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黎强 《语文天地》2013,(11):25-27
杜甫《登高》一诗的原意,很多人都认为只是感叹身世,如章淑珍的《俯仰天地间,乾坤一腐儒——杜甫〈登高〉赏析》及赵云洁的《平生际遇实堪伤,秋风秋雨愁煞人——杜甫〈登高〉与林黛玉〈秋窗风雨夕〉比较赏析》。我们常说要知人论世,作家的经历和心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作品的内容,其次在阅读文本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福克纳和贾平凹的小说都带有明显的寓言性质,故事框架、情节和意象设置,都含有对整个社会和历史的某种隐喻和象征,作品中都有着艾略特的《荒原》的意味.与福克纳相同,贾平凹的小说创作言说的仍然是"回归"和"失乐园"的主题,但他比福克纳更悲观.《秦腔》几无故事,无数个烦冗的碎片表征着作者灵魂的破碎.故乡已经使他"越来越陌生","秦腔"已成"挽歌".从"废都"到"废乡",从乡村到城市再到乡村,他的叙述更使人体味到价值荒原上人的痛苦感受.这种 "死亡"意识和悲剧体悟在文本深层与福克纳接通,使得他的貌似"很中国"的小说真正具有西方现代主义的意蕴.  相似文献   

3.
福克纳和贾平凹的小说都带有明显的寓言性质,故事框架、情节和意象设置,都含有对整个社会和历史的某种隐喻和象征,作品中都有着艾略特的《荒原》的意味。与福克纳相同,贾平凹的小说创作言说的仍然是“回归”和“失乐园”的主题,但他比福克纳更悲观。《秦腔》几无故事,无数个烦冗的碎片表征着作者灵魂的破碎。故乡已经使他“越来越陌生”,“秦腔”已成“挽歌”。从“废都”到“废乡”,从乡村到城市再到乡村,他的叙述更使人体味到价值荒原上人的痛苦感受。这种“死亡”意识和悲剧体悟在文本深层与福克纳接通,使得他的貌似“很中国”的小说真正具有西方现代主义的意蕴。  相似文献   

4.
孙维刚有说不完的故事,有些故事甚至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史上的经典.当笔者在互联网上对"孙维刚"这个名字进行搜索时,数百条信息扑面而来,绝大多数都是对他的去世表示真诚悼念的,其中既有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送去花圈的新闻,也有从未与孙维刚谋面的普通网友为他发表的纪念诗作.一个普通教师的去世,竟能引来如此多的人们的滚滚热泪,这本身就令人感慨.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教育改革的辩证思考》一文中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其中存在非辩证之处,指出:要求提出终结形态的中国教育和教育改革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不合理的,澄清中国教育和教育改革事业的指导思想与生成适应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任务早已为人们所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发展教育是理想与现实、应然和实然的统一;“五育”和智育的各科目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带动是建立在并举的基础上、在并举的过程中实现的;当下语境中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教育价值取向、教育内容等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这决定了我们不能将应试教育视为素质教育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现形态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 自人类有大学开始,关于大学精神的探索和论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众多论争又伴随着大学人文教育的变迁浮沉。远的不说,自近代以降,从英国纽曼的“博雅教育”“自由教育”,到德国洪堡的研究型大学理念中的“独立自由”精神。到我国蔡元培的“兼容并包”之“学术自由”;从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报告》,到芝加哥大学的《名著阅读》,到本世纪我国大学逐渐开设的综合性的人文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7.
喜欢孙云晓,源于他采写的震撼全国的那篇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中央电视台12集专题片《改革开放20年》中称此文推动了中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孙云晓似乎总是能够抓住中国教育的软肋并且直言不讳,这从他的诸多作品中不难窥见。最近他和李文道、赵霞推出了一本新书《拯救男孩》,该书以独特的视角论述了男孩成长中的问题,深刻详尽地揭示了男孩成长与教育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体质危机、社会危机,并尖锐地指出其原因在于对男孩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走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8.
近几十年来,中国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第一关键词是素质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教育领域里最根本性的转型。何东昌同志是当代一位对教育事业有崇高理想追求、有深刻思想、有远见、有谋略的教育家(彭珮云语),他特别关注实施素质教育问题。《何东昌论教育》一书关于素质教育的论述,勾画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简明史,启迪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陆续有些国外的青年隽秀随我学习汉学,虽然我会根据他们的不同兴趣与资质来确定书目,但林语堂《吾国与吾民》一书则是自始未变的"必读书".这固然缘于语堂先生撰写本书的初意即是为外国人了解中国之用的,便于入径;然而我渐次感到,此书也特别适宜中国学人一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散文流变史稿》是新世纪以来古代散文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学术专著。该书甚为厚重,共有76万字,700多页,思想精神和文化视野方面概括甚广。本书的问世不仅为古代散文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参照,也为无数散文写作者和散文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知识性读本,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吉林省教育科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部省级学术理论期刊。本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来源期刊:思博网(CEPS)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全文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心战》是苗枫林同志编著的又一集大成力作。作者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心战史这笔丰厚的人文遗产,耗费五年心血,博览各类史料,开创性地构建了具有中国人文传统的心理战学术体系,为我们奉献出一部极有教益的军事理论教科书。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中国与东南亚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国与东南亚关系近年来已经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正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把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教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总要求。当前,"治理"已成为一个热词。治理理论不仅成为一种热门的学术理论,也正在成为一种社会改革理论。大学治理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学术文化的发达,首应注意学风道德及研究方法的探讨。因为对于人文学者而言,此乃关乎其学术修养及人格操持大节,从而影响及于一世学术风气之形成培养,切切不可轻忽怠堕。对此,我有些微末之想,亟欲拈出求教于同道,下试述之。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讲人教版《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一节时,有学生问:“这里说《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而‘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一节又说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书是《汜胜之书》,两种说法是否矛盾呢?”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早在20世纪初,自叶伯和先生发表了一部《中国音乐史》开始,有关中国音乐史的教学与研究等方面的著述便源源不断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有学术专著类,如杨荫浏所著述的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特点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等;有普及性较强的社科类读物,如田青执笔编撰的介绍中国古代音乐作品的《中国古代音乐史话》等;还有针对性较强的在教学实践基础上产生的音乐史教材类型的作品,如夏野主编的讲述中国古代音乐史的通识类教材《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等。这些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著作丰富了中国音乐史的教学和课堂,也牵引出一系列让人深思的问题。面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献史料,如何使史料和音乐作品进行有效对接,如何“拉近”枯燥的文字叙述与“活态”音乐的距离等,这些都被研究者和教学者进行过探究。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普修教程》一书便是其中的优秀成果。该书立足当前音乐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方略,以历史沿革为纲,将音乐史料、音乐文化和音乐作品进行有效结合,不仅丰富了音乐史的课堂教学,而且使无声的音乐史课堂转变成视听盛宴的舞台。  相似文献   

18.
近读《中国语文人》一书,在敬佩21位“中国语文人”的同时,情不自禁地思考: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无论教师个体还是教育管理部门,了解一下名师成长足迹,分析一下名师成长案例,探究一下名师成长规律,这对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等,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般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研究的焦点集中于儒道两家.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曾经呈现出一幅幅精妙绝伦的画卷,但历史车轮碾过之后的尘埃终将一切归于平淡.……  相似文献   

20.
书院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文化教育组织,是学术传承、积累、研究、传播的基地.自南宋书院与理学一体化之后,书院便在儒学变迁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专门探讨书院与学术关系的论著有朱汉民的《湖湘学派与岳麓书院》、刘玉才的《清代书院与学术变迁研究》、肖永明的《儒学·书院·社会——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书院》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