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法论是关于文章结构的理论,属于文章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古代文章学专著,书中虽然没有提出“章法”的概念,但他关于文章结构的理论却明显地存在着。可惜,章法论在《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至今没有得到足够的阐释和评价。郭晋稀说:“《熔裁》是探讨熔意和裁辞的。”(见《文心雕龙注译》408页)詹瑛把《章句》列入“修辞学”。(见《刘勰与〈文心雕龙〉》76页)牟世金认为:“《附会》近于所谓篇章结构问题。”(见《文心雕龙译注》88页)周振甫宽泛地说:“《附会》  相似文献   

2.
对“定势”的解释有多种,我们可以用刘永济先生的话来概括“体势之义,说者纷纭”(《<文心雕龙>校释·定势释义》)。黄侃先生认为“势”是“法度”(《文心雕龙札记》);范文澜先生认为是“标准”(《文心雕龙注》);罗根泽先生认为是“修辞”(《中国文学批评史》);陆侃如先生认为是“气势、局势”(《刘勰和文心雕龙》);周振甫先生认为是“趋势、趋向”(《文心雕龙注释》)。笔者认为,“势”还是指文体的风格来得贴切。如果说《文心雕龙·体性》篇是刘勰从作家个性、才情的“异”探讨风格的“异”,则《文心雕龙·定势》篇则是从文体的“异”探讨风格的“异”,可以说各有侧重,从共同探讨文学风格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这两篇看成是姐妹篇。  相似文献   

3.
刘勰的《文心雕龙》已经传世一千四百多年了,可以说注家辈出,精论纷呈,读者遍宇内,寰海存知音。《文心雕龙》学已成为当今的“显学”,“文心”园地,充满无限生机。 《文心雕龙》从校注、译注到理论研究,在这段岁月悠悠的历程上,留有拓荒者的足迹、创业者的艰辛、后继者的功业。为了《文心雕龙》学的进一步发展,很多人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诸如各种辑注、索引、论文汇编等等。这都是具有不同功用的建设“文心学”的基础工程,都是嘉惠学子、泽被后人的。但人们也还盼望着能有一部《文心雕龙辞典》的出版。已故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秘书长牟世金先生十年前就呼吁我们该有一本“研究者所亟需的工具书”(《<文心雕龙)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多年来学术界对《文心雕龙》性质的不同认识,从《文心雕龙》的写作动因、内容体系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辨析,论证《文心雕龙》不是文体论专著或文章学专著,也不是文学理论、批评专著。《文心雕龙》虽曾被誉为古代文论的“百科全书”,但就其本体而言,它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典型的写作理论专著。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是一部什么书?现已出版的有关研究论著,大都认为是一部文学理论专著.近年来,随着文章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不少研究者提出了异议.王运熙先生说:"人们一提起《文心雕龙》,总认为它是我国最有系统的一部文学理论书籍,其性质相当今天的文学概论那样……但从刘勰写作此书的宗旨来看,从全书的结构安排和重点来看,则应当说它是一部写作指导或文章作法,而不是文学概论一类的书."(《文心雕龙探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贺绥世先生说:"《文心雕龙》研究的不是单一的文学理论,而主要是文章学."(《写作》1983年第二期)我们认为这是切合刘勰写作《文心雕龙》的情况,也是符合该书实际内容的.因为《文心雕龙》的研究对象虽包括诗、赋、乐府等文学作品,但大部分还是论、说、书、记等常用文章;所论的内容虽涉及不少的文学理论问题,但基本上与今天的文章学观点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应该全面地、历史地研究《文心雕龙》,还它以本来的面目:一部文章学概论.  相似文献   

6.
南朝齐梁时代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南齐以前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经验,提出了许多好的见解,颇值得我们注意。可是,前两年,在“四人帮”的“儒法斗争决定一切”论的影响下,有的人竞把刘勰说成“尊儒反法的文艺思想家”,把《文心雕龙》说成“是儒家文艺观的一个标本”,妄图把刘勰划为“儒家”,从而彻底否定《文心雕龙》。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是极端错误的。今天,在古典文学研究中,我们必须坚决肃清“四人帮”的流毒,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相似文献   

7.
所谓“文心雕龙”,是指作文的用心在于精雕细刘,以企及“刻画而自然”的至境。彦和把《文心雕龙》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文之“纲领”,包括“文之枢纽”五篇(从《原道》至《辨骚》)和“论文叙笔”二十篇;下篇是文之“毛目”,包括“剖情析采”二十四篇(从《神思》至《程器》)和“长怀《序志》”一篇。这是《文心雕龙》的原初框架。就《文心雕龙》性质而言,它是一部文章写作思想论著。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部“体大而虑周”(诗学诚《文史通义》语)的文学理论批评巨著,刘勰的《文心雕龙》至今仍有其重要借鉴作用。对于刘勰的创作理论体系,当代不少研究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①然而对于刘勰在创作心理学方面的开拓以及他所达到的深度,却很少有人涉及。为此,笔者不揣浅陋,试从创作心理学角度对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有关术语予以阐释,庶几对《文心雕龙》研究的进展有所补益。一、“玄解之宰”,“独照之匠”非“心”解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所提出的“玄解之宰”与“独照之匠”,各家《文心雕龙》注本均分别释以“心”或“功夫独到的匠人”。此实源于范文澜先生的《文心雕龙注》。范老谓: 《庄子·养生主》“古者谓是帝之县解”。《释文》:“县,音玄”。又《齐物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之学"与"诗经学"、"楚辞学"、"唐诗学"、"宋词学"、"红学"等专门之学一样,已成为一门与时俱进之显学。然而,学界多称"《文心雕龙》之学"为"龙学"。就《文心雕龙》综合情况观之,当称"文心学"为妥。其理由有四:一是称"《文心雕龙》之学"为"龙学",很容易与中华图腾"龙"的专门之学"龙学"相混淆;二是刘勰与萧统关系密切,刘勰曾参与《文选》的编选,《文心雕龙》与《文选》所涉及的选文篇目大多相同,两人选文标准与文学观念也颇为相似。因此,"文心学"与"文选学"之对应自为契合,而"龙学"与"文选学"则不相对应;三是"龙学"之名未能彰显出《文心雕龙》书名之主要精神。四是刘勰自己早已认定《文心》是《文心雕龙》的简称。故命名"文心学",则理所当然且天经地义。吴中胜教授对拙文予以质疑,仅此一家之言,不能推翻拙文原来之观点。事实证明:"《文心雕龙》之学"终究当称"文心学"为妥。  相似文献   

10.
张国光先生在《<文心雕龙>能代表我国古代文论的最高成就吗?(见《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四辑)一文中认为,《文心雕龙》虽是前代“文学理论的总结”,但并没有总结好,“刘勰无论是才、学、识都是不足”,对前人的结论,“往往不是择善而从,而是把前代的许多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对刘勰《文心雕龙》研究的深入开展,该书“体大思精,在古代文学批评著作中是空前绝后的”这一评价,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肯定;有的研究者还引述鲁迅所论,“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士多得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式。”从比较研究角度,论述了它在世界美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也有的同志不同意这些看法,认为《文心雕龙》并不能代表我国古代文论的最高成就,引述例证,列举疵病,指责该书不但没有用科学方法总结前代文论成果,相反,许多重要观点都是抄袭前人,甚至还是“拙劣的抄袭”。我认为这是很值得研究的。 关于《文心雕龙》在理论上的建树,前辈和时贤早有许多精当的论述。本文仅就《神思》是否直接袭自《文赋》问题,略抒浅见。  相似文献   

12.
<正> 王元化先生《文心雕龙创作论》认为《文心雕龙·养气篇》表述的是关于文艺创作的直接性的“行文之乐”,“立论之本”与《抱朴子·至理篇:“身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的义旨无关。这一说法大概本于范文澜《养气篇》注:“彦和论文,以自然为原则,本篇大意,即基于此”的观点。我们认为这种看法又滞于养气理论的表象,没能把握“养气”在文艺创作中,尤其是在艺术思维过程中的地位、意义和作用,不尽合乎《文心雕龙》的原意。 要辨明《文心雕龙》养气理论的本意,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这部书具有浑然一体的双重品格:它不仅是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著作,同时又是一部师心重情的骈文佳构。《文心雕龙》的不朽魅力就在于它是一部生气灌注的理论之作,精义的发挥与生命的律动、唯美的形式较和谐地糅合在一起。这里从理论批评与自身创作的一体化视角来考察《文心雕龙》,认为此书理论的建构与实践性的感觉力之间既存在着交融互摄,也有若干分裂偏枯,具体表现在“言志”与“缘情”、“衔华”与“佩实”两个方面。《文心雕龙》情志一体、华实相胜的诗性批评话语范式对当代职业化的、零度风格的文学批评依然有较大的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学院李平老师的新著《文心雕龙综论》一书,最近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全书20余万字,内容分为三类:一类是关于《文心雕龙》文化思想方面的研究,主要分析其主导思想,探讨其文化意蕴,揭示其与中华元典《周易》的内在联系;一类是关于《文心雕龙》创作论方面的研究,集中论述《文心》创作论中的两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神思”与“养气”;还有一类是对《文心雕龙》研究史的论述,一是从宏观上对20世纪中国《文心雕龙》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作概括的分析,二是对《文心雕龙》研究史上的里程碑著作“范注”作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是一部系统的中国古代文章学专著.人云其“体大虑周,笼罩群言”,“陶冶万汇,组织千秋”,举凡一切关系古代文章之事均已分别部居,包罗无遗。然而,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往往只注重其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理论方面的成就,而忽略其在中国古代公文学方面的贡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本文认为,《文心雕龙》建立了系统的中国古  相似文献   

16.
<正> 《文心雕龙》成书于齐代说是清代纪昀最先提出来的,他说:“据《时序》篇,此书实成于齐代,今题曰梁,盖后人所追题;犹《玉台新咏》成于梁而今本题陈徐陵耳。”(《文心雕龙辑注》,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3页。)后来,清代刘毓崧又对《文心雕龙·时序》中的“暨皇齐驭宝,运集休明”云云,进行了“深考”,得出了《文心雕龙》在齐和帝时(即中兴元年三月至二年四月) “适告成”的结论(见《书文心雕龙后》,《通义堂文集》卷十四)。刘毓崧此说一出,影响很大,后之专家学者几乎都认为其立论根基坚实,不可动摇,“已成定谳”,“无须再赘”。但我觉得,刘毓崧的考证似乎不能成立,因为从《文心雕龙》与沈约《宋书》的关系来看,《文心雕龙》成书于齐代说是不正确的。因此,我冒昧写成此文,以向专家学者以及其他读者求教。  相似文献   

17.
《文心雕龙》论赋与《文选》赋分类定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心雕龙》不是影响《文选》赋分类和选赋定篇的唯一作品,但它是影响《文选》赋分类及选赋的较直接的重要作品之一,对其影响不能估计太高,但也不能估计太低。《文选》赋分类定篇与《文心雕龙》论赋在“原始表末”、“释名章义”、“别体分类”与“选文定篇”四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相同或相异之处。其相同处表明刘勰与萧统赋学观上有一致的地方及刘勰对萧统可能产生的影响,其不同则表明二人赋学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汉代的诗学,基本上是《诗经》学,而《毛诗序》就是汉代《诗》学的纲领与津梁。“温柔敦厚”的“《诗》教”与《毛诗序》融合以后,“四始”、“六义”,“美刺”、“比兴”,“风雅正变”,“吟咏情性”,“发乎情,止乎礼义”,“温柔敦厚”等重要的诗学范畴,形成了汉代《诗》学的体系,并对汉以后的诗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心雕龙》与汉代《诗》学有极深的渊源关系。刘勰的诗乐观与《乐记》和《汉书&;#183;礼乐志》的关系紧密。受《毛诗序》的影响,刘勰弘扬了“四始”、“六义”。在美刺比兴方面,刘勰发展了《毛诗序》及汉儒各家对比兴的解释。另外,《文心雕龙》还继承和发展了“温柔敦厚”的诗教精神。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初,《文心雕龙》研究学者詹锳在《刘勰与〈文心雕龙〉》一书中对《文心雕龙》的结构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在学术界首次倡导《文心雕龙》的风格学研究.与此同时发表了一系列风格学研究的学术成果,后结集出版为《文心雕龙的风格学》专著.在《文心雕龙》结构体系认识上,詹锳提出七分法,首次标举风格学和修辞学.尽管在具体篇目的划归上,不免有其主观失当之处,然风格学理论的提出具有重要价值,构成其《文心雕龙》研究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在“五四”时期受到激烈的诘难。胡适周作人等都反对甚至将之全盘否定。茅盾在《“文学批评”管见》中同样存有极端的看法:”中国一向没有正式的什么文学批评论。有的几部大书如《诗品》《文心雕龙》之类,其实不是文学批评论,只是诗赋词赞等等文体的主观定义罢了。所以我们现在讲文学批评,无非是把西洋人的学说搬过来,向民众宣传。”一个民族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文学艺术曾一度出现繁荣兴盛的高峰,若说它没有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