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腾种 《大观周刊》2012,(38):55-55
作者针对党内监督体制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影响 目前党内监督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加强党内监督体制建设的对策进行了全面梳理。  相似文献   

2.
丁莉华 《新闻知识》2005,6(1):26-27,16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因而,对权力的监督是极为重要的,否则,权力就有被滥用的危险。我国的监督体系中有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及舆论监督等等。前几项监督众根本上说都是一种权力对权力的制约,具有强制的效力,而舆论监督则只是从宪法和一些基本法律关于公民自由权利当中引申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监督委员会的成立,不公是为了解决“谁来监督党委和纪委”的问题,它是理清党内权力授受关系的结果:权力必须受到授权者的监督  相似文献   

4.
贾忠贤 《新闻前哨》2006,(10):14-15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群众监督一起,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5.
成芳芳 《兰台世界》2017,(1):124-128
邓小平非常重视党内的监督,其颇具见地的党内监督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从政治体制改革的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监督理论基础、共产党先进性发展要求的背景出发,论述了邓小平主要通过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经常性监督;党内监督要充分发扬民主;拓展民意监督渠道;设立平行监督机制等方式来加强党内监督。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的党内监督思想,有助于巩固党的团结统一,永葆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以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去年颁布的《党内监督条例》在对加强党内监督作出一系列制度设计的同时,非常重视党外监督,特别是单列一节“舆论监督”。在党内法规这个层面上,专门就舆论监督问题作出规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实践证明:新闻舆论监督不仅能帮助领导机关掌握问题,督促问题的解决,还能对广大党员干部起到警示作用,防范问题的发生,为党风廉政建没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进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7.
郅琳 《新闻采编》2006,(2):24-26
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新闻舆论监督作为社会监督的一种形式,不仅与党内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民主监督一起,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监督体系,而且是几大监督中最特殊的一种监督形式。它不具有司法监督中所具有的强制力和约束力,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又是一种最具威力的监督;它不象党内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那样特定化、具体化,但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和民主监督一样是一种软监督,但它本质上是群众监督。它具有其他监督手段不具备的特点,有着别的监督手段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能发挥的作用。新闻媒体通过正当舆论监督,把一…  相似文献   

8.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谈到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监督时指出:“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民主党派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很好的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效果。”胡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了,这是我们党建党以来的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加强党内监督工作的重大举措,是党在制度反腐、制度建党中的一件大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条例》以法规的形式,阐述了舆论监督问题,确立了舆论监督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党内三权分立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一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党内三权分立的基础和前提是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其关键要设立常设机关,这样党代会常设机构就能够在党代会闭会期间,替代党代会成为最高决策和最高监督机关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在新闻传播中的影响力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人称其为“法宝”、“关键”。最近,中共中央颁发的《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特别单列一节“舆论监督”,突出党内外监督相结合。在党内法规这个层面上,专门就舆论监督作出规定,这在我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同时,也表明中共中央对舆论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网络时代网络监督的时代特征及优势,从而从提高对网络监督的认识,加强对完善网络监督的法制建设,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健全网络舆情分析系统这几方面提出了提高网络监督的策略。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来,我国的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新闻  相似文献   

13.
武勇 《青年记者》2002,(7):23-24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的基本功能之一,它是我国监督体系中六大监督(党内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中最特殊的一种,既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又具有群众性、广泛性、公开性、及时  相似文献   

14.
新闻舆论监督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日益强大的影响力,是现代社会监督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等监督途径一样,在反腐倡廉、加强党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以及解决社会生活热点和难点问题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传媒视点     
《青年记者》2013,(1):4-5
有些媒体已不知道什么叫舆论监督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们有这么多的监督,为什么雷政富、周久耕、"杨表叔"都能够逃脱过去,要等到网络曝光后才倒台?这说明我们的监督体系还确实不够健全,有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可见我们党对舆论监督越来越重视。新闻监督是舆论监督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手段。在新时期的新闻工作中,新闻记者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坚持"帮忙不添乱"的原则,注意策略和方法,讲究批评艺术。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监督制度,已被写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朱镕基总理对舆论监督做过精辟的概括: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舆论监督被称为社会的瞭望塔、安全阀和社会民主的大平台。党和人民群众都十分关注舆论监督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一把手地位高、权力大、影响广,抓住了对一把手的监督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它的颁布实施,对于我们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将起到重要作用。它明确规定,在党的领导下,新闻媒体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通过内部反映或公开报道,发挥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我们党首次把"四个监督"作为一套完整的监督体系明确提了出来。其中舆论监督作为"四个监督"之一,是党和政府对新闻媒体提出的更高的求,这就需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