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滕守尧的新作《艺术社会学描述》是在全国性的美学热潮后的清淡期中,为之加热的一团炽火,是美学相对沉默的反思期中令人振奋的新声。70年代末涌起的第二次美学热潮,把我国的美学水平提高了  相似文献   

2.
本刊举办的“新闻普遍规律与党报特殊规律”征文活动,历时一年.评出了获奖作品,为此次征文活动画了一个句号。但是,“斯闭规律”毕竟是新闻学术中的一个大课题,不可能通过一次几次研讨会和征文活动就能对之认识深透.观点完全一致.因此,这个题目还是要继续做下去的。实际上,对新闻规律的研究探索在80年代初期就作为学术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当时是为了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需要。因而对之研究也只是初步的,见解各异,有些论著对其概括也不尽全面、科学。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在对新闻工作的几次讲话中,强调新闻工作必须严格遵循新闻…  相似文献   

3.
五、美学美学方面的著作,在50年代曾出版了6集《美学问题讨论集》以及几本个人的文集。60年代的头5年,翻译出版了一些苏联、西方的美学论著,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代表了当时中国对西方美学理论研究的水平。70年代末以来,社会对美学的关注和兴趣日益增长,形成了美学书籍出版的热潮。1981年出版了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之后,具有相当水准的学术专著一本本问世,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学史著作的出版。第一本问世的中国美学史著作是文  相似文献   

4.
接受美学是西方的一种文学理论思潮,一种现代的文学批评方法,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汉斯·罗伯特·姚斯教授和沃尔夫冈·伊瑟尔教授率先从事文学的接受研究,并创建了独立的理论——接受美学。不久,这种理论便在欧美、日本及苏联等国产生影响,并开始流行于文学批评之中。我国的文学理论界也对接受美学给予了关注。我国最早开始研究和评价接受美学的学者章国锋指出:“接受美学丰富  相似文献   

5.
变革的时代给美学带来了空前的兴旺和繁荣。短短几年,以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为先导,有关美学基本理论著作一部接着一部纷至沓来。在同类著作中,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美学导论》首先从把握美学的基本范畴入手,将其作为认识美学之网的网上纽结,并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点,逐一透视其丰富复杂的内涵,从而把美学基本理论的大轮廓及内在结构浓缩于卷页  相似文献   

6.
接受美学对新闻学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上兴起的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接受理论, 对其它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 尤其是对新闻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要认识接受美学对新闻学的启示,先要弄清它们之间的历史亲和性和现实可比性。据西方古书记载,早在公元前500多年前,就手写新闻传播而言,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报纸专刊出现了四次大发展。第一次在80年代中期,我国报纸专刊兴起办法制道德教育、文摘、体育类专刊热,第二次出现在80年代末期,主要办周末版、星期刊;第三次在90年代初期,涌现办经济专刊热;第四次从90年代中期迄今,专刊出现专业化、小众化、多样化的发展势头。 综观报纸专刊这几次发展,可以发现,其中贯穿着一条红线:不断紧跟时代,贴近读者。80年代  相似文献   

8.
十几年前,读过朱光潜先生的一部书,叫《谈美书简》,里边说过这么两句话,印象很深,对我启发很大。第一句话是:“研究文学、艺术、心理学和哲学的人们如果忽视美学,那是一个很大的欠缺。”第二句话是:“研究美学的人如果不学一点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和哲学,那会是一个更大的欠缺。”我想,这两句话,对我们研究翻译同样有用。做文学翻译,不能对原作之美熟视无睹,翻译失却了原作的美,无异于断其生命;做文学翻译理论研究,不能不对美学有所关注,忽视了美学,文学翻译研究至少是不完整的。美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研究文学翻译美学,我一直有一种担心,怕这种研究或流于概念,或流于玄虚,给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概况: 我国的电视美学研究,是与电视事业发展几近同步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二者的发展水平是齐头并进的。从总体上说,我国电视在实践上的腾飞是在80年代中后期,电视美学研究的活跃与繁荣也是在这个时期,因此,从某种意义可以说,这10年的电视美学研究,也大体上概括了当代中国电视美学研究的基本风貌。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以来,在我国的人文科学建设中,美学无疑是卓有成就的学科之一。这不仅体现在对美学基本理论的探讨上,也体现在对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的整理和研究上,更体现在对西方美学理论的翻译和介绍上。不无遗憾的是,时西方美学理论的翻译介绍,较集中的成果主要是在80年代后期。那时,有几个出版社或联合或分别地出版了一批美学译义从书,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了解了西方美学的发展状况,促进了我国美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可是在90年代以后,这种翻译和介绍的势头大大缩减,虽然尚有些零星的译作面世,但是较大规模的从书却难得一见…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美学研究,在如何建设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上有三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主张直接运用西方审美文化理论,其针对的对象是当代中国活跃的大众文化;一种意见则呼吁回到民族美学传统,经由“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建设一套可与西方对话的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书评工作的空前活跃和繁荣,令人鼓舞。但在我看来,当前书评工作中存在的弊端也值得注意。归结起来说,其弊有十: 一、过甚其词。这类书评对所评的书总是作过分的夸奖,以拔高书的质量,力图使读者相信这确是一本不朽之作。比如有一篇美学著作的书评,评者先是肯定这本书是书的作者三十年来“教学与经验的结晶”,“是研究美学的代表作”,与全国已出版的三十几种美学专著相比,“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13.
黄怀璞 《新闻界》2006,(2):81-82
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新闻理论界开始关注新闻美学问题,进入90年代,这种研究渐趋深入。另一方面,随着电视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日益突显,美学理论研究也就自然眷顾到电视新闻的审美属性、审美功能、审美价值等相关美学问题。但如何进一步深入研究新闻美学及新闻类别美学,仍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本文期望通过对“审美的新闻”这一命题的简要阐释,粗略探讨电视新闻美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朱礼庆 《现代传播》2005,(3):112-114
在世界电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纪录美学与戏剧美学的纷争与抗衡、碰撞与交融共同构成了电影史上的一道道风景,可以说,这两种美学观念之间的彼此消长的过程,就是一部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二战以后,意大利蔚然兴起的新现实主义运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场以全新的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社会、反映生活的电影革新运动。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现实主义影片作横向的考察,不难发现:两者在诸多方面“相似与差异共生,个性与共性并存”。中国三四十年代电影的优秀之作如《马路天使》(1937)等,被意大利著名影评家卡西拉奇赞为“意大利引…  相似文献   

15.
美无处不在,美学就是要发掘整理出美蕴,使人们得到理性的认识,并使之作用于实践。  一、建立博物馆美学体系,按照美的原则建造组合,是博物馆理论建设与突破的需要。  博物馆不仅是社会学的,也是美学的。多年来,中国博物馆学对博物馆作为社会学范畴现象,从古代萌芽到产生发展、从性质功能到目的宗旨、从结构到形态、从经费条件到经营体制、从自身规律到社会需求、从传统模式到新的探索、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都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但是,对博物馆美学却缺乏一定的认识和探讨,除了零星文章外,几乎是空白,这…  相似文献   

16.
魏硕 《采.写.编》2022,(3):127-128
20世纪80年代,中国掀起了一股"美学热",一些学者借此将美学引入同样属于新兴学科的编辑出版学,于是"出版美学"一词应运而生.出版美学是出版学和美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出版活动中的美学蕴涵,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编辑出版活动就是美学与实践的外在表现.在人民精神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数字化产品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本文浅析出版...  相似文献   

17.
电影现象学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展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哲学与电影学、中外电影的跨学科交流互动 ;其次是中国之意象思维与西方现象学的跨文化逻辑重组 ;第三是汉语象思维对电影创作的启示 ,并尝试提出天人合一的大生命美学 ,勾勒电影现象学跨文化传播的原理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旅游活动所涉方面诸多,旅游学之研究方兴未艾。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之间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而旅游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美学问题,美学与旅游如何有机结合是人们研究的新课题。从学科研究的突破方面而言,旅游美学的研究绝非将美学理论生搬硬套进旅游学,而是将美学运用于旅游,在旅游学与美学两个学科的结合部作好文章,使之融  相似文献   

19.
李彦平 《新闻窗》2009,(5):94-95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在联邦德国兴起。它是文学研究领域的一种全新的方法论,确立了作品的意义是从读者对作品的阅读过程中诞生这一事实。它第一次把读者推到了整个文学活动的中心,从而使文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领域。  相似文献   

20.
反美学的启示──评潘知常著《反美学》陈萼新时间之流似乎永远被人们作为认识生存状态的背景,不管这个背景是否存在。90年代已经过去几年。而我们正被告诫不要自以为是地以为随着时间之流生成了什么”。不管你、我、他是否确实或虚妄地感知到了什么。一个时代永远被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