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籍之一,被称为“中国文化的第一篇章”,“群言之祖”,它所反映出的审美意识一直影响至今.《周易》一书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经,二是传.经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每卦先列卦形,次列卦名,次列卦辞.每爻先列爻题,次列爻辞.爻题都是两个字组成,一个字表示爻的次序,自下而上,第一爻用“初”字,第二爻用“二”字,第三爻用“三”字.第四爻用“四”字.第五爻用“五”字,第六爻用“上”字.  相似文献   

2.
仲浩群 《考试周刊》2014,(71):24-25
面对卦象,要能透过卦象表象层,悟出卦象奥妙层所具有的深刻内涵。《周易》卦象是一种直观的卦画,这种直观的卦画可以视为各式各样的能量图谱,它们蕴含丰富的天地人生信息;对卦象内外卦进行分析,并对分布于卦象不同时位上的阴阳爻进行分析,能揭示出卦象所具有的丰厚意涵。同时,对卦象的理解、领会与分析,也可以促使我们深入探究天地人生奥妙。  相似文献   

3.
文章讨论了《周易》中的语,主要对其中的成语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对部分成语的流变作了简要叙述,认为语的变化主要是通过更换近义语素实现的;并对《周易》中已确定语形,且后世基本没有变更的87条语进行了断代研究,发现这些语的使用年代都在2300年以上。  相似文献   

4.
文章讨论了《周易》中的语,主要对其中的成语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对部分成语的流变作了简要叙述,认为语的变化主要是通过更换近义语素实现的;并对《周易》中已确定语形,且后世基本没有变更的87条语进行了断代研究,发现这些语的使用年代都在2300年以上。  相似文献   

5.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周易》与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似乎太遥远。其实不然,我们平时说话一些语词就与《周易》有关。比如某个人不守信用,突然改变已定的事,我们就说他“变卦”。“变卦”一词就源于《周易》。至于我们读书遇到的与《周易》有关的语词就更多了。不速之客、虎  相似文献   

6.
有关“所”字的问题一直在学术界争论不已,然而却很少有人联系具体的专书进行全面的考察。本文就主要依据早期文献《尚书》、《周易》和《诗经》来探讨“所”字的虚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诗歌产生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与卦爻辞的产生时代大致衔接。《周易》卦爻辞象征艺术的三大特点:鲜明性、典型性、含蓄性,已初见“比”、“兴”之端倪,对《诗经》“比”、“兴”表现手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二又不可等而视之。卦爻辞的“象征”是一种思维方式(即隐喻思维),而《诗》之“比”、“兴”则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8.
《周易》“观物取象”,以“象”来“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的思维特色,就决定了“象”与歌谣具有特殊的亲缘关系。虽然,作为歌谣的“象”一那种清晰的画面,悠长的情感还不具有哲理内涵,但正因为它是具体直感的“象”,可以把《周易》作者们的哲理思考注入过去,可以让它去承载以感悟为特色的《周易》的思维方式,于是,《易》的作者便将民歌的片断撷取来,放到六十四卦的系统中去,让这些歌谣的片断既具有形象性,保外着它们的原始风貌,又让它们在自己所处之卦的具体位置上获得哲理的内涵,使之由歌谣之“象”变而为《易》中之“…  相似文献   

9.
《诗经·小雅》与《周易·卦爻辞》之间有着某些相似,这种相似主要表现为对天道、朝政、人生的忧患意识,本文在对其忧患意识作比较的同时,还就《周易》卦爻辞的制作年代,卦爻辞和《小雅》中部分诗歌的来源,作者群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古代文献的保存和流传有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生当春秋末期的孔子,曾以“博于《诗》、《书》”贵重于世,并“以《诗》、《书》、《礼》、《乐》教弟子”。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说: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和《周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日两国的《文心雕龙》研究中,这部文学理论典籍的指导思想(或曰“纲”,或曰“体系”)的问题,始终受到研究者们密切的关注。前几年,国内学术界并专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场讨论。讨论使人们认识到:《文心雕龙》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思想的事实,是一个不容轻易否定的事实。但讨论本身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文心雕龙》中所包含的各家思  相似文献   

12.
闽南语是中国古老的语言,它的发音保留许多古音的特色,闽南语在声韵学、字义学、民俗学等多方面有非常重大的价值.从<诗经>一些语词所存在的古义至今仍被活用于日常闽南语中的实例,可证明<诗经>与闽南语有着一脉相承的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13.
《周易》爻辞语篇认知隐喻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爻辞语篇形成的认知隐喻模式是经过长久历史的演变成为认识自身、他人和世界的一种方式.从卦画产生到认知隐喻结构和系统的完善,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应该充分地在高校普及这一知识.  相似文献   

14.
历来易学研究,《小象》不受重视。以语料库的概念和语篇分析的手段对其分析显示,《小象》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其重复/省略部分,是我国古代文献中极少见到的一种语言现象极为丰富的集结,为我们研究古代汉语语言衔接问题开了一个天窗。更为重要的是,《小象》“爻辞之言—爻象—原因目的结果推论/判断”的思维三段式是不同于希腊思维传统的、具有中国特征的言—象—意思维方式两大分支中的一支。同时,注重386爻每一爻小象的落实到位,这种细致、清晰和理性的思维模式正是展现了中国传统的整体、局部和细节动态关联思维特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一、《周易》的物象在这里谈《周易》的物象指的是卦爻辞的物象。孔颖达《周易正义》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凡易者象也,以物象而明人事,若《诗》之比喻也。或取天地阴阳之象以明义者,若《乾》之‘乾龙’,‘见龙’;《坤》之‘履霜坚冰’,‘龙战’之属是也。或取万物杂象以明意者,若《屯》之六三‘既鹿无虞’,六四‘乘马斑如’之属是也。如此之类,《易》中多矣。或直已人事,不取物象以明意者,若《乾》之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坤》之六三"含章可贞"之例是也。圣人之意,可以取象者取象也,可以取人事者则取人事也。  相似文献   

16.
陈曦 《华章》2011,(13)
<周易>虽为我国古代的一种卜筮之书,确是追溯当时哲学思想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典籍.然其文献价值又远不止于哲学,其史学和文学价值同样很重要.  相似文献   

17.
《诗经》     
《学子》2004,(1):50-51
青年读者们,你们喜欢读中国文学名著吗?然而名著这么多,你们不知道读什么书好!因此,我们在这里介绍几种中国文学的名著给诸位。每种名著都足以代表一种文体,而且大致依照了时代的先后为序。说起时代的先后,我们翻开一本中国文学史来,首先看到的,总是那部《诗经》。好!我们就也来讲《诗经》罢!  相似文献   

18.
《诗经》和《圣经》比较学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和《圣经》在中西方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比较《诗经》和《圣经》本文及其神圣化过程中的汉儒解《诗》和裁父解《经》,可瞄清楚地看到中西方文学思想和审姜思维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共性特征以及中西方文化精神的遗传基因、分造发展和会通之处,从而为中西方跨文化研究打开一个新的观角。  相似文献   

19.
一部典籍的思想观念的主张,积淀在语言特别是成语上,才是最有效的传播和落实。《周易》的汉语成语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文化积淀的逻辑发展过程。《周易》经传合编时信仰和理性的同构、《周易》传播过程中的雅俗通约性和因易学发展而形成的自动套用格式,是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周易》在哲学、政治、伦理和一般社会交际等领域贡献了237条成语,这些成语成为它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重要地位的表征;大量的天地成语和极少的“圣”字成语,是《周易》思维定势在汉语中留下重要影响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就《周易》的名义、来源、写作时代、作者及其构成扼要作了论述,最后对其哲学思想作了述评。对目前《周易》研究中的唯心主义思潮有一定抵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