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元2004年的1月,恰值中国农历甲申猴年的春节期间;而于2003年10月在巴黎开幕的“中国文化年”,此时运行也已3个多月了。在其开幕时段内,“中国文化年”各类项目,可谓精彩纷呈,好戏连台,致使“中国热”在法国境内不断升温,同时刺激着法国公众更加强烈的期盼——“中国文化年”继此之后,将有怎样的惊喜与震撼?伴随中国传统春节的到来,“中国文化年”的第二个高潮时段与中法建交40周年纪念日相约而至,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法国的国事访问,更将这节日的气氛和“中国文化年”的精彩,推向一轮新的高潮。巴黎市长德拉诺埃邀请北京市王岐山代市长…  相似文献   

2.
月是故乡明     
李元洛 《寻根》2001,(1):61-64
中华民族是一个恋月爱月的民族。一轮明月,诞生在远古幽奇浪漫的神话传说里,升起在遥远的《诗经》的《陈风·月出》篇之中,照耀在源远流长的文学史上和世世代代的中国人的心上。走遍五洲四海,遍历海角天涯,世界上大约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子民,像中华民族这样对明月一往情深的了。 高高在上的明月,在恋人的心中是团圆与美好的象征。“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词人早就弹奏过这一美妙的小夜曲了。而在离人和游子的眼中,明月却成了离情与乡愁的寄托。“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中国人永恒的怀乡奏鸣曲,每一个音符都不会生锈…  相似文献   

3.
2003年12月中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泊溪、王慧炯、李志军3位教授应巴黎中国文化中心邀请,在巴黎成功举办了主题为“发现中国”的系列讲座,为正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气氛。尽管举办讲座的3天里阴雨连绵,又赶在上班时间,但仍有许多法国听众兴致勃勃地冒雨前来。首场讲座由李志军教授主讲“中国的科技发展与科技政策”,他从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历史讲到当今中国科技发展的成果,包括载人宇宙飞船航天科技的成功,论述了中国科技政策的成效与中国科技发展的总体脉络及前“发现中国”景,引起听众的浓厚兴趣。在场的法中科…  相似文献   

4.
历时10个月的“中国文化年”7月在法国成功落下帷幕。作为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法国文化年”将于10月在中国开幕。国务委员陈至立日前出席中法文化年中方组委会扩大会议时要求,要充分认识办好“法国文化年”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和统筹协调,精心筹备好“法国文化年”的各项活动。 陈至立指出,中法文化年活动是一项大规模的双边文化交流活动。“中国文化年”在法国的成功举办,展示了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也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蓬勃发展的现代中国。即将在中国举办的“法国文化年”,有利于中国人民全面深入地了解…  相似文献   

5.
11月的巴黎,秋意渐浓,遍地黄叶。然而,随着“中国文化年”的成功开幕,巴黎民众却感受到了一股源自于中国文化的“中国热”,并且,随着中国文化年各项活动的逐步展开,这股“中国热”仍在持续升温,带给巴黎和煦的春天般的气息。在“中国文化年”成功开幕一个月的时候,我们不妨回顾一下10月6日以来中国文化年开幕伴随着法国公众度过的精彩每一天,通过一组“蒙太奇”式的镜头组合,重温中国文化年“开门红”如火如荼的热烈气氛。俭朴、热烈的开幕式2003年10月6日,巴黎,金门宫。金门宫,即原非洲、大洋洲艺术博物馆,是巴黎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曾举办…  相似文献   

6.
<正>2023年是“中法文化年”举办20周年,第17届“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也正在全国20多个城市火热启动。值此契机,带领中国读者走进法国的博物馆,了解法国博物馆美育事业的发展现状,可谓恰逢其时。法国的艺术博物馆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其以艺术审美教育为核心内容和首要手段的美育功能尤为突出。借鉴法国博物馆美育的经验,对于中国建设“博物馆强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1年4月,时任副总理的李岚清访问法国,其间与法国外交部部长德里纳共同签署了中法互设文化中心和互办文化年的《会谈纪要》。迄今两年多来,由中法两国领导人共同商议和决定的“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的筹备运作始终紧锣密鼓。2003年10月6日在巴黎开幕的“中国文化年”,将众多中国人,法国人及热爱中国文化的各国观众的目光聚焦于法兰西。事实上,在这一全球聚焦的幕后,早就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没有幕布的中法文化交流的大戏,小戏……。日前,本刊记者就“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采访了中法文化年混合委员会的中方总协调人,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吕军。  相似文献   

8.
2000年10月27日至2001年2月25日.中国化部在法国首都巴黎举办了近4个月的”2000中国化季”活动,获得圆满成功。几乎所有的演、展项目都博得了法国乃至欧洲公众的由衷赞叹.古老而青春长在的中国化.在“世界化艺术之都”巴黎,散发出迷人而浪漫的芳香,倾倒了万千法国观众。  相似文献   

9.
9月中旬,中国南通风筝代表团参加法国马赛第18届“东方之门”国际风筝节,为即将在巴黎开幕的“中国化年”平添亮丽的一笔。应邀参加该届风筝节除法国外还有26个国家和地区。南通风筝作为特邀嘉宾国的“化特使”,在肯尼迪总统大道大卫广场西海滩的放飞圆满成功,吸引了十万法国观众和各国风筝爱好才。  相似文献   

10.
2003年6月24日,《中国当代艺术展》作为在法国举办的“中国化年”的第一个项目,将在巴黎名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开幕,由此揭开中国化年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曾有一个学中文的俄罗斯朋友对我说,中国人太喜欢“吃”了:商人谈判要在饭桌旁,朋友聚会要一起吃饭,就连恋人见面也免不了这道“重要程序”。吃饭,好像是中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的确,大多数俄罗斯人很不习惯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吃”上,他们经常简简单单地用面包、香肠和沙拉来打发一顿,节省很多时间。不过,正宗的俄式大餐同样有其精妙之处,让人过后难忘。氛围重于口味俄餐起源于法国。1717年,出访法国的彼得大帝初尝法国大菜,立刻钟情于这一美味。为了不出国门就能吃上地道的法国菜,他选一名法国厨师带回俄国。一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世界四大明古国之一,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多彩中华”中国民族服饰展示是中国民族博物馆精心打造的以全面展演中国民族服饰化为内容的重点化项目,被誉为中国民族化的一支“奇葩”,曾多次走出国门,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1999年以来,中国民族博物馆举办的民族服饰表演连年多次在新加坡演出,数度轰动狮城,演员两次受到新加坡总统纳丹接见,并被载入中新化交流大事记。2002年,中国民族服饰展演项目被正式命名为“多彩中华”。2003年,“多彩中华”参加在法国举办的中国化年开幕式,  相似文献   

13.
北京时间2003年9月10日上午,中国文化部在北京东二环路其办公大楼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孙家正部长宣布:“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的筹备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将于今年10月6日在巴黎开幕。他说,“中法互办文化年”是中法关系史上的空前盛事,也是迄今中国与外国开展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文化交流活动。该活动对进一步增进中法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全面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法国驻华大使蓝峰发言说,法国民众对中国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中国文化年”将帮助法国人民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了解中国。他说,相信“中国文化年”将取得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4.
2006中国丙成狗年春节前夕,第24届巴黎语言博览会在巴黎凡尔赛宫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巴黎中国化中心在该展设立的展台,系首次参加该博览会。“雄居”展厅入口处占地24平方米的位置得天独厚,中国展台内外被大红灯笼、中国结和精美的窗花剪纸……点染得颇具中华民族特色,洋溢着中国春节的喜庆气氛,醒目地吸引了众多观众和记。开幕当晚,为博览会揭幕的法国教育部长德罗宾来到中国展台前,对巴黎中国化中心侯湘华主任说,自己一走进大厅,首先看到的是中国的大红灯笼,立即被这浓厚的中国春节氛围和中国特色所吸引。  相似文献   

15.
恰值“亚欧会议文化与文明会议”在京召开暨“法国文化年”即将在中国举办之际,法国文化与通讯部长阿亚贡率其由文化官员和文化艺术界著名人士等30多人组成的代表团访华。去年12月2日,该团一行在和平宾馆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记者获悉,法国文化代表团此行主要目的是加强法、中两国在文化领域内的合作及“法国文化年”的筹备工作。阿亚贡说,这次“亚欧会议文化与文明会议”的主题是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文化多样性是许多国家优先考虑的政策,法国也不例外。他还透露,借“法国文化年”可让中国公众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它不是单一模式,不是一…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法互办化年”活动“中国化年”的序幕,《中国当代艺术展》于6月24日在巴黎蓬皮杜化艺术中心隆重开幕。该展以别开生面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展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活力,令法国艺术界人士和广大观众的视觉感受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17.
巴黎中国化中心2006年“发现中国”系列讲座邀请北京大学教授董强举办了两场讲座,受到法国听众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8.
今春,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了魏晓平导演的法国剧作家马克·卡莫莱提的经典喜剧《波—音,波音》。连续半个月,场场爆满,好评如潮。198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并留校任教的魏晓平,1987年旅居法国,在著名“太阳剧社”学习。1997年回国后相继翻译、导演了轰动京城的法国名剧《科诺克或医学的胜利》、法国当代剧作家让—诺埃尔·芬维克的《居里夫妇》和法国剧作家娅敏娜·黑查的《艺术》。凡魏晓平翻译、导演的法国戏剧,均成为中国话剧舞台上“本土化”的“中国故事”。因此,魏晓平被誉为中法“戏剧大使”。日前,记者就其翻译、导演的4部“中…  相似文献   

19.
世界电影与中国过不了多久,便是“机械化的文艺女神”电影诞辰100周年纪念日。电影史家公认,电影正式诞生于公元1895年12月28日,标志是该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根据“视角暂留”原理,成功地制造了“电影放映机”,并拿到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内,放映了《水浇园丁》等影片。翌年,电影即输入中国,标志是该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法国人放映了“西洋影戏”。最早携片来华放映的外商,现在能考证到的有3个人:美国人松雍和西班牙人加伦白克、雷玛斯。这3个人中,雷玛斯最为重要。1903年,他利用加伦白克盘让给…  相似文献   

20.
你知道吗?在法国最受人们喜爱的“牛角面包”,并非起源于法国,而是来自其它国度。严格说来,在法国,面包是面包,即为法国人所谓的Pain,如国人熟悉的法国面包;但是,如“牛角面包”等奶油面包卷,却是法国人通称的“维也纳甜面包或甜点,有点类似我们的甜甜圈或美萄干等多种口味。而“维也纳甜面包或甜点”中,最为驰名的,就是如弯月型的“牛角面包”。这个如弯月型的面包造型的灵感,众说纷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来自土耳其军队人手一把的“土耳其弯刀”。在1683年时,土耳其军队大举入侵奥地利的维也纳,但是却久攻不下,心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