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院是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模式,集教育、学术、藏书为一体.书院的出现使中国古代教育出现了官学、私学和书院平行发展的格局,三者成鼎立之势,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繁荣.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之后,自唐末、五代至清末,随着朝代的兴衰更替,书院在中国大地上绵延了千年之久,成为中国文化教育史上引人注目的一大奇观.现在看来,书院制度不仅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也不乏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秦平 《成人教育》2012,32(3):51-52
我国古代书院教育是一种介于官方和私学间的教育与学术研究形式,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教育史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我国古代书院教育为学术背景,从学术性、开放性、主动性、沟通性及道德性等五个切入点,以史论结合的方式,阐述了中国古代书院对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启示,以期对我国高校课程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书院在中国古代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上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典型代表,它在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创造过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中国书院教育产生在唐代,兴盛于宋元明清,在我国教育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代教育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起过重要作用。今天我们研究书院教育,可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吸取有益的教学与管理经验,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5.
张莉 《辽宁教育》2013,(1):12-14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书院集修书、藏书、印书、学术研究和讲学授徒为一身,从传统文化中脱颖而出,又怀抱着传统文化走向新的发展。作为东北地区至今唯一幸存的书院——银冈书院,更是具有其独特的代表性和重要性。银冈书院的兴起与发展:不仅让我们知道东北地区当时的人丈面貌,更让我们窥探到那段历史的图像。银冈书院是其他书院无法替代的中国历史的见证者。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延续千年的书院制,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兴起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为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而随着教育制度的发展,书院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今,书院制重归大学.高校出现的书院制,和古代的书院制以及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的书院制相比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7.
书院的发展对地方教育事业的促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书院是既不同于官学又有别于私学的独特的文化教育机构。书院在不同地域内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地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古代书院重视人才的培养教育,把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核心功能。千余年中,书院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方式及内容培养造就了大批人才,提高了当地士人的文化素质,并逐渐成为地方人才培养的主导力量。此外,书院还通过引进不同地域的山长、教师主持教席,为地方教育注人了新的资源,促进了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宋朝的书院     
书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教育组织模式。兴起于唐末五代,鼎盛于宋元,普及于明清,持续了千余年。与科举构成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独具特色的两种教育制度。书院作为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一种教育体系,同时还是当时的学术基地,也是古代藏书和出版的重要机构,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书院研究可为当代高等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书院是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教育机构.而书院繁荣的社会基础是民间的绅士,他们兴办地方学务,既是书院创建的倡议者、书院教育的主持者,同时也是书院经济的资助者,对书院教育起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书院是中国有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在我国古代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古代书院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的繁荣和发展,同时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书院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重视学术研究,自由讲学,提倡尊师等方面值得当代高校借鉴。书院提倡学术自由的教育精神,独立自主的培养模式,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很多的启示。本文主要介绍了古代书院的产生与发展,古代书院的精神,现代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书院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不仅在传承和普及古代优秀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完善古代藏书管理制度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书院藏书是我国古代三大藏书系统之一,无论从藏书的来源、规模上看,还是从藏书的管理体系和利用上看,我国古代书院藏书在中国文化史和图书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主要从我国古代书院藏书的来源、古代书院藏书的管理及其历史贡献等方面对我国古代书院藏书管理进行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12.
书院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种形式,对中国古代教育和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书院独具的文化教育组织形式的诸多特点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引起了文化史研究、教育史研究学者的重视。近些年来,取得了颇为丰富的书院研究成果,除《中国教育通史》(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李国钧、王炳照主编)中浓墨重彩地进行专门探讨外,还出版了关于书院研究的专著,如丁钢、刘琪撰著的《书院与中国文化》、李才栋撰著的《江西古代书院研究》和《中国书院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赵玉洁 《教师》2012,(8):36-37
两宋时期,文化教育发展兴盛,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成功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成果对古代的文化传承和学术繁荣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其中童蒙教育和书院教育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时现代教育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启示,至今仍值得借鉴和弘扬。  相似文献   

14.
自元朝开始,衡水开启了书院发展的历程。相比全国而言,衡水书院发展态势相对滞后;而在河北省域内,衡水书院发展居中等偏上水平。在500多年的发展中,一批较有名望的衡水书院相继出现。书院的多元化筹资保证了书院文教活动正常展开,使其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迥异于古代官学和私学的显著作用。发掘、整理和研究古代衡水书院教育文化,对发展衡水教育事业、增进社会文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书院是我国古代专门设立的教育组织机构,在宋代最为繁荣,其发展历史有千年之久,我国当代教育教学的发展应该借鉴和学习古代书院的教学方式。基于此,本文从传统书院制的教育理念入手,通过分析现代教育的弊端来深入探究传统书院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封建社会后期儒家教育的研究必然要涉及中国古代书院的发生与发展。作为后期儒学及其教育发展的主要载体,书院的兴衰与演变几乎反映了整个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历史。因此,把书院作为考察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教育的重要方面,不仅为中国学者所关注,也为国外的中国学者与教育研究者所重视。 近代以降,尤其是书院随着清末新教育制度的建立而消亡之后,出于对历史的研究,以及  相似文献   

17.
书院作为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人格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教学思想坚持兼容并包、学术研究坚持不断创新、书院管理坚持独立自主等特点。而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出现了道德教育政治化、教学思想直线化、学术研究功利化、高校管理行政化等弊端。书院的珍贵经验对当代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和文化载体,在其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播了学术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形成了书院独有的人文关怀理念.文章通过对书院精神文化的研究,分析书院的人文特质,试图对当今的大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自元朝开始,河北邢台开启了书院发展的历程。相比全国而言,邢台书院发展态势相对滞后;而在河北省域内,邢台书院发展居中等偏上水平。在700多年的发展中,一批较有名望的邢台书院相继出现。书院广泛开展的教学活动以及多元化筹资方式,使其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迥异于古代官学和私学的显著作用。发掘、整理和研究古代邢台书院教育文化,对发展邢台教育事业、增进社会文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有赖于教育的社会功能之发挥。我国千百年来的古代教育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教育在古代仅是培养“官”的工具。明清徽州教育中出现了书院的繁荣,成为古代教育中的一朵“奇葩”。徽州书院教育力矫传统教育在培养人才、开发民智、传播文化、普及教育等方面的不足,充分发挥了教育自身的社会功能,对徽州文化的发达和此后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