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是何 《军事记者》2007,(2):I0001-I0001
红山嘴边防站位于阿尔泰山深处的中蒙边境,这里冬季漫长,风大雪大,天气异常寒冷,是封山期最长的边关哨所,被人们称之为“雪海孤岛”、驻守在这里的官兵,始终牢记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每天都坚持训练、巡逻、站哨、执勤,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在雪域边关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相似文献   

2.
李长仁(高级记者吉林白城日报总编辑)著《通讯员写稿入门》一书,新近已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20万字。此书是作者根据自己长期新闻实践的经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作指导,提炼加工而成的一部新闻写作入门的著作。用通俗的笔法,问答的方式,回答  相似文献   

3.
在基层采访时,我们不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面对同样的题材,有的记者觉得很有意义,并迅速采写出了引人入胜的新闻稿件.而有的记者却看不到它的新闻价值,无功而返。这说明,抓问题的能力是决定记者能否完成才任务、胜任本职的重要因素。有鉴于此。我们应下功夫提高抓问题的能力。本文作者有关如何提高抓问题能力的感悟,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4.
孙月沐 《新闻实践》2003,(10):39-40
"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记者;还是哪里有记者,哪里就有新闻",这本是一个不用回答的问题,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常识范畴。然而,时下,个别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却本末倒置,对此认识不清,发生了一些不该发生的问题。本刊特邀作者撰文,对此作了很好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1997,(7)
记者的新闻兴趣与新闻活动文/辽宁·赵维一、记者的新闻兴趣是记者新闻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名记者为什么写这篇报道?那名记者为什么用那种方式报道那个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当然,可以回答说,这是当前的中心工作,这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这个人物身上较集中地体现了时...  相似文献   

6.
张龙 《新闻实践》2012,(1):17-18
杭报在线上线后,滚动新闻作为报网融合的有效载体,随之开始运行。在近三年的时间里,滚动新闻由当初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被评为浙江新闻名专栏,我们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作为一名滚动新闻记者,我既是杭州日报的记者,同时也是杭报在线的记者。我结合自身的实践,试着回答经常听到的一个问题:“报网之间你们到底是怎么互动的、怎么滚动的?”  相似文献   

7.
录音访问记是广播记者常用的一种文体。它通过语言的叙述和音响效果的运用,把内容客观地再现给听众,使听众产生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由于是访问记的形式,记者在文章中的作用就十分重要。他的活动是整篇文章发展的一条线索,听众的思维跟着这条线索接受新闻事实。记者所到之处提出的问题和得到的回答,逐次地在听众心里形成印象。总归一句话:必须让听众感觉到记者在其中活动,而听众接受到的新闻事实绝对是由记者的活动提洪的。 记者的活动,从心理角度讲,在录音访问记中是一个时空转换问题;从行为角度讲,在录音访问记中是一个…  相似文献   

8.
新闻摄影是抓拍还是摆拍,这是涉及报道思想、采访作风和记者素质的大问题。新闻摄影要坚持抓拍,反对摆拍。抓拍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有以下“四难”:一、发现有价值、出画面的新闻难。抓拍新闻图片,首先要发现新闻,捕捉到新闻,到新闻发生现场,置身于新闻发生的过程中,才有可能抓拍到新闻图片。但我们的一些作者,背着相机上高山、下海岛、登舰船,转游了十天半月,拍了十来个胶卷,拿出来的片子让人一看,很少有称得上是硬碰硬的新闻。有的作者还是靠采访到的一两件铁闻旧事,找个相似的环境,找个风和日丽的清晨…  相似文献   

9.
何志武 《新闻界》2003,(1):14-15
新闻依记者而兴,记者因新闻而名。记者塑造了新闻,新闻又塑造了记者。如何利用新闻岗位加速记者成才并延长优秀记者在一线采访的新闻寿命,一直是新闻媒体苦苦探求的课题———一个涉及在新闻队伍内部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的新课题。这一课题做得如何,直接影响到新闻竞争的质量及成功与否,因为新闻竞争说到底是新闻人才的竞争。一个严峻的现实:成熟记者纷纷“淡出”采访一线刚办了才几年的新兴报纸绝大多数记者是刚走出校园的学生自不待言,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机关报记者队伍年轻化速度也越来越惊人。据笔者调查,在许多报社,…  相似文献   

10.
《被告席上的记者》是我第一本有关传媒法的书,副题为“新闻侵权研究”,出版于1994年5月。这当然是特指记者因民事侵权纠纷成为被告,记者涉嫌犯罪成为被告不在此列。书名是套用湖南《邵阳日报》记者卢学义的文章题目“站在被告席上的记者”,他记述了自己打“新闻官司”的经历。那时记者因为自己职务作品发生纠纷而上被告席的不少,我在书中记载:“就自己掌握的案例作不完全统计,发现新闻侵权民事诉讼案件将新闻机构和作者共同列为被告的占70%以上,其中约有一半的作者就是本新闻机构的记者。”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0月25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教育部2006年第10次例行新闻发布会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党的十六大六中全会上的公报里面明确提出各地要建立新闻发布制度。教育部新闻发布工作是从近几年开始的,在有关部门,特别是教育部党组的领导下,教育部的新闻发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应该说也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反响。王旭明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穷乡富土一条路王云峰编者按:本文作者通过自己的实践,总结出一条新闻记者成长的必由路,那就是无论在贫乡还是富土,都必须走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之路。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初步回答了新形势下一些同志在调查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困惑,或可供同行参考。从甘肃来至广东3年了,...  相似文献   

13.
法庭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必须做到公正而准确。正因为是要写作执行国家法律、审理一切案件的法庭新闻,“公正”和“准确”这两大新闻准则比起写作其他新闻来,显得格外重要。公正就是不偏不倚。法庭记者所写的新闻应尽可能客观地让读者形成对有关各方的一致印象,也就是说,要用同样的语气报道辩论的双方。准确就是无误。法庭记者应记住:在法庭新闻中.哪怕是一点地差错都有可能会使报纸遭到诽谤的指控,或被指控为藐视法庭。记者应尽可能~丝不漏地弄清诉讼当事人的姓名、年龄、职业和住址及事发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关于法庭新闻的采写,“…  相似文献   

14.
现场见闻,是指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用目睹耳闻,观察分析得到的第一手材料报道新闻事实发生与变化状貌的文体形式。现场见闻是最能体现、发挥新闻时效性优势的报道样式之一。现场是指新闻现场,它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限定与意义匡范。首先是作者在现场,即新闻事实发生时记者必须是主要新闻事实的目击者、见证人,甚至就是参与者。在现场见闻中,作者必须亲临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用记者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鼻子嗅,亲身感受新闻事件发生时的现场实情、气氛。如果记者自己没有亲临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只是靠…  相似文献   

15.
记者若想从采访对象身上了解到情况,必须使用提问来诱导对方开口。《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的作者杰克·海敦指出:“大约有百分之九十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即向别人提出问题为基础写成的。”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他们的话都是经验之谈,充分表明了采访提问对于新闻记者而言的重要性。一、与采访对象建立亲近感。新闻记者采访某个对象,大都是第一次接触,熟悉与信任无从谈起。在采访对象的心目中,记者就是一个陌生人。而…  相似文献   

16.
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报道的前提是记者的新闻发现。新闻发现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有意发现。即记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到基层一线去发现新闻,通常是主题先行;另一种是无意发现。即记者未加注意,在不知不觉当中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新闻。通常是主题滞后。以往,记者只注重新闻的有意发现,却忽视了新闻的无意发现。其实,新闻的无意  相似文献   

17.
一位老朋友打来电话,约我去采访,他那个单位属“七所八站”之列,是编辑部明确要求少跑的。我问他有什么新闻?他哈哈一笑:“有什么新闻?你记者一来,就有新闻;记者到哪儿,哪儿有新闻。”这话我一直放在心里。现在不少新闻单位不是记者跟新闻跑,而是新闻跟记者跑。这种现象绝非是个别的,很值得我们深思。 本来,新闻报道是源于新闻事实的,记者得跟着新闻跑,而“新闻跟着记者跑”,就使本末倒置了。工作再出色的单位,事迹再突出的个人,记者不去写、不去拍,就成不了报纸上、电视里的新闻;反过来说,有些单位工作虽说平平常常,…  相似文献   

18.
徐镔 《河北广播》2004,(5):69-69,72
编辑、记者的职责是采写、报道新闻,以此振奋人的精神,鼓舞人的斗志,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经常关注的是:新闻怎么写,稿子怎么编。而对于新闻发现能力的培养却有所忽视。应该说,发现新闻是编辑、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发现新闻的能力对于编辑、记者更为重要。那么,怎样培养新闻发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观察采访初探张建新在整个新闻采访写作过程中,采访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观察采访,又是采访中常用的方法。所谓观察采访,就是用眼睛认真观察,搜集材料。穆青说:人身上最灵敏的器官是眼睛,十八般武器,眼睛是最锐利的武器。采访对象可以不回答记者的问题,但不能蒙...  相似文献   

20.
在采访中,从表面上看,记者是主动的,而被采访者是被动的,但许多时候恰恰相反,被采访者其实是处在主动的地位。比如,记者提的问题,他可以毫无保留地回答,也可以来个无可奉告。所以。记者在采访中对主动与被动要有一种辩证的看法,要力争变被动为主动。记者要掌握采访中的主动权。有两层意思:一是记者要想法让采访对象配合自己的采访,让他提供记者所需的新闻事实;二是记者在采访中要注意不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避免因做了被采访者的“传声筒”而为其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