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鸡汤"常常给人以鼓舞或启发,然而,它也容易导致人盲目接受、不求甚解。高中作文教学爱采用材料作文,材料多为鸡汤料。如有个材料是《读者》上登过的《两份名单》,内容大致是:有两份名单,一份是傅以渐、王式丹等十个清朝的科举状元,一份是曹雪芹、胡雪岩等十个清朝的落第秀才。作者说问了很多人,对第一份名单大多数人不知道,对第二份名单则大多数人都知道。文章的主题在于:赢在起点并不能保证赢在终点;起点低的人要懂得不气馁。面对这个鸡汤材料,学生要做的就是  相似文献   

2.
两份名单     
我曾经把两份名单给十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为什么熟悉,结果在我的意料之中。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相似文献   

3.
两份名单     
我曾经把两份名单给十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结果在我的意料之中。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沅、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相似文献   

4.
两份名单     
我曾经把两份名单给十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为什么熟悉,结果在我的意料之中。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沅、刘福姚、刘春霖。  相似文献   

5.
两份名单     
我曾经把两份名单给十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 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相似文献   

6.
赢在终点     
胡边 《成才之路》2010,(27):M0003-M0003
作家刘诚龙曾经做过一次有趣的调查。他把两份名单拿给10个人看,问他们是否熟悉。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结果,10个被调查者,  相似文献   

7.
两份名单     
我曾经把两份名单给十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为什么熟悉,结果在我的意料之中.  相似文献   

8.
有人曾别出心裁地统计了两份清朝人物名单,并就公众对他们的认知度进行了调查。第一份名单为: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为: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结果,被调查者多数对第一份名单中的人一无所知;而对列入第二份名单者则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9.
两份名单     
我曾经把两份名单给10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为什么熟悉,结果在我的意料之中.  相似文献   

10.
余萌希,2011年江苏省海门中学北大推荐生、第十届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第一名、海门中学民乐团团长,说到这儿也许你会觉得这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女。但是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永远挂着灿烂笑容  相似文献   

11.
十人猜帽     
十个人站成一列纵队,从十顶黄帽子和九顶蓝帽子中,取出十顶分别给每个人戴上。站在最后的第十个人说:“我虽然看见了你们每个人头上的帽子,但仍然不知道自己头上的帽子的颜色。你们呢?”第九个人说:“我也不知道。”第八个人说:“我也不知道。”第七个、第六个……直到第二个人,依次都说不知道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出乎意料的是,第一个人却说:“我知道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了。”答案:第十个人开始说:“不知道自己头上的帽子的颜色。”这说明前面的九个人中有人戴黄帽子,否则,他马上可以知道自己头上是黄帽子了。第九个人知道了九个人中有人戴…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研究清史的朋友曾给我提供了两份名单,说是要考验考验我。第一份名单上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上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左宗棠,龚自珍,盛宣怀。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个试验: 一位研究经济学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他要找十个人,在十个地方做诚信试验,问我能不能帮忙。我说可以,但不知道怎么做实验。朋友说很简单,就是在不同的商店买十次东西,每次买东西都付两次钱,看有多少人拒绝第二次付款,然后把结果告诉他就行了。当然,买东西的钱是朋友给的。  相似文献   

14.
思维体操     
诀窍在哪里?有一种叫"抢30"的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两个人轮流报数,第一个人从"1"开始,按顺序报数,他可以只报"1",也可以报"1、2"。第二个人接着第一个人报的数再报下去,但最多也只能报两个数,而且不能一个数都不报。例如,第一个人报的是"1",第二个人可报"2",也可报"2、3";若第一个人报了"1、2",则第二个人可  相似文献   

15.
毛尖 《高中生》2015,(4):34
高考结束后,网上有许多人转载一条注意事项:考上大学的同学注意了,千万要和没考上或弃考的同学搞好关系,等大学毕业了好去他们的公司打工。似乎为了证明此“事项”的公理性,有人还贴出两份名单。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棠、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是:  相似文献   

16.
未来在心中     
三个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答:"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楼。"第三个人的笑容很灿烂:"我们正在建设一座新的城市。"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他成了前两个人的老板。是什么最终使三个人显示出天壤之别?我想,应该是他们的胸怀,决定了他  相似文献   

17.
开学的第一天,我看着排名表小声嘀咕:“这个第一名是谁啊?分数比第二名高出了那么多。”旁边一个短发女生听见了,笑得直不起腰来,然后得意地直朝我挤眼睛。后来我才知道,名单上的第一名就是她。在这个刚刚告别了小学的九月里,我遇见了一个短发女生,一个在人学名单上排名第一的短发女生。  相似文献   

18.
正据说网络流传一张孤独等级表,排在第一位的是一个人去做手术,最末位的是一个人逛超市,一个人去看电影排在第四位——我的女友说,有次一个人去看电影恰逢自己的理发师坐在后排,结果回头全店都知道了,人人都发来怜悯:你这么可怜啊!下次实在没人,叫我啊!女友说:我很可怜吗?真没觉得啊!我是真心喜欢一个人去看电影啊!很不正常吗?"为什么大众都喜欢用自己的标准,判定一个人是否孤单呢?"  相似文献   

19.
万教授的课堂上,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似漫不经心的提问。比如有一次,万教授问道:“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如此小儿科的问题大家当然不屑一答,仅用最低的分贝附和:珠穆朗玛峰。谁知教授紧接着追问:“世界第二高峰呢?”这下,大家可傻了,有人争辩道:“书上好像没讲过!”教授不置一词,再问:“那么,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谁?”不料,此次没有人敢回答了。不是大家忘记了加加林,而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教授的下一个问题,痛苦的是大家不知道第二个人是谁。于是,教授又提了几组类似的问题。非常奇怪,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而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却…  相似文献   

20.
写景很简单     
许洁洁 《作文》2023,(17):39-40
<正>写景很简单。不过,很多小朋友经常会陷入两个写景的“坑”里。第一个“坑”叫“不知道写什么”。有的小朋友觉得,每天的生活很简单,校园里、回家路上或者小区里都是熟悉的景,没什么好写的。有的也经常去公园玩,甚至去外地旅游,但回来后还是脑袋空空。第二个“坑”叫“不知道怎么写”。有的小朋友一写景就用上很多“好词好句”和各种修辞手法,甚至把摘抄来的句子堆在作文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