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文杰  郭继平  马光 《考试周刊》2015,(31):144-145
学科交叉是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源泉之一。本文从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制定的多学科设置、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学科交叉、多学科融合的创新思维培养三方面,对构建基于学科交叉的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文科建设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议题。依托地方高校学科优势和特色资源,构建面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地方高校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建设多元化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平台、组建教研团队、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举措,形成面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财经类专业特色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3.
新商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从新商科影响、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多学科交叉创新育人机制,探索了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新工科背景下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新工科特点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多方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多学科融合的理论课程体系及以项目为驱动的多层次实践课程体系,并将学科竞赛融入科技创新实践环节,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牢固树立以工程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理念,开展多学科交叉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内涵式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开展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学院以宽厚的物理学理论为基础,以6个工科专业的多年培养经验为依托,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健全新工科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平台,改革评价考核机制,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针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设计与组织、课程内容更新、多学科交叉融合微环境搭建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并结合实践工作探讨了具体的实施过程、启示及关键点。  相似文献   

7.
生物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综合性新型学科,实践能力培养对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探讨了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问题、机制创新思路和机制创新的7条措施,为我国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典型特征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是摆在全国高校面前的重要任务,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将推进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华北电力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在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开展了多年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地方高校经管专业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在学科组织体制、学校管理体制以及培养体制机制等方面都面临着一些亟待克服的实践困境,当务之急是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构建多学科学术交流平台等途径推进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0.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产物,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征。论文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协同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案例教学方法、实验实践和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展开讨论。以使人才培养符合该专业多学科交叉应用的特点,更好地为地理信息系统在跨学科中的应用培养具有协同创新实践的精英专业类人才。  相似文献   

11.
张晓明 《教育评论》2022,(6):144-150
数学建模日趋成为多学科交叉的活动,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注入了新元素。文章研究数学建模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价值与意义,分析国际国内数学建模活动的特点和趋势,并阐述数学建模在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2.
自2008年起,大连交通大学通过整合校内外各种优质资源,搭建起以机器人为载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即图易(TOE)创新实验室,通过建立学科交叉化、专业特长化的选拔机制,构建课程定制、考核趣味、项目引导、创新创业一体的培养机制,打破了传统的刻板说教模式,实现了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形成了学习、实践、竞赛、研究、创新创业的"五位一体"培养模式和"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创新文化,实验室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并逐步成为省内知名的机器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上海海洋大学人工智能鱼教学团队结合一流学科和海洋优势学科资源,以"人工智能鱼"的教学、大赛、科创和科研为抓手,设计多学科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开展鱼类仿真和研制、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研究,进而推动多学科的交融发展,着力培养海洋特色信息类创新实践人才。经过6年实践,在教改项目、大赛获奖、创新实践和本研一体化培养等方面成果丰硕,探索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14.
浙江大学新工科项目"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智能机器人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始于2016年设立的工科试验班(竺可桢学院交叉创新平台)。此项教学改革推动了浙江大学机器人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构建了智能机器人拔尖人才培养的新体系,探索了依托荣誉学院建设新工科的新模式,是浙江大学作为工科优势高校,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主动作为,以引领未来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为己任,率先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培育新工科领域拔尖人才的创新之举。  相似文献   

15.
开发和利用已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相关专业的教育资源和办学基础,开展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总体优化改革与实践.通过理顺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突出办学特色,以提升学生创新素质和强化实践能力为目标,实现材料与矿业、生物等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营造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通过实施层次递进和模块选择的课程体系,编写出版相适应的全新系列教材,建设完善开放式实验实践教学大平台,形成老中青相结合、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构建具有多学科交叉特色的面向21世纪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新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中存在不少弊端,因此改革实验教学模式迫在眉睫。基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整合二级学科,重构实验教学体系;打造新医科基础医学本科创新实验共享平台,开展交叉创新训练项目,实现开放共享管理;采用过程性评价和多方评价,完善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形成了基础医学“多学科交叉进阶式”实验教学新模式。该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人才创新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总结现有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提出一种多学科交叉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知识平台、培养方式、特色教育及创业辅导等方面展开阐述,主要包括: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分工合作,构建多种教学资源,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知识保障;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四结合方式,深入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成立跨学科团队,组成多学科导师组,针对共性的问题开展讲座,着力培养学生实现创新成果的能力;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与产业园区合作,通过实训项目和创业孵化辅导,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证明,该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学科交叉、实践创新、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1334"人才培养模式和"3+2+4"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实践育人平台。该平台在教学科研、质量工程、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机电类专业工程实践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切实提高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办学特色和优势,提出了依托工程训练中心、系统构建富有学科特色的多学科工程创新实践环境、培养机电类专业创新人才的思路.系统阐述了工程实践创新模式的实施方案与工作举措,总结了机电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办学实践与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20.
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呈现出交叉融合的态势,社会迫切需求具备多学科综合能力的现代人才,应用型高校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价值意义,指出了当前应用型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应用型高校应当从优化跨学科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加强跨学科新兴专业建设、加大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升级跨学科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跨学科师资队伍、提升跨学科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深化跨学科产学研协同育人、完善跨学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