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这是一个古老而又耐人寻味的问题,迄今尚无圆满的答案,因它涉及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当今世界20个难题之一。几年前曾有学者提到,从生物进化和遗传基因角度来看,应先有鸡蛋后有  相似文献   

2.
方明先生撰文(以下简称“方文”),以“创新理论”类比法,论述了“先有鸡?先有蛋?”问题(见《发明与创新》2005年第5期)。但笔者不敢苟同方文的这种“创新理论”及其结论。  相似文献   

3.
先有羽毛还是先有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辽宁发现了带两对翅膀的恐龙的化石,为鸟是从恐龙进化而来的论点提供了证据,颠覆了关于羽毛进化传统观念,解决了空间是先有鸟还是先有羽毛的历史难题。  相似文献   

4.
高宇 《今日科苑》2005,(2):32-33
“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这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几千年来,许多哲人都曾试图解答这个问题,然而又都找不出令人信服的论据,所以直至今天,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定论。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这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几千年来,许多哲人都曾试图解答这个问题,然而又都找不出令人信服的论据,所以直至今天,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定论。从生物遗传变异的进化角度来考察,笔者认为:世界上应该先有蛋,然后再有鸡。众所周知,鸡是鸟类的一种,它已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物种,可见,鸡已是物种连续发展过程中一个不连续阶段,也就是说,鸡是在生命起源后,从原先存在的另一物种演变进化而来的,而不是由非生命物质原始起源形成的物种。进化是包括鸡在内的所有…  相似文献   

6.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尽管在目前看来这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但一些研究结果,例如基因研究和对恐龙蛋化石的研究新结果,可能会对这一千古谜团给出新的答案。  相似文献   

7.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自古以来似乎谁也说不清的难题,近日有英国科学家声称已被“计算”出来—— 据国外媒体日前报道,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经典且常被提起的问题,也是持续数百年的哲学与科学之谜。现在,借助先进的运算技术,英国科学家终于揭开这个谜团——答案是先有鸡后有蛋。  相似文献   

8.
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一世纪谜团一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小璐也很想知道答案。这天,《小诺贝尔》的精灵小诺告诉小璐,国内外的专家研究认为:是先有蛋,然后才有鸡!  相似文献   

9.
张达明 《知识窗》2010,(9):56-56
关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在哲学和科学等诸多领域已经持续了千百年.然而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日前.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和沃里克大学的科学家经过研究后.给出了确切的答案:先有鸡!  相似文献   

10.
李莉 《百科知识》2014,(3):47-48
1620年,一批欧洲移民乘坐“五月花”号抵达北美,在现在的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普里茅斯上岸。如今,在当时登岸地点保留下来的一块石头上刻写的“1620”,就是对这一重大事件的纪念。当时的生活艰苦异常,但这批移民在当地建起学校,并在1636年创办哈佛大学。所以,哈佛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一直都很自豪,说先有哈佛,后有美国。  相似文献   

11.
正如果说鸡和蛋的先后争论有些抽象空泛的话,那有关花朵和蜜蜂的考证,就显得既具象又具体了,因为有触手可及的化石为证……主流思想,先有开花植物,后有蜜蜂在美国地质学家史蒂芬·哈乔维斯发现亚利桑那州东部的化石森林中有一组蜂巢之前,主流科学界认为地球先有开花植物,后有  相似文献   

12.
一家酒店经营得很好,人气旺盛、财源广进。酒店的老总准备开展另外一项业务,由于没有太多的精力管理这家酒店,打算在现有的三个部门经理中物色一位总经理。  相似文献   

13.
正公鸡打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科学家早就发现,公鸡打鸣是由其内在的生物钟决定的,并且一窝鸡里,总是一只公鸡先打鸣,其他的公鸡一呼百应。那么一窝鸡里到底是哪一只鸡先开始打鸣的?日本的科学家发现,鸡打鸣也不能乱来,它们也讲辈分、地位尊卑。如果我们有机会观察,就会发现一窝鸡里总有一只公鸡像老大一样,它走到哪里,其他的公鸡都要稍稍回避。而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科学家发现,鸡窝里确实遵循着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每一个鸡窝中都有一只公鸡是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先实践、再理论".  相似文献   

15.
<正>在排队时,我们通常讲究"先来后到",先来者先得。但最近一位丹麦的科学家却认为,我们应该遵从"后来者先得"的秩序。这种违反我们直觉的想法真的能行得通吗?这位科学家举了一个具体事例来说明。每当苹果新产品上市时,总是会有人半夜三更就去排队,生怕买不到,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人都半夜三更去排队,并且队伍排得很长。如果规定每次最先接受服务的是排在队伍最后的那一位,那么人们就不会再积极地赶早去排队,而是  相似文献   

16.
耿乙淇 《科技风》2022,(4):42-44
本文主要讨论导体接地与否对静电感应结果的影响,给出了一种巧妙的处理方法,即先把导体接地之前的原有电荷(不论是否外显电性)全部传输给大地,然后根据其他带电体对它的影响,向大地中再取回所需的电荷量,笔者将这种方法总结为"先给再取",这种方法形象生动,对初学者而言很有帮助.由于某些球形问题中计算电荷量需要计算导体的电势,故又...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一则"人一生能吃9吨左右食物,谁先吃完谁先走"的微博爆红网络,网友纷纷议论"一生只能吃九吨食物"是否靠谱,甚至有人调侃说"如果自己从今以后不吃东西,不就能长生不老了。"但也有专家表示,如果按照70岁寿命计算,人一生大概要吃掉50吨食物。网帖:  相似文献   

18.
在高速公路设计中,先张空心板梁非常普遍,先张台座也有多种形式,介绍了一种简易先张台座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专利权是一种独占权.对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若有两个同样的专利存在,就会发生冲突,准也不能有效行使。对这一点,现行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二荣作了明确规定。那么,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就同样的发明创造分别提出专利申请,专利权授予谁呢?根据世界各国专利法的规定,有两个处理办法:一是采用先申请原则,即专利权授予先申请人;二是采用先发明原则,即专利权授予先发明人。我国采用的是先申请原则。一、先申请原则的概念专利法第九条规定:“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相似文献   

20.
古人敬天,畏天,认为天是具有某种意志的神秘主体,故有"天意"、"天命"之说.因为"天"对于古人是神秘的,不知天有多高,天有多大,更不知天有何物.今人对于天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现在人们知道,广义的"天"可以包括整个宇宙,狭义的"天"不过就是地球周围的大气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