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符荣财 《钓鱼》2007,(3X):23-23
鱼类对饵料会产生记忆,钓鱼人都知道,那么如何正确应对鱼的记忆,在垂钓过程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钓鱼》2007,(6)
鱼类对饵料会产生记忆,钓鱼人都知道,那么如何正确应对鱼的记忆,在垂钓过程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徐廷国 《垂钓》2002,2(6):23-25
一般来说,在水库垂钓比在养鱼池垂钓获鱼量要少,这其中有水广鱼稀且鱼分布不均的缘故,但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钓者的钓位选择不当没有找到鱼踪。因而在水库中如何选钓位便成了钓鱼人的必修课,也是一个颇费琢磨的难题。水库的钓位之所以难选,主要是因为其水下地形复杂。但只要钓者脑、眼、手并用,注意选位方法,还是不难选准钓位、找到鱼踪的。  相似文献   

4.
张锡恩 《中国钓鱼》2005,(11):56-57
我国海洋、江河、湖泊、水库、沟渠、坑塘等自然水域,鱼类资源逐年锐减,天然捕捞及垂钓鱼类品种日渐减少,鱼种规格也越来越小。有些自然水域已无鱼类生存,致使广大垂钓爱好者埋怨“无鱼可钓”。鱼类资源惨遭破坏,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都很多,有些破坏行为我们钓鱼人也无能为力。作为钓鱼人,只能“从我做起”,增强鱼类资源保护意识,保护鱼类生态环境,保护鱼类资源,笔者呼吁野外垂钓勿忘放生怀卵鱼。  相似文献   

5.
在垂钓中跑鱼是正常现象,无论是在哪个季节,哪种钓法,钓哪种鱼,每个钓鱼人都有跑鱼的经历。但如果是频频不断跑鱼,钓上的鱼没有跑掉的鱼多,那就不正常了,就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6.
任志新 《钓鱼》2004,(20):16-16
休闲钓鱼人的心态和垂钓目的各有不同,称之“职业杀手”者非大鱼或者收获颇丰的对象鱼不钓,主要目的在于“经济效益”;普通钓鱼人不管什么鱼情都想去尝试,目的是多获鱼,当然是钓大鱼越大越刺激,而修身养性一族主攻的却是野生小鱼,追求的同样是垂钓的快乐、健康和钓技的同步,同时也能享受野生小鱼鲜美的口福。  相似文献   

7.
张兰舸 《钓鱼》2005,(17):29-29
每个钓鱼人都有脱钩跑鱼的经历,尤其是初学垂钓时更是屡见不鲜。脱钩跑鱼的原因很多,为了把脱钩跑鱼减少到最低限度,必须从诊治它的症结入手。  相似文献   

8.
垂钓需打窝诱鱼,这几乎是所有钓鱼人都知道的常识。但不少人对“诱鱼”在整个垂钓活动中的意义重视不够,对诱鱼方法的掌握甚少,常常因为诱饵的运用不当、诱不来鱼而钓效甚差。有经验的垂钓高手们都极其重视诱鱼技术,他们把诱鱼当作垂钓活动的关键环  相似文献   

9.
刁余仁 《垂钓》2002,2(12):8-9
钓鱼人形形色色,有人豪爽、有人闲逸,有人以钓养性、有人以鱼怡情,原来垂钓也可以分出“三教九流”。  相似文献   

10.
黄颡鱼,又名嘎子鱼,因为它会发出嘎嘎的声响而得名,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自然水域中,喜欢清洁干净无污染的环境,河流中生活的黄颡鱼更喜欢卵石水底,便于其藏身。冬季因气温低,不十分活跃,春季到来,气温回升,特别是菜花金黄时节,它们便开始四处活动觅食;春汛的到来更是黄颡鱼活动的高峰期。黄颡鱼一般昼伏夜出,因汛期河水浑浊,白天也少有活动。根据黄颡鱼的这种习性,垂钓黄颡鱼以夜钓为主。这些年由于环境的恶化,过度捕捞,特别是非法电鱼、毒鱼现象的蔓延,黄颡鱼已是日见减少。不过在一些生态状况良好的地方,黄颡鱼的数量还是不少的,也给予我们钓鱼人一点垂钓的机会。下面仅以本地垂钓黄颡鱼的方法介绍给朋友们。  相似文献   

11.
黄旺意 《钓鱼》2006,(23):8-9
垂钓不仅要知天气、水情、鱼情,掌握一定的钓鱼技巧外,还要常常和养殖户打交道。特别是在按竿收费垂钓的水域,钓鱼人往往希望多钓点鱼,养殖户则盼望钓鱼人少钓获点鱼。如何正确处理好钓与养的关系,以达到和谐统一,双方共赢。笔者根据自己的垂钓经历,谈点心得体会,和广大钓友交流。  相似文献   

12.
张仲斌 《中国钓鱼》2006,(12):68-69
一年一度的冬季叉闯入了我们的生活,钓鱼人打破传统的观念,所谓“冬季是钓鱼的淡季”这一思想的束缚,勇敢而又顽强地走出温暖的居室,携带着钓具,走向广阔的垂钓世界。冬令垂钓除了钓鱼外,锻炼身体增强体魄,寻找垂钓的欢乐,过一把钓鱼瘾等也是许多冬令钓鱼人的共识。但是,冬季气候确实还是挺寒冷的,钓鱼人外出垂钓,做好疾病的防治,也应提到议事日程。冬令野外,对钓鱼人最主要的威胁是寒风、寒冷、潮湿,即风、寒、湿,是致病的因素。对我们钓鱼人来说,最常见的疾病就是腰腿痛。  相似文献   

13.
张怀彬 《垂钓》2002,2(9):10-12
闰大的水面泛着黑色的浪花,形单影只的钓鱼人茫然地站在河边这情号并非臆想的,如果再不珍惜保护我们的鱼水资源,这样的场面又何止一处两处?垂钓是钓鱼人生活中最大的乐事,特别是在自然水域野钓,怡情怡性,魅力无穷让垂钓的乐趣继续,我们就必须真正地行动起来,保护鱼水资源,保护环境资源。  相似文献   

14.
柏名荣 《钓鱼》2004,(11):17-17
春夏过渡时期,钓鱼时常遇到钓点鱼星很多而鱼不咬钩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有时原因出在气候上、温度上、鱼饵上或是钓法上。然而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却被很多钓鱼人误认为正常的,是不可能有办法咬钩的,但笔者根据多年的垂钓实践认为,在这个时候,钓者如果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将死饵变活饵,鱼还是会咬钩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钓鱼》2008年第二期《藏鱼之惑》一文中,昆明钓友董光学倾诉了垂钓中许多不平之事。在文章结尾时其感慨地写道:怎么办呢?这鱼还是得钓下去呀!字里行间流露着我们钓鱼人多少辛酸和无奈。我们这里个别鱼塘老板也是钱越挣心越黑。去年秋天,一鱼  相似文献   

16.
符彬 《钓鱼》2004,(11):20-20
夏天即临,这是钓鱼人期盼已久的垂钓佳期,这时的气候适宜,无论对垂钓的人们,还是水中的鱼儿来讲,都是欢欣鼓舞的好日子。  相似文献   

17.
钓鱼人垂钓的目的是为了快乐,快乐来源于垂钓中的紧张与刺激。有搏击大鱼的紧张与刺激,也有单位时间钓获大量鱼儿的兴奋与刺激。笔者就曾经历过一小时擒获一百条鱼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关新铭 《钓鱼》2004,(20):42-42
当前,生活在自然水域的鱼已经非常稀少了。为了让子孙后代有鱼可钓,我们钓鱼人进行垂钓时,一要讲文明,二要有利于保护鱼类资源。列于一些不文明的钓法如锚鱼等,应坚决说“不”。  相似文献   

19.
颜恒 《钓鱼》2004,(2):26-26
冬天的寒冷使垂钓活动趋于清淡,特别是生活在北方的钓鱼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几乎无鱼可钓了,而南方钓友则仍乐于冬钓而不疲。  相似文献   

20.
气象与垂钓     
晨柏 《中国钓鱼》2004,(10):27-27
春夏秋冬,大江南北,处处都有我们的钓鱼人的身影,路再长没有我们钓鱼人的脚长,山再高没有我们钓鱼人的身高。气象的变化,也就是天气的阴、晴、风、雨、云、雾、雷、电、大气压力、空气的湿度等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鱼的生息,所以对垂钓有着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