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基础音节换韵直读法”教学简介河南安阳市安阳桥小学直读课题组一、易教易学,突破难点“基础音节换韵直读法”在声母教学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单独教声母,声母教学融在基础音节教学之中。如教音节“bo”,告诉学生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后面“o”是韵母,前...  相似文献   

2.
谈谈基础音节换韵直读法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潘自由《北京教育》今年1—2期合刊发表了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小学曹慧娟、徐惠荣的文章《搞好拼音教学改革帮助学生过拼音关》。文中说到,该校从1992年新入学的一年级开始进行基础音节换韵直读法实验,效果很好。一些老师来...  相似文献   

3.
一、换韵。 学完了六个单韵母之后,就可以学习基础音节bo、po、mo……在学习基础音节发音之后,进行单韵母换韵的练习。学生掌握了bo这个音节是o前面加了一个不送气的双唇闭合的动作,就能直接读成bo。接着就教给学生把韵母o换成a、i、u,也就是在a、i、u的前面加了一个声母b的发音动作,学生自然地就能连着动作念韵母,即读出ba、bi、bu的音节来。  相似文献   

4.
直呼音节教学浅探通辽市解放小学李淑艳,郝凤珍一、教给学生直呼音节的方法直呼音节方法很多,教学中我们主要来用的是基础音节换韵直读法。这是一种不用死记硬背的科学的汉语拼音的教学方法。只要更换基础音节中的韵母,连着声母的动作念韵母即可呼出音节。要想让每个同...  相似文献   

5.
倡导作文教学实用化,始创“基础音节换韵直读法”,开展小语学法指导实验……中央教科所潘自由副研究员说自己这一生  相似文献   

6.
比较汉语音节结构传统分析与现代音系学分析的异同,可以根据语音学和音系学研究,在非线性音系学的框架内提出关于普通话音节分析的最简方案.亦即,普通话音节分为首音和韵两部分,首音包括传统分析中的声母和韵头(介音),韵包括韵核与韵尾,对应于传统分析中的韵腹和韵尾.介音不再被看作是音节中占有时段的实体,而是看作声母的特征.韵不管是只有韵核还是韵核加韵尾,都包含两个韵素,占两个时位.普通话音节均为包含两个韵素(莫拉)的长音节.  相似文献   

7.
对“直呼法”教学的实践与探讨金川公司总校江春梅“直呼法”教学是有别于传统的拼读法教学的一种新的汉语拼音教学法。“直呼”即对音节不经拼读,象认汉字一样直接读出。“直呼法”教学就是从音节整体出发,通过给基础音节换韵,揭示音节的声韵组合规律,类推学习新音节...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数学方法论证了韵图是韵字系统和规则系统共同组成的系统。规则系统可以用直乘积的形式描述出来。直乘积形式符合汉语音节结构特点。内外转对汉语音节结构从韵腹元音高低分布的角度作了描述 ,韵腹元音是高元音的情况下属内转 ,韵腹元音是低元音的情况下属外转。内外转是一个基本规则 ,这一规则可以实现对摄、小韵描述的一贯性 ,能够对韵字的分布作出合理的解释。它具有简单性 ,可以和梵语麽多的分类相媲美 ,可以对韵图系统作出音理的描述。它是汉语音节结构的音理公因式 ,又是最小的对子 ,它构成了韵图的枢纽。这一理论比以往关于内外转理论有更强的概括力和解释力。  相似文献   

9.
语音与修辞     
汉语语音的修辞作用是一种客观存在。本文着重论述了汉语语音与修辞的关系,总结了汉语语音在摹声、迭音、双声迭韵、押韵、声调、音节、儿化韵、谐音双关、谐音析字、语音飞白等十个问题中的修辞现象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汉语是一种富有音乐美和感情色彩的语言。“汉语的音节构结中元音占优势,而且基本是开音节的,加上双音节词的大量发展和双声、迭韵、迭音词的存在,这就为语音形式的选择、配合、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刘焕辉《言语交际学》)这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分析音节入手,找出直读规律,多读多练、熟能生巧,重视音节直读法示范教学,巧用"换韵"等,从多角度论证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提出对汉语拼音"直读法"教学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建立直读法教学新体系培养学生提前读写能力□金川公司总校教研室张连魁☆☆小学语文教学☆我校从1991年秋季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起,在所属六所小学、21个教学班、856名学生中进行了基础音节换韵直读教改实验。到目前为止已有七所小学、146个教学班的6569名...  相似文献   

13.
廖序东先生曾作过《楚辞》造句先“于”后“乎”“使得上下句的吟诵有比较强的音乐性”的分析,这无疑是一种有理论根据的推想。从汉语韵律的类型变化来看,西汉以后韵素对立消失的原因可能和上古汉语的韵律系统变化有关:上古汉语是音量敏感性语言,中古以后,韵素音步变为音节音步,汉语变成了音量不敏感性语言。  相似文献   

14.
一(1·1) 本文试图通过古文献里双声、叠韵联绵字之应用的实况,来观察、印证先秦到汉代的汉语语音——声[包括复辅声]、韵[韵头(因而等)、韵腹、韵尾(包括复尾)]、声类分合、韵类分合等方面——的实际,供研究古音的同道参酌。(1·2) 对古音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就目前的认识,基本上是:一个汉字表一个音节,而一个音节之结构方式是声、韵头、韵腹、韵尾。如果从简说,汉语音节的构成方式,我们的认识并没有起过什么突破性的改变,虽然有些“精微”之改易,今亦从众说。  相似文献   

15.
《五方元音》一书在汉语语音史上有重要价值,本文系首次对原本《五方元音》的音节数和所收字数做了详尽的统计与初步探讨。以韵图为纲,对照韵书,逐一统计韵书各小韵的收字情况,并进行勘定,在韵图的各小韵首字下标出该小韵的下收音节的数目,整理出一个精细、严密的韵图版本,供音韵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个性差异使不同民族诗歌呈现各异风采。汉语的普遍性重音、音节响度大等,提供了比英语强大得多的韵资源,新诗废韵论者的荒谬性在于对母语特性的"无视"。中国古老的《诗经》很可能是英语诗常用韵式"交韵"和"抱韵"的源头。《诗经》对诗韵活跃而多样的探索,也许激活了商、周歌者的艺术天赋,《诗三百》成为中国诗歌的经典。尽管"交韵"和"抱韵"这两种英语诗较常用的韵式不一定很适用于汉语诗歌,在汉语语境里不一定具有表现力优势,历代诗歌以及新诗利用这两种韵式也不多,但这些探索和对诗韵相当积极的态度,还是具有极高的价值,它可能激活一个时代的诗性智慧,推动诗歌质量提升和繁荣。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反切起源于先民对原始汉语音节即汉字声、韵关系的早期认识,同时并未专用于注音的切语也早已存在。全文以对双声和叠韵的明确认识为中心,从11个方面进行了论证。指出攻习梵文、剖析音节、翻译佛经只能是传媒性的外在促进因素,而不是反切的起源。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反切起源于先民对原始汉语音节即汉字声、韵关系的早期认识,同时并未专用于注音的切语也早已存在。全文以对双声和叠韵的明确认识为中心,从11个方面进行了论证。指出攻习梵文、剖析音节、翻译佛经只能是传媒性的外在促进因素,而不是反切的起源。  相似文献   

19.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它强调了汉语拼音的作用。学好汉语拼音牢固掌握其声、韵、调和拼读方法,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奠基工程,它既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难就难在汉语拼音字母比较抽象,教师要在4~5周的教学时间内,让一年级新生掌握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够准确拼读音节,掌握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的方法,就必须进行新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湖北西北部方言中"子"尾的读音,探讨汉语官话方言Z变韵圆唇特征形成的一种可能途径。"子"尾元音弱化并脱落,声母成为自成音节的边音,并进一步演变为圆唇元音,与前行音节结合,最终导致Z变韵圆唇特征的形成。文章从分布条件和普遍音理两个角度论证了这个观点。从分布条件来说,边音"子"尾的两种分布条件和Z变韵圆唇特征的两种分布条件基本一致,说明Z变韵的圆唇特征有可能是从边音"子"尾而来。从普遍音理来说,音节末边音和圆唇元音都使用了主动发音器官唇和舌体,并具有基本一致的共振峰结构,这说明从边音"子"尾到圆唇元音的演变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