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10月18日,十七大开幕的第4天,在梅地亚中心举行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第三场记者招待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向中外记者介绍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并回答他们的提问。  相似文献   

2.
刘斌  薛力平 《职业圈》2007,(2S):49-50
党的十七大报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提供了理论指导。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一线工作者,其能否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文章结合工作实际对高校辅导员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曾平 《对外大传播》2007,(11):26-28
肩负全党的重托和全国人民的期盼,中团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Z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七大不仅受到国人的瞩目,也受到世界的关注.媒体的介入是衡量世人对重大事件关注程度的“晴雨表”来自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的310家煤体的1135名记者报名参加了十七大的报道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十六大时859人。有人说:十七大不仅是“民生盛宴”、“民主盛宴”,还是“新闻盛宴”。据了解,大会新闻中心仅在17日安排的集体采访和专访就达数十场。新闻中心的采访室不够用,连餐厅都被临时借用了。如此密集的安排,堪称新闻记者的“盛宴”,在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还是第一次.这些上会的记者们日夜奔波,在大会上捕捉了一个又一个的“亮点”.及时有效地把中共十七大的信息传给世界人民.为此.我们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今日中国杂志社、中国网的上会记者约稿,请他们在国际语境下,谈谈上会的经验和体会.以及在这个特殊日子里的难忘经历.我们把选些一一汇集起来,便有了这一组关于上会记者体会的文章.在他们的采访经验中闪现着智慧的火花.希望能给在外宣领域中的工作者带来一些启。  相似文献   

4.
对于我们这些在北京采访十七大的记者而言,十七大的召开仿佛意味着世界也停止了。大家眼里看的、聊天时说的、脑子里想的几乎都脱离不了十七大: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的重大意义、生态文明的首次提出、人均G13P到2020年要比2000年翻两番、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最近,全世界的目光都转向了北京。十七大期间,代表们将对中国发展中的各种重大问题展开讨论,大会的每一项决议对于中国,乃至其他国家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中国网’世界语版和《中国报道》网络版十七大专题对我了解此次大会及中国有很大帮助。谢谢你们!我将继续关注有关报道。祝大会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6.
王凤 《职业圈》2013,(14):6-7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建设学习型企业日渐成为企业的普遍共识。在当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社会,学习成为普遍共识的时代,企业要想永立时代潮头,就必须树立学习的理念,建立学习制度,建设学习型企业。“建设学习型企业”为企业做强、做大,立于不败之地指明了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备受世界关注的中共十七大已经落下帷幕。然而,回忆此次大会为上会记者所提供的许多“人性化服务”,仍然让人难以忘怀,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如何围绕着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促进企业科学、和谐发展.文章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十七大精神放光芒,我心情激荡把歌唱."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清秀、婉约的越剧唱腔在浙江代表团讨论现场响起.这是梅花奖得主、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副团长吴凤花代表用独特的方式唱出了学习十七大报告的感受.瞬时,整个会场高潮迭起,成为大会的一个新闻亮点.吴凤花说:"我是情不自禁啊!今年,我能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又是浙江省戏剧界唯一的代表,感到无上的光荣."……  相似文献   

10.
陈山 《对外大传播》2007,(11):30-31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身在祖国西南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了——十七大结束当天,我便赶到了这里,现场报道“嫦娥一号”卫星奔赴月球的盛况。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党支部是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新形势下,党支部工作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中心和工作方针,不断探索和创新党支部和党员活动方式和方法,使党的政治优势和党员作用的发挥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2.
肩负全党的重托和全国人民的期盼,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七大不仅受到国人的瞩目,也受到世界的关注。媒体的介入是衡量世人对重大事件关注程度的"晴雨表"。来自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的310家媒体的1135名记者报名参加了十七大的报道。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十六大时的859人。有人说:十七大不仅是"民生盛宴"、"民主盛宴",还是"新闻盛宴"。据了解,大会新闻中心仅在17日安排的集体采访和专访就达数十场。新闻中心的采访室不够用,连餐厅都被临时借用了。如此密集的安排,堪称新闻记者的"盛宴",在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还是第一次。这些上会的记者们日夜奔波,在大会上捕捉了一个又一个的"亮点",及时有效地把中共十七大的信息传给世界人民。为此,我们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今日中国杂志社、中国网的上会记者约稿,请他们在国际语境下,谈谈上会的经验和体会,以及在这个特殊日子里的难忘经历。我们把这些一一汇集起来,便有了这一组关于上会记者体会的文章。在他们的采访经验中闪现着智慧的火花,希望能给在外宣领域中的工作者带来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3.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生态文明观念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党的十七大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类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规律的历史性把握,  相似文献   

14.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党的十七大更是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载入了历史史册。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十七大用“反腐倡廉建设”这一新提法代替了以前的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反腐倡廉工作等,意味着“反腐”与“倡廉”合为一个整体,体现了中央关于反腐败斗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基本判断,也显示出反腐倡廉在党的各项主要任务中作为一项综合性任务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5.
办公室是一个单位的工作中心和枢纽,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同志一定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刻领会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更好地把握办公室工作的基本规律,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贯彻落实到办公室工作的全过程,努力把办公室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宫力 《对外大传播》2007,(11):16-19
党的十七大报告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对外关系方面的理论建树,在对外关系的表述方面出现许多引人注目新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阳小芬 《职业圈》2012,(27):96-9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党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把党支部构筑成牢固的安全屏障和坚强堡垒,成为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课题。供电企业作为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骨干企业,高危性和广泛的社会责任成为企业的双重压力,面临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供电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只有融入企业中心工作,才能发挥它应有的核心作用,保持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18.
陈昌泉 《职业圈》2010,(25):71-72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的部署和要求,坚持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并重,大力推进平原县的生态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平原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指出: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作为企业基层党组织,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端正态度,坚定地站在学习实践活动的最前列。紧密地围绕中心,带领广大干部职工抓好落实,确保企业保值增值,实现又好又快地跨越式发展。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生产经营和安全管理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以统筹兼顾的方法,用党的建设促进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求证     
李彭 《生态文化》2012,(2):49-53
七十七大召开以后,各行各业都开始学习十七大精神,学校也组织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集中学习。十七大的报告,内容多,又有很多新观点、新提法,领导干部不仅要研读,而且有专题辅导,效果才会更好。白天上下午是一个个专题讲座,中午和晚上的就餐时间,自然成了老师们讲心得、谈体会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