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官恪先生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指出: 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  相似文献   

2.
2021年是《历史教学》杂志创刊70周年,应编辑部之约,借此机会,回顾一段普通读者与学术杂志之间的因缘际会,心中充满了无限崇敬和感激之情,囿于眼力所限,文中所言,不当之处,敬请大家谅解。一、一个好读者遇着一本好杂志,就是读者的好福气古人云:“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学术期刊正是这公器的有效载体’个人认为,学术刊物的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担当社会责任、引领学术发展、培养学术新人。  相似文献   

3.
王教授于2003年推出自己的博士论《神秘主义与中国近代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展示出了多维的研究视野和极大的学术勇气,正如章开沅先生在序中所言,“敢于锲而不舍的长期钻研在这个比较冷僻且不易被他人理解的古怪课题”,是令人感佩的。更为重要的是,该书对于中国神秘主义的嬗变及其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之关联的梳理,为学界奠定了进一步讨论的学理基础与史料线索,引领神秘主义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社会变动之剧烈古未有之。近代人物在百多年的历史巨变中,因社会变迁而大致形成八个不同的历史层面。研究近代历史人物,必须对处于不同历史层面的人要不同对待;同时还要在研究方法上注意对其政治性、社会性及时代性等诸方面进行多角度的考察,力争把人物写深、写活。  相似文献   

5.
一:胡先生,您是史学界中的老一辈学者了,您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特别是在长期的辛亥革命的研究中,做出了丰硕的成果。您长时期在清末民初这段历史与社会的研究中,潜心钻研,深入探索,在一系列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受《历史教学问题》之托,想请您谈一谈个人的学术历程和治史的体会,一定会对年轻一代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对史学工作者研究领域,学术风气,学术动机及研究方法的影响,揭示出关于中国近代史内容的“翻案”文章产生、兴盛、泛滥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究竟该如何安顿学术之价值诉求,是现代中国学术所遭遇的关键性困难之一。学术界持续地对此问题作出了艰难的理论探讨与现实选择,正本清源地梳理这一问题,必将有助于深化对现代中国学术传统及其内在困境的领会与认识。如何正本清源地梳理这一问题呢?本文以王国维和顾颉刚的相关理论建构和学术实践(及其历史关联)为个案,重构了现代学术范式草创之初和获得成功之后的基本历史语境,探讨了现代中国学术之价值诉求“求生命慰藉-求文化传统之创生”的双重向度及其内在悖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相信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当下学界对学术之价值诉求究竟为何这一难题的思考和裁决。  相似文献   

8.
论学术自由的社会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学校管理相比,社会控制是对学术自由的更大侵害。这在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故事以及大学学术发展的历史中都有体现。学术自由带来的知识探索对国家和社会既有利又有潜在威胁,知识的有用性和权力性使得社会对学术自由的控制丝毫不敢懈怠。面对脆弱的学术自由,作为“思想者”的学者应以内在坚定的“学术自,由”信念,策略性地突破外在限制而实现实质的学术自由,以不辱学者之使命。  相似文献   

9.
回顾古今中外的学术发展史,不难发现,对同一种历史文化的探索与研究,往往分为不同的领域,形成不同的学科;而在同一领域或同一学科中,又会出现不同的论说,乃至形成不同的理论和学派。在多样的阐释与论说之中,或有正确与否之分,或呈高下优劣之别,而更多的场合,是难以用正确与错误  相似文献   

10.
论历史教学论的学科定位及研究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教学论要想摆脱目前的发展窘境,在教师教育发展中赢得一席之地,在学科定位上必须重新审视,将之界定为一门具有历史专业特点的教学理论;在研究内容上关注历史课程论问题,冲破狭隘的研究藩篱,拓展研究空间;在研究范式上超越低层次的经验总结或案例分析式的研究方法,走学术型历史教学研究之路。  相似文献   

11.
本期“六朝研究”专栏,特别刊发了“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六朝社会经济学术研讨会”的开幕词、致辞、综述。所以这样做,出于两方面的考虑。其一,报导最新的学术动态;其二,展示重要的学术团体。这两方面又都是主要围绕着江苏而展开的。二十年来,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团结了相当一批六朝研究者,并与省外、国外同行保持着密切的学术联系。应该说,以六朝古都南京为中心、以六朝京畿江苏为主力的这支上百人的六朝研究队伍,其实力不容小觑,其兴趣值得注意。以学术会议为例,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先后举办了“六朝文化学术研讨会”、“南京区域文化与旅游产业学术研讨会”、“江南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江淮地域与六朝历史学术研讨会”,然则江苏学者既重视六朝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由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历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193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8月4日至8日在四川成都望江宾馆召开。该会是四川师大历史文化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及《近代史研究》杂志社继2004年7月在宁夏银川成功主办“192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之后举行的又一次以“年代”为论域的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3.
先秦典籍在汉代流传 ,经过了汉人不同程度的整理 ,甚至改造。传世的“群经诸子”,主要是汉人的文本。汉王朝一系列的重大举措 ,有利于儒学占主导地位 ,从而形成中国学术史上的“经学时代”。“经学时代”之形成 ,除了社会政治的“外因”,也有学术本身及发展的“内因”,那就是 :各学派的“同源异流”、“其务为治”,以及彼此间的“相生相灭”、“相反相成”,发展为各学派均“兼综”他家的自我调适。从而形成新的学术“整合”。汉代新的学术是中国传统学术的实际源头  相似文献   

14.
历史研究“求真”、“求实”,是一条困难重重的艰辛路,有主观和客观的六大路障需要克服:古今关系的错乱,不同历史观的制约,社会思潮的左右,政治力量的干扰,市场大潮的冲击,秉笔直书的风险等。这涉及历史与现实、批判与继承、学术与政治、革命性与科学性、革命与现代化、阶级斗争与历史主义等一些深层的理论问题。只有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并排除路障,历史研究才能越过险滩,走向坦途。  相似文献   

15.
张宪文  董佳 《历史教学问题》2008,(6):19-23,F0002
导语:在我国的学术发展史上。史学一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份。在古代,史学被看作是学问的最高形态.所有的问题大多围绕历史展开,有所谓“史外无学”的说法。而步入近代科学社会以来,史学要么被忽视.要么被放在次一级的地位上讨论。事实上。这种高下之分本身是粗率的,这种粗率在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暴露得愈加明显。随着人与现代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多元化,历史与传统也逐渐从以前的“低级”状态中摆脱出来.成为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基于这样一种学术观念的转型,对历史的重新梳理自然而然成为学术的需要。考察历史的过程和现代意义.便有了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历史存在物就是以自然存在物和客观实在性为前提,以实践为中介或在实践基础上创造建构的社会历史性物质实体、物质性活动及其功能性的关系、结构和规律等。这一内含人及人的实践的存在物规定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至少应具以下特殊性: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相互渗透更彼此区别;具体研究过程中无法剔除主客互逆悖论;在前提假定、要件构成及具体的研究技术与细节方面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其最高层次、最终境界与核心问题是一种社会历史认识论。  相似文献   

17.
池子华教授: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史成为史学研究中较为红火的研究领域,研究队伍之庞大,研究成果之丰硕,是有口皆碑的,借用英国著名社会史学家哈罗德.珀金的形象比喻,可谓"灰姑娘变成了一位公主,即使政治史和经济史不允许她取得独立地位,那么她也是历史研究中的皇后。"那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史研究应注重与社会现实接轨,适应现实需要,要与中国近现代史其它分支学科相结合,探寻辛亥革命史研究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契合点,恰当地凸现研究的实用性,开展辛亥革命史学史的研究,为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在与其它史学分支及人文学科的交叉地带、边缘地带开辟新的学术园地。  相似文献   

19.
史义与中国传统历史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传统学术的视阈入手,提出中国历史上对“历史”有一种三分法,即史事、史文、史义,进而指出史义即是中国的历史哲学;同时,本文还认为史义包含有“历史之大义”与“吾心之精义”两部分内容,并认为史义与西方历史哲学存在着一些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汉唐地理志内容丰富异常,包罗宏泛,以今天历史地理学的眼光来看,举凡政区沿革、人口户数、山川道里、关镇险隘、风俗名胜等,无不详载。此于史料较为缺乏之唐及先唐研究,无疑极具学术价值,故自清季乾嘉学者以来,即颇受学界关注。清儒对汉唐地志之校补、辑佚,民国迄今禹贡学人对汉唐地志所作的全面而深入研究,皆是成绩斐然,积累不可谓不深厚。然或多或少受到彼时代学术理念、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研究资料等限制,前人研究中不可否认也存在一定缺憾,相关研究也存在有待深入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