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敕勒歌》的记载 ,最早见于唐初李百药所撰《北齐书》 ,《北齐书》卷 2《神武纪下》记载 ,东魏武定四年 (公元 54 6年 )十一月 ,高欢率军攻西魏玉壁不利而撤围 ,病卧晋阳 ,是时 ,西魏言神武 (高欢 )中弩 ,“神武闻之 ,乃勉坐见诸贵 ,使斛律金《敕勒歌》 ,神武自和之 ,哀感流涕”。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歌》是不是今天流传的《敕勒歌》 ?宋人郭茂倩所辑《乐府诗集》卷 86《杂歌谣辞·敕勒歌》下曾引《乐府广题》言 :“北齐神武攻周玉壁 ,士卒死者十四五 ,神武恚愤 ,疾发。周王下令曰 :‘高欢鼠子 ,亲犯玉壁 ,剑弩一发元凶自毙 !’神武闻之…  相似文献   

2.
关于古代日本和中国关系的最早记录,首推《三国志·魏书》的东夷传.(以下简称《魏志》倭人传)但要从《魏志》了解古代的中日关系,首先要求我们解决东夷传倭人记事中所记邪马台国(陈乃乾校点本作“邪马壹国”,误)的位置问题.也就是邪马台女王国是在九州?还是在日本畿内大和?关于邪马台国的位置问题,日本学者所写的论著可以千计,但大部是想以巧辩曲解来否定古代中日的友好往还,来达到维持他们所谓“国体尊严”的目的.为了正确了解古代中日关系,就得把这一问题重新加以研究,作出合于科学的结论.(一)日本学者对本问题看法的变迁三国时代的邪马台在日本畿内大和,在古代日本人是没有什么异说的.日本官修第一部历史《日本书纪》就是这样记载的.在《日本书纪》卷九神功纪卅九年下,有下列记事:是年也大岁已未,《魏志》云:明帝景初三年六月,倭女王遣大夫难升米等诣郡,求诣天子朝献.太守刘夏遣吏将送诣京都也.  相似文献   

3.
相传在一千七百多年以前,我国东南部庐江府一带曾发生了一件夫妻殉情的故事。陈代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有如下记载:“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没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相似文献   

4.
《望夫云》及其“核心” 《望夫云》在大理白族中可谓妇孺皆知,口头流传的比书面记载的丰富得多。据查,李元阳嘉靖《大理府志》卷二“古迹”有“无渡云”条,仅二十字,有自然现象,无传说,无“望夫云”之名;李元阳万历《云南通志》不见记载,明末诸书亦未见。“望夫云”之名出现于清康熙黄元治《重印大理府志》之“精气化云”条,也有了传说,民国周宗麟《大理县志稿》之“望夫云”条,始点明云起风作与石骡之关系。但清康熙间东轩主人《述异记》卷下云:“赵州有洱海,土人诣大理府必由之。然风波甚恶,稍知自爱者,皆从陆路。  相似文献   

5.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杂录宋代旧事,条末皆注明其述说之人,中有许多条文末注“始平公云”,而其卷五有一段话专记始平公事迹云:始平公自定州归朝,既入见,退诣中书白执政以求致仕.执政曰:“康宁如是,又主上意方厚,而求去如此之坚,何也?”始平公曰:“若待筋力不支,人主厌弃然后去,乃不得已也,岂得为止足哉!”因退归私第,坚卧不起,自青州至是三年,凡七上表,其扎子不胜数,朝廷乃许之,以太保致仕.是时论者皆谓公精力克壮,末必肯决去,至是乃服.  相似文献   

6.
现行《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社会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共一百二十卷,包括“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志”三十卷,主要记载了自光武帝到献帝时期(公元25-220年)的历史。其中“本纪”和“列传”的作者是范晔,“志”的作者是司马彪。范晔(公元399-445年),字蔚宗,东晋、南朝刘宋时人,祖籍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南),家居山阴(今浙江绍兴)。范晔出身于世族之家,自幼好学,博览经史,善为文章。刘裕建宋后,范晔入补兵部员外郎。宋文帝元嘉元年,他被贬为宣城太守,政治上不得志,乃立志修订诸家后汉史书,这是其治《后汉书》的开始。范晔的生平著作,有《汉书缵》十八卷,集十五卷,录一卷,《百官阶次》一卷,但皆已散佚,惟有《后汉书》传至今。  相似文献   

7.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脍炙人口的《敕勒歌》一直被大家认为是鲜卑族民歌,许多大中学教材也不例外。揆之史实,有重新探讨的必要。有关《敕勒歌》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李百药所撰《北齐书》。《北齐书》卷二《神武纪下》云:‘武定四年,即公546年,十一月……西魏言神武(高欢)中弩,神武闻之,乃勉坐见诸贵,使斛律金敕勒歌,神武自和之,哀感流涕。’同书卷一《神武纪上》又云:‘齐高祖神武皇帝,姓高名  相似文献   

8.
明太祖朱元璋罢中书省后,废丞相不设,于浩繁的政务殊有不便,乃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十一月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当时设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其任命情况,《明史》卷3《太祖纪》云:"以邵质、吴伯宗、宋讷、吴沉为之。"卷72《职官志》补充道:"礼部尚书邵质为华盖,检讨吴伯宗为武英,翰林学士宋讷为文渊,典籍吴沉为东阁."但同书卷136《刘仲质传》却记载刘氏在同一时间以礼部尚书任华盖殿大学士,这就不免使人设疑:明朝第一位华盖殿大学士,究竟是邵质呢还是刘仲质?  相似文献   

9.
民歌《襄阳乐》起源于六朝时期的长江中游,对唐代诗歌很有影响。据《旧唐书·音乐志二》记载:《襄阳乐》,宋随王刘诞所作。刘诞"始为襄阳郡,元嘉二十六年(449年),仍为雍州,夜闻诸女歌谣,因作之。故歌和云:‘襄阳来夜乐。’其歌曰:‘朝发襄阳来,暮至大堤宿。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唐诗中的《襄阳乐》、《襄阳曲》、《大堤曲》等,都是受《襄阳乐》的影响。如《全唐诗》[1]卷21"相和歌  相似文献   

10.
范摅《云溪友议》卷下《艳阳词》:“安人[仁]元相国应制科之选,历天禄畿尉,则闻西蜀乐籍有薛涛者,能篇詠,饶词辩,常悄悒于怀抱也。及为监察,求使剑门,以御史推鞫,难得见焉。及就除拾遗,府公严司空绶知微之之欲,每遣薛氏往焉。临途诀别,不敢挈行。洎登翰林,以诗寄曰:‘锦江滑腻峨眉秀,化出文君及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词客皆停笔,箇箇君侯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这一记载,恐不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