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堂呼唤生活的回归,贴近生活的语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走向。那么,如何将语文教学贴近生活.让语文教学与生活结伴同行呢?  相似文献   

2.
诗意语文是实现自我的语文。诗意体验,是一种生命的高峰体验。自我实现的人,常常伴随着这样的高峰体验。让学生在“每有会意”处体验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是诗意语文的旨趣所在。诗意语文关怀的是在引领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启迪其智慧,陶冶其性情,滋润其心灵,达成生命的自我实现。语文教学的诗意境界是依据语文文本的诗意创造的境界,它丰富多彩,各具风姿,韵味独特,各擅其妙。语文教学的诗意境界还要引领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文字向心灵拓展,让生命与诗意结伴同行。一个富有诗意的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我们学校在语文教育中孜孜不倦地追寻着这种充满诗意的生命化教育,让生命在语文教育中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3.
张影 《教师》2012,(7):84-84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每一个孩子成长的旅程中都不能缺少经典诗文的滋养。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朗朗书声,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深情吟诵,学生们经历了文化的洗礼。  相似文献   

4.
语文老师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孩子们在人生记忆力最佳的时期,诵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美文,让中华灿烂的文化走进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口诵心惟、含英咀华中受到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精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珍惜民族文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5.
杨鹁 《山东教育》2010,(3):52-53
春之声 春雷初绽。春风秉笔开始书写四季之中最明媚的乐章,而童心先于季节,早已听到迎春花明黄的序曲。 在岁月轮换的时刻 你 在等号中间徘徊 那时的你。  相似文献   

6.
宋鑫 《现代语文》2010,(5):57-58
顾黄初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  相似文献   

7.
徐敏敏 《文教资料》2012,(11):73-74
在过分注重应试教育的今天,品德教育被严重边缘化,不少学校的老师和家长往往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其品德行为漠不关心。社会上也充斥着大量的应试培训学校,却鲜有品德教育机构。这显然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孩子高尚品德的培养与塑造刻不容缓,而经典诗文作为人类文明最璀璨夺目的智慧结晶,也是孩子所喜闻乐见的,正是塑造孩子高尚品德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8.
经典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从小让幼儿接触经典诗文,感受其意韵,不仅能得到情感的熏陶,对促进幼儿人格健全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围绕经典诗文在幼儿园的应用谈一些措施和感想。通过筛选出一些可读可唱可画可表演的经典诗文,利用视听结合、咏诵表演、美术创作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诗情画意的意境中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从而潜移默化地陶冶幼儿情操,提高幼儿的观察、审美、想象等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9.
中华上下五年的灿烂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尤其是中国的古典诗文,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包含许多哲理。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的确,如果说中华文化是一片汪洋大海,那么经典诗文就像一杯陈年美酒,使人陶醉,令人回味无穷。如今,神州大地,处处弦歌之声,少年儿童诵读经典诗文已蔚然成风,数百万少儿从中受益。“读千古美文、做博学少年”正逐渐成为许多青少年的自觉行动。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经典涛文的兴趣,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诵读国学经典诗文,及早让儿童接受传统优良文化的熏习教育,能陶冶儿童的情操,让儿童一生受益。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过程中,实施"激发兴趣—导之以法—引导背诵—课外摘录—灵活运用"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经典诗文扮演的不仅是文字层面的导师形象,还可以对小学生的身心产生多重影响。诵读经典诗文不仅可以开阔小学生的视野,还可以促进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品德,更有助于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文从小学经典诗文诵读的意义出发,分析当前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个加深经典诗文诵读对小学生的影响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娴 《小学生》2010,(1):5-6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经典诗文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积淀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灵魂。而今天的孩子就是祖国的未来,民族明天的希望,让中华经典诵读走进孩子,趁他们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有道德价值、文化价值的中华经典诗文,渐渐开启其智慧、培养其性格、塑造其品德。  相似文献   

13.
夏燕 《教书育人》2014,(10):62-62
古诗文是中国文学中的奇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小学阶段是人记忆力最佳的时期,必须在学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他们亲近名家名著,诵读千古美文,让经典文化润泽他们的心灵。在我们学校“诵经典诗文,润童稚心灵”这一特色目标的指引下,笔者和学生徜徉在古诗的海洋里,沐浴经典诗文的浓郁芬芳。  相似文献   

14.
孔芳 《现代语文》2010,(9):66-67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是青少年茁壮成长的精神食粮。语文教材中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文质兼美的古诗文是我国古代名篇中朗朗上口的佳作,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  相似文献   

15.
滕长群 《考试周刊》2013,(70):25-25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语文教学应返璞归真,渗透学生的生活,回归生活。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观察生活,提高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再现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生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6.
张丽梅 《广西教育》2012,(24):45-45
早在先秦,孔子就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各个学段古诗文的诵读要求。让学生诵读中国文化经典是培育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几年多来,我们诵读着,摸索着,总结出了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南宫中心小学是一所由六校合并的农村小学,60%的学生来自于附近村落,其他学生均为外地务工子女.2005年初,所做的"学生阅读"问卷调查显示:85%的学生除所学教材外,没有一本课外书;80%的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每天自主阅读的时间为零;86%的家长为初中或以下学历:95%的家长没有带孩子逛过书店,平常根本不读书.这样的阅读现状,与<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诗文背诵及课外阅读总量的要求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8.
新《纲要》中指出:自主阅读能力是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那么,幼儿在进行阅读时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否则,就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经典诗文是高中语文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要认识到经典诗文诵读的重要性,在实践创新中探索适当的方法,将二者合理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受到经典诗文的熏陶,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古诗文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提高学生个人的文学素养上,古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经典诗文诵读”课题组一直致力于这一综合性学习课题的研究,探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操作策略:集中指导,分散训练;讲究方法,创新课堂教学;关注过程,加强学科整合;丰富形式,注重活动渗透;表演才艺,构建展示平台。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文学素养同步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