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着重从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明确物理规律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弄清相关物理规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等方面作了具体分析与说明,并探讨如何学好物理规律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谢越 《教师》2011,(4):94-95
一、理解能力的地位和要求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考试说明》规定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有五个,其中第一个就是理解能力。《考试说明》对理解能力提出这样的要求:"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和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  相似文献   

3.
一、理解能力的地位和要求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考试说明》规定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有五个,其中第一个就是理解能力。《考试说明》对理解能力提出这样的要求: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和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  相似文献   

4.
物理公式往往有其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学习物理概念、定律、公式应重在对其物理意义的理解。单摆周期公式T=2πl/g就存在“陷阱”,一不小心容易“掉”进去,试讨论它在于给大家一个标识,以免踏入“误区”。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毛病,归纳起来大致表现为以下这些方面:物理概念模糊;没有抓住物理规律的特点;忽视了物理规律的适用范围;忽视物理条件和物理过程,凑合数据,乱套公式;看不懂题目或错误理解题意;不能灵活地运用数学工具来解答物理问题;用文字计算能力差;  相似文献   

6.
平时的物理学习中,我们都很重视物理规律和公式的记忆,但往往只记住了规律的内容而忽视了规律的成立条件或适用范围,进而会用错规律,得出错误答案.比如众多学生解答2006年一道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详见下面例1)时就容易出现该错误.下面针对该现象,通过该高考试题及其他一些具体实例,做进一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7.
在“摩擦力”教学中,笔者常常发现学生对“摩擦力”这个物理概念理解不准确,没有抓住物理概念的特点,忽视了物理规律的适用范围,忽视物理条件和物理过程。如有学生认为:1.“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2.“在任何情况下,静摩擦力皆可由公式fm=μ0N求得”,“静摩擦力总是在物体静止的条件下产生的”;3.“作用在物体上的摩擦力只能对物质体作负功”等等。这说明对摩擦力,尤其是静摩擦力,同学们还存在不少的模糊认识,下面我们对摩擦力作详细的讨论。一、物体间静摩擦力是否存在的判断方法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有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教学生理解和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银川四中刘志壮中学物理的基础知识主要指的是物理概念和规律。对于物理概念,应使学生理解它的含义,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物理规律,应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和适用范围。学生只有掌握了物理概念和规律,才能理解物理现...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与数学的关系极为密切。这不仅因为数学是表达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最简洁、最准确的“语言”,而且利用数学还可以反映确切的定量关系。但数学知识也有负迁移作用。在理解物理概念或运用物理规律时,常常见到不顾物理对数学的制约,把物理问题当成纯数学问题看待造成对计算结果物理意义的错误理解和对物理问题的错误解答。 一、错误理解数学结果的物理意义 “ ”“-”号,在数学中表示正负数,即数的大小,也可表示相反数,但应用到物理学中情况就复杂了,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解释,如: 1.表示方向。如力、速度等各种矢量。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解题时常常会出现混淆物理概念、乱套物理规律等错误,仔细分析其中原因,大多数与物理情景的建立困难、物理概念的理解混乱有关。很多难题之所以“难”,主要在于学生对物理情景不清,因此错误地、甚至无法运用物理规律解题。在教学中,教师创设的物理情景相当重要,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步就是建立正确的物理情景,物理概...  相似文献   

11.
物理学是一门基本概念和规律性都很强,同时又能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的自然学科。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在物理教学上始终信奉的是从“理解概念、掌握规律、做好实验”着手,以求达到学生“能详尽地、正确地分析物理过程,有效地运用物理规律”。一、理解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物理事实的抽象。每个物理概念都是因物理学的需要而产生的。例如,为了说明自然界的各种相互作用而引入了力;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而引入速度等等。1.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理解概念。如:对“电阻”概念的理解,由R…  相似文献   

12.
小议课外物理探究小实验的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与实验的关系,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能力.演示和学生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临 《文教资料》2005,(31):149-150
我们在物理学中要说明一个判断是成立的,就要使得在符合题设的各种条件下结论都成立,要面面俱到,缺一不可,这样证明往往很麻烦;而要推翻和否定某个判断,却只要指出在符合题设的某个条件下,结论不成立,也就是只有举一个反例即可,所以我们常常采用反例来说明某个判断不正确。下面就从三个方面的问题论述反例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一、利用反例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我们的课本上和老师在讲课时,往往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只是从正面给出定义,并且举例说明。为了掌握好概念和规律的实质,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完善对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如果适当地…  相似文献   

14.
解物理题就是要根据题目的物理情景和已知条件,寻找物理过程中各个物理量的内在联系,运用物理规律和科学方法求出待求的量.因此解题思路可以从物理规律中寻找,从对物理规律的研究对象、成立条件、函数表达、适用范围的理解和分析中引出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5.
《考试说明》规定了物理学科高考考查的五种能力 ,其中理解能力为五种能力之首 .因为理解能力是基础 ,只有理解能力提高了 ,其他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和发展 .正因如此 ,高考物理每道试题都渗透了理解能力的考查 .从认知角度来讲 ,理解能力指的是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 ,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在简单情况下灵活地应用 ,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方式 ,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 .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从思维意识 (形式 )角度来说 ,主要指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理解能力、表述理解能力 .本文结合2 0 0 1年…  相似文献   

16.
物理演示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重要内容、重要方法和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这能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与实验的关系,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关于理解能力,<考试说明>中是这样描述的:能够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台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18.
纠正学生解题中的错误颇象医生给人治病。因此,研究学生物理解题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其“病因”,很有必要。那么,学生在物理解题中一般有哪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呢?“医治”的要点又是什么呢?本文对此作一探讨,供同行们参考。一、忽视条件错用定律(或公式) 物理定律和公式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或一定范围内成立的。但在实际解题中,不顾条件滥用定律或公式的错误是相当普遍的。因此,在教学中,应使学生对物理定理、基本公式有较深入的理解并会准确应用,特别要注意它们的应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例1] 如图1所示,一块水平木板上放置质量m=0.2kg的砝码,二者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0.4,手持木板(始终保持原  相似文献   

19.
建立物理概念、理解并掌握物理规律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许多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都具有可比性,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应多注意运用“比较法”来帮助学生接受新概念、理解新概念和新规律,以使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推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力学中 ,有许多形似意异和形异意同的物理概念 .它们对教师来说可能是“司空见惯”,但学生对这样的概念含意的理解时常存在困惑 .物理规律是物理概念间本质联系的反映 .因此 ,理解物理概念的含意 ,特别是弄清楚与其相关概念含意的区别和联系 ,才是正确理解和应用物理规律分析、解决有关物理问题的基础 .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是重要的力学规律 .本文针对与这些物理规律相关的几个概念的含意作一浅析 .一、“合外力”与“外力之和”对于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 ,高中《物理》(修订本 )第一册中明确指出是“系统不受外力或者外力之和为零”.这里所说的“外力之和”是指把作用在系统上所有外力平移到某点(实质上指质点组的质心上 )后计算它们的矢量和 .“合外力”是指作用在某个物体 (质点 )上的外力矢量和 .不难知道 ,“合外力”和“外力之和”都是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对力所作的一种运图 1算结果 ,但它们各自的含意却有差异 .表现为“合外力”中的“外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 (质点 )上 ,“外力之和”中的“外力”是作用在系统内各物体(或质点组 )上的外力 ,它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