻碍了我国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应该加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对农村教育经费总量投入,完善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建立多元主体农村教育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中国教育存在诸多的问题,其形成因素可以统称为教育病理。现有的教育过度、教育性失业、知识失业等理论未能全面确切解释当前教育病理问题,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和说明。在综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滞胀的概念。从教育的投入、生产、产出过程考虑,从框架上全面探讨教育病理的形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教育滞胀概念、列出了其表现并提出其理论架构,为进一步研究教育病理、创新教育经济学理论做了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4.
“高考移民”现象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考移民”是近年我国出现的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的现象,其存在说明了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足,教育大众化尚未实现。从教育平等和信赖保护原则的法学角度分析,“高考移民”的合法权益应该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5.
失业是当今世界困扰着发展中国家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 ,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业问题 ,城镇失业、下岗人数上千万 ,农村剩余劳动力上亿人。我国失业问题的产生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失业问题能否解决好关系到改革能否深化、经济能否发展、社会能否稳定。因此 ,我们要采取一系列积极的对策 ,解决我国这一跨世纪的难题 ,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教育是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所系,中国的教育已经从过去的福利教育走向了混合型的多元教育体系,其显著特征是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教育机构多元化、受教育者需求多元化和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导致的混合型局面。中国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仅表现为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和受教育机会不公平,教育领域的市场化取向和人力资本水平低与人力资本利用效率低并存的现象也令人忧虑。笔者主张,国民教育应当放在国家发展优先考虑的战略地位,确立大教育观和协调与均衡发展的方针,在将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同时必须维护教育的公平性与福利性;笔者明确指出,国家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在现阶段突出义务教育重点,走官民结合的发展道路,并采取分级分类分层的办法来解决教育领域中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成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教育信息化是成人教育发展的方向,它为成人教育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但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成人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增强全社会对成人教育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成人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培训的步伐,推进成人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教育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8.
税费改革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东北实行税费改革的某农业县 (D 县 )进行为期半年的调查研究表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状况中存在诸多问题,税费改革加大了义务教育的经费缺口;教师工资拖欠影响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新兴课程门类的开设;杂费被长期挪用。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税费改革难以摆脱 “黄宗羲定律”,国家的管制政策是教育投入不足的宏观背景;“分税制”财政体制使脆弱的县财政重负难堪,诱使各种违章操作,是教育投入不足的体制原因;不合理的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格局是教育投入不足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切实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后半叶流行于西方社会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涉及范围广泛,对当今西方社会文化,教育,艺术等各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当前我国正从前工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减少现代化带来的破坏性,无疑是对我们是有益的。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以一种批判性的,建设性的态度对待“现代主义”,提出了“整体有机论”,给我们了一个全新的视野。特别是对于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论研究,可以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整体有机论”的观点来研究我国教育领域的问题,从而发展我国的教育理论,指导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村转移劳动力、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对于失业问题的解决,教育与培训虽然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能力有限,这一方面源于失业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系统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教育与培训对于某些问题的解决无能为力,另一方面源于教育与培训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其在解决失业问题上应有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