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传媒业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一个重要变化即是越来越多的媒体注意到市场细分的需求,运用多种分众传播的策略,扩大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包臻隽 《出版广角》2018,(10):63-65
移动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堆积,传播媒介无处不在,信息对受众而言不再稀缺,因此,分众传播势在必行.在这样的背景下,手机游戏凭借可实现分众传播的先天优势,一举成为移动互联网经济中最大的广告细分领域.文章立足分众传播,阐述手游广告的传播特点,研究其传播策略,对广告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郑文娟 《新闻世界》2012,(11):87-88
当下我国受众的信息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分众传播既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又开启了一种新的传播模式。因此,一种借助特定渠道精确瞄准目标客户和目标消费者的特定需求的媒体形式——DM广告,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本文立足于传播学的观点,分析DM广告的优势、劣势及其在传播中应注意的问题,为我国的DM广告良性、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4.
吴蕙蕙 《新闻世界》2011,(1):157-158
在当今的信息爆炸时代,编辑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人类步入分众传播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媒体,编辑工作都应该有所创新。分众媒体作为分众传播时代的产物,更具代表性。新本文以它为例,并从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以及受众细分三个方面对新时期如何做好编辑工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档案信息分众传播的含义及优势,将档案信息受众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众化细分,提出了档案信息分众传播策略以及在进行档案信息分众化传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分众传播到分众类广告传媒:基于传播转型的批判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广贵 《新闻界》2009,(2):22-24,128
本文从受众本位的传播转型的角度对分众类广告传媒(以分众传媒公司为代表)的发展和博兴进行了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7.
南京地区都市类报纸市场长期以来鏖战不断,最终形成了《金陵晚报》、《现代快报》、《扬子晚报》、《南京晨报》4份都市报的竞争格局。在新媒体冲击的当下,各家报纸都在积极求变,创意经营,深入探索富有自身特色的分众化传播模式,尽可能避免同质化竞争。  相似文献   

8.
对手机媒体分众化传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截至2007年12月,我国手机用户数达到5.47286亿,①在新媒体的作用日益凸显的今天,号称“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也正在以几何级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经进入分众传播时代,分众传播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信息的传播。档案信息资源丰富,受众需求不一,有必要进行分众传播。通过分析分众传播有关理念及这些理念在档案信息传播中的实际应用,在此基础上对档案信息的分众传播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档案信息分众传播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苏君华  李莎 《档案学研究》2015,29(5):120-123
从分众传播的角度来看,档案网站在信息状态、检索功能、传播模式、更新频率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本文在分析NARA网站基础之上,提出档案网站应运用分众传播理念,从划分用户组、丰富检索工具、策划服务方案到建立用户反馈机制等几个途径提升其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阅读的个体化和细分化,分众阅读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本文将结合实例,对分众市场的图书策划提出市场定位、读者定位、内容定位和形式定位等四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信息大爆炸,一个万物皆媒的众媒体时代已然到来,互联网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体垄断而单一的传播方式,人人皆可通过互联网成为新内容的制造者、传播者,从而媒体格局、舆论生态等都在深刻改变着。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社交媒体相互影响,促使舆论空间日益多元化,社会思潮也日益多变。基于此背景,分析新闻受众的特点意义尤为重大。故本文从众媒体出发,落脚新闻受众特点,通过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内容分析的方式,归结在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的策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心理角度分析归纳新闻受众特点。  相似文献   

13.
分众理论最早应用于市场营销领域,而后在大众传播领域大显身手。在中国电视发展史上,分众传播理论更在不同时期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今在三屏合一(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的全媒体时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日趋多样化,以时下最火的真人秀节目为例,其背后成功的因素也跟分众传播密不可分。用分众传播的模式精准定位受众、细分受众并灵活应用新媒体进行分众营销,方能达到最优传播之效应。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分工逐渐细化的今天,受众明显分化,媒体也随之精确定位,越来越“分众化”。这种做法在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同时,也带来某种隐忧,其中存在诸多的弊端。分众传媒的成功给分众传播这一传播形态点火加温,越来越多的人也在据此误读分众传播这一概念,认为分众传播是媒体成功的王道。分众传媒的成功在于其独特定位,即它开发了一片信息传播的“蓝海”。这是特定商业实体的特定做法,而不应该由此就对分众传播趋之若鹜,从而淡化大众媒体的公共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5.
徐馨 《新闻世界》2010,(12):84-85
公交电视是新兴的移动传媒,以公交电视为载体的节目与广告可凭借公交电视的传播特性,对不同层面的受众展开有针对性的传播,以达到预期的传播目的。本文从公交电视媒介的分析入手,以青岛321路公交车为例,归纳分层受众的特点,探究如何选择精细化的公交电视节目与广告。  相似文献   

16.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昕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截至2007年12月,我国手机用户数达到5.47286亿,在新媒体的作用日益凸显的今天,号称“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也正在以几何级的增长速度从单一的移动通讯终端向传播媒介发展和渗透。相对于传统媒介的“大众传媒”这一提法,笔者认为新兴的手机媒体是典型的“小众传媒”(或日分众传媒),原因正是基于手机媒体的传播特性得出的。  相似文献   

17.
曹蔚 《青年记者》2015,(5):62-63
新媒体语境下"碎片化"的受众受众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划分。受众的所指也是不断变化的,受众群的个体间存在差异性与多样性。由于受众具有流动性、广泛性、隔离性和匿名性的特征,其需求也是难以界定的。同时,受众在大众传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播呈现出双向性,对于信息的选择也是由受众心理所决定的。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碎片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受众"碎片化"  相似文献   

18.
移动互联网和手持终端的迅猛发展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获取方式,而档案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公众,充分运用新技术,利用移动APP创新服务.文章基于档案馆“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及用户对档案信息内容和形式需求的个性化、专业化的特点,借鉴分众传播的理念,在分析我国档案移动APP服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分众化是社会转型期受众的显著特征。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任何一个媒体都不可能占据整个市场。当大众传播进入分众传播时代,分众化的受众成为媒体争夺的起点和落点。作为"分众"的听众与广播媒体存在什么样的互动,听众作为传播活动的起点和落点,其转型期分众化特征对广播媒体有着怎样的影响,广播面对分众化的听众如何更理性、自觉地进行传播,这是当代中国广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胡思勇 《新闻大学》2008,(2):118-122
细分受众、版面或专栏定位是报纸发展的关键,是商业化运作的基础。所谓客户层的集中焦点策略,乃是分好层次,并把每个层次的产品做精,锁定特定的人群,提高报纸内容的专供能力,打入消费者的内心,占领他们的头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