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三人制度是行政诉讼中的重要制度。可以简化诉讼程序,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保证案件审判质量,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对第三人的确定应当结合适用实体标准和程序标准。据此确定行政诉讼的第三人资格后,可以围绕第三人制度的目标功能,对第三人概括分类。由此,诉讼第三人的分类应采取利害关系和诉讼地位的二元标准,分为:独立第三人、准独立第三人和事实关系第三人。  相似文献   

2.
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是个争论较大的问题,只有结合行政诉讼的特有性质和核心任务以及人民法院的裁判方式,准确理解“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根据”“利害关系”“行政机关能否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等基本理论问题,才能对其进行准确界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行政诉讼中第三人的概念、特征、参加诉讼的几种情况,在诉讼中的权利、义务、以及其与民事诉讼第三人的区别等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行政诉讼第三人能否进行二审诉讼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第三人是行政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极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一个重要问题。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范围或种类问题是行政诉讼第三人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理论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在立法中也没有对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范围问题作出明确规定。这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各地有不同的做法,缺乏统一的标准,亟待完善。从基本原则、标准等方面对行政诉讼第三人范围的界定作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可以对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范围作出较为科学的划分。  相似文献   

5.
第三人制度是行政诉讼中的重要制度。可以简化诉讼程序,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保证案件审判质量,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对第三人的确定应当结合适用实体标准和程序标准。据此确定行政诉讼的第三人资格后,可以围绕第三人制度的目标功能,对第三人概括分类。由此,诉讼第三人的分类应采取利害关系和诉讼地位的二元标准,分为:独立第三人、准独立第三人和事实关系第三人。  相似文献   

6.
第三人是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各国民事诉讼法都允许第三人在特定情况下参加诉讼,以维护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实现诉讼救济,但有关第三人参加诉讼的规定又各有所异,不仅两大法系之间的第三人制度存在差别,即使同一法系内也不完全相同。而我国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和国外的相关制度则存有较大差异,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也比较多,因而,本文重点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存在的缺陷及立法完善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业已启动的诉讼程序中依法参加诉讼的当事人为诉讼第三人,确认诉讼第三人必然会受到本诉的制约,而立法对行政诉讼第三人如何确认只有粗略规定,理论研究也相对薄弱,这与行政审判客观上要求对相关各方利益做出公正裁断的矛盾十分突出。对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确认,应结合行政实体法运作所产生的法律关系的外延和司法审查的有限性及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变化的可能性,综合判断,区分类型。  相似文献   

8.
人民法院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发出参加诉讼的通知后,第三人是否必须参加诉讼这一问题,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无明确规定。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立法的目的,是为了赋予其对与之相关的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参与权,同时由于第三人的参与诉讼和本诉是可分诉,故是否参加诉讼取决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意愿更为恰当。对此不宜采用“国家干预原则”,不强制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对诉讼成本的影响不大,且不至于导致矛盾判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第三人是指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组织。本从这一规定出发来阐述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法律特征、诉讼权利义务及种类等有关理论。  相似文献   

10.
行政诉讼中原告和第三人举证时限制度是行政诉讼举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助于实现程序公正、提高诉讼效益、保护原告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等。我国立法确立这一制度较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需进行重建。重建时应当明确规定法院指定原告和第三人举证的最低时限,将原告和第三人举证时限的终点规定在一审法庭调查结束前,同时把“正当事由”加以明确化,严格限制在二审中延期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我国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适用并不尽如人意,程序设计上的粗疏,导致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参诉范围过窄、是否参加诉讼的规定过于任意、进入诉讼后对被告的选择过于僵化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借鉴国外相关制度,提出对我国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事人增加制度的建构——试论对当事人变更制度的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当事人变更制度的扬弃考察,设计了以第三人方式增加诉讼当事人,取代当事人变更制度,以便为解决诉讼中出现的当事人不适格问题提供一种新思路。即在诉讼过程中,当人民法院发现当事人一方实体不适格时,在尊重当事人处分权,征求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不是以实体适格当事人更换实体不适格当事人,而是保留实体不适格当事人作程序当事人,让本案的实体适格当事人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民诉法关于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的规定过于简略,以致在理论和实务中对元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诉讼地位的认识分歧较大,这不仅影响了法律实施的统一,更损害了案外人的合法权益。应正确认识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诉讼地位,对其参加诉讼的程序加以理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行政诉讼中第三人的诉讼权利保护进行阐述,将行政诉讼法修正前后有关第三人权利保护的法律规定进行比较,结合实际案例,对行政诉讼立法完善表明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西方法制发达国家第三人制度的比较分析并与我国第三人制度进行进行对比,提出我国第三人制度的主要问题是名称造成的误解、有独立请求权内涵上的缺失和无独立请求权含义的模糊等。因此,我国第三人制度的改革方向应该是在变革第三人的名称的基础上,在以往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概念中添加进诈害防止功能、增加追加第三人类别,纯化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含义并增设诉讼告知、参加的效力等相关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6.
证据开示是现代对抗式诉讼模式的一项重要制度。它能够促进诉讼双方当事人证据信息共享,实现司法公正,同时防止因证据突袭而导致的诉讼拖延,提高诉讼效率。在行政诉讼中建立证据开示制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行政诉讼证据开示制度主要包括证据开示的范围、方法、次数和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当事人变更制度的扬弃考察,设计了以第三人方式增加诉讼当事人,取代当事人变更制度,以便为解决诉讼中出现的当事人不适格问题提供一种新思路.即在诉讼过程中,当人民法院发现当事人一方实体不适格时,在尊重当事人处分权,征求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不是以实体适格当事人更换实体不适格当事人,而是保留实体不适格当事人作程序当事人,让本案的实体适格当事人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相似文献   

18.
诉讼判决的预决效力制度是证据法的一项重要制度,承认判决的预决效力可以节省诉讼时间,提高诉讼效率,增强判决的稳定性,然而承认判决的预决效力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从证明标准的角度初步探讨预决实施适用的条件及不同的判决对行政诉讼的预决效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事人制度在起诉制度中忽略了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没有区分起诉要件与诉讼要件的差异;在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中存在着滥列第三人和忽视第三人的诉讼权利;在代表人诉讼中存着提起代表人诉讼涉及金钱财产案件多、不作为案件少,存在着人数众多不确定的判决的范围扩张有限性和保障被代表人权益不够性等缺陷.要完善这些缺陷需引进正当当事人概念,将司法机关的民事案件立案机构改为登记机构、导入第三方被告、辅助参加第三人、团体诉讼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第三人制度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司法实践和法学理论探索的共同产物。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的设立有利于简化诉讼程序,减少诉讼成本,彻底解决与案件有联系的利害关系人之间的争议。仲裁制度作为一项维护民事实体权利的程序法律制度,只有引进“第三人”程序,才能更好的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民事权利,彻底地解决多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节省时间、金钱和提高效率。第三人加入仲裁程序可采用仲裁协议当事人申请第三人加入仲裁或第三人主动申请加入仲裁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