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独立富强始终是近代中国知识精英努力追求的目标,他们设计过种种方案并为之努力奋斗。而严复作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以其学贯中西的文化底蕴,把思考的对象定格在人的现代化建设方面。他对中国古典人文主义的批判、对西方近代人文主义的学习以及对近代人文精神的构建模式,启动了对近代人文精神的探索,开始了从古典人文精神向近代人文精神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纵观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的产生与发展,并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其理论根源,认为正是由于理论形态的相通,使得中国的人文主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近代西方启蒙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古典自然法对近代资产阶级法律制度的建立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其基础的理性主义、法律价值和人文精神对当代法律制度渗透浓重,对当代中国的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人文主义叙事话语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性语境中,作为人文主义话语构成的“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文精神”、“人文教育”,是一组超越时间、重复出现的“主题”。当代人文主义话语由此构成三种倾向: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保守主义人文主义。他们多元互补地创造了人文主义的叙事话语策略。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人文精神?这要从人文主义说起。人文主义起源于西方,是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就是人文精神。人文主义精神是人的自由追求,是创造力和超越意识的集中体现,是对主体价值的终极关怀,也是人类文化的价值理想和内在灵魂。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文精神的理念正向社会生活各层面进行广泛的渗透,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由于素质教育体系的初步奠定,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人文精神了。  相似文献   

6.
大学课程世俗化是大学课程由古典人文主义向科学实用主义过渡的必经阶段。近代大学课程世俗化的推进既与某些重要人物有关,也与特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教育的发达程度有关。大学课程世俗化冲淡了大学教育的古典人文主义气息,同时也加速了科学实用主义精神向大学的全面渗透。  相似文献   

7.
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链条,它蕴含的人文精神集中体现为通过教化,使人成为人的存在,表面上属于道德型人文精神,本质上则为伦理型人文精神,这是古代人文精神的主流。在其发展过程中,伦理性被凸显,自然性逐渐遗失,这是儒家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衰落甚至泯灭的过程。晚明儒家文化发生了裂变与分化,形成强大的人文主义思潮,构成了对儒家文化的反叛,其社会根源在于明中叶之后城市经济和市民生活的发展,思想根源则在于阳明心学的崛起。然而,这股人文主义思潮并没有掀起类似西方文艺复兴那样深入持久的文化运动,它只是作为儒家主流文化的一股逆流在中国文化史中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的人文精神,自鸦片战争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近现代的发展形成中又经历了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的彻底胜利;是一次伟大的民族复兴。它使在五四时期开始出现的近代追求民主与科学的人文精神,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升华,铸成了中国近代人文精神中独特而重要的一段辉煌。  相似文献   

9.
首先分别对人文、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进行了诠释;然后从人文的视角对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进行阐述。中国体育文化将向着人文化、科学化、国际化和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古罗马与中国先秦的古典人文教育,以人为中心,以善为导向,追求人性的完整、高雅、和谐与全面发展。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教育,高举人文主义,主张人权反对神权,宣扬个性解放反对禁欲,崇尚理性反对蒙昧,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追求现实人生幸福。新文化运动和十月革命是中国人文教育思想发展的崭新开端,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在中国得到传播,启发了民众的民主、科学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王元化非常关注激进和人文的问题。激进主义思潮起源于二十世纪初,长期在中国社会延续;激进主义影响了学术研究客观性和独立性,也影响了人文精神传统的继承。对此,王元化主张重新弘扬人文精神,呼吁现代知识分子要有"公共关怀"意识。王元化的人文思考,在当代中国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唐君毅是现代著名的哲学家,也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以阐释儒家学说之思想价值为己任,尤其重视中囱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他高扬起人文主义的旗帜,以批判的态度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肯定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之现代转换的最佳途径,这对于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妥善地解决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冲突与融合等方面的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体系,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路翎是一个人类灵魂的探索者,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批现代知识者形象。然而从传统的士大夫“蜕变”为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知识者,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这些饱尝精神苦刑的现代知识者,进行着九死未悔的追求与探索,在血与火的背景下主体精神的喷发与人格的重建,最终走向“人底完成”。因此,路翎是以“达到未来的桥梁”的前瞻意识,凸显现代知识者精神“炼狱”的特殊性与艰难性。而对这种精神苦刑的展现与描绘,在一般作家的笔下确实较难以见到。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知识分子代表梁启超以开拓者的胸襟,吸纳百川,兼容并蓄,大胆无畏地投入到近代学术文化的创建之中,呕心沥血,著述不止,终其一生,为后人留下了1,400多万字的恢宏巨著,成为中国近代学术界领袖。伴随其成就的硕果累累,是他鲜明而不朽的学术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梁启超成为大师级学者的重要砝码,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5.
张海鹏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是中国近代史。他的各种研究论著,虽不乏具体而微的史实考辨,但更多的是有关中国近代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宏观思考与评论。事实上,他的主要学术旨趣正在于探索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建构中国近代史的学科体系。他不是一位纯粹书斋式的学者,既有传统士人的入世精神,又有现代知识分子的参与意识。作为历史学家,他研究历史,不是为学术而学术,而是立足现实,既从现实社会中发现历史研究的问题意识,又力图从历史研究中寻求解决现实社会政治问题的思想资源。研究历史,观照现实,是其基本的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16.
人本主义思想由西方传播过来之后,新时期文学中的佛教徒形象不再是"自我典范"的完美化身,人性中的本我意识在其形象中得到挖掘和表现。在这一形象的转变过程中,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得到了充分的探索和展现,人性本我价值被执着地追寻和追问,美好人性的复归愿望一次又一次地被表达和描绘。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作家索尔.贝娄是一位对人文主义抱有希望的知识分子,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荒原文化中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洪堡的礼物》借助美国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间洪堡和西特林两代诗人的人生沉浮和人际交往表现了资本主义商业社会中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表现了与大众隔离的精英知识分子走向毁灭的悲剧。小说末尾表达了对知识分子创造力的肯定,传递了具有批判精神的独立的并与世俗融合的知识分子是人文主义希望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种内涵要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及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之人格精神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反映,它对当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塑造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价值。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自身内涵要素的陶养培育过程中,从古近代一批文士的隐逸人格精神中汲取了自由精神及批判精神的滋养。隐逸人格精神是独在中国形成传统的隐逸文化的最大精神价值所在,其建构与彰显是在隐士和准隐士独特的生活实践尤其是文艺审美实践中完成的。从此意义上来看,隐逸人格精神实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种重要的内涵要素。  相似文献   

19.
芸斋小说把古代小说发展中的实录精神与现当代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结合起来.强调尊重作者的观察、体验、思考,作者应以自己的学养、阅历及人道主义精神去接近事实,发现真相。孙犁的小说观念更接近于古代文言小说观念,同时又极大地吸收了现代小说的创作方法.形成了他独特的“芸斋体”。  相似文献   

20.
大学教师与知识分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分子并不是以知识为其判断的惟一标准,而是以他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是否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批判精神为根本特征。并非一切从事大学教育事业的教师都天然具备知识分子的资格。强调大学教师的知识分子角色的扮演,不仅是现代社会呼唤反思型教师、思想型和研究型教师的必然前提,更是对中国现代教育精神追求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