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清臣  韩婷 《考试周刊》2012,(23):149-150
听课的过程是教师相互观摩、学习的过程,也是彼此交流、提高的过程。提高听课质量,必须抓好“听课前”、“听课中”和“听课后”三个环节。养成教师良好的听课习惯。  相似文献   

2.
通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通晓其他学科知识,能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相互渗透与融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知识越精湛,视野越宽广,各方面的科学知识越深厚,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仅是一个教师,而且是一位教育家。”  相似文献   

3.
《当代教育科学》杂志2003年第13期,刊载一篇题为《听课应走出的几个误区》的署名文章,是就教师相互听课中的问题发表的评论。如今关于“公开课”的议论颇多。其锋芒主要指向“公开课”的误区,其中又主要涉及开课者,而鲜见关于“听课者”的议论。故这篇文章所指出的“听课的误区”,值得一议。一据称如今“听课的误区”为:“应付公事的听课”、“只关注主讲人的听课”、“近亲听课”以及“不重细节的听课”。所议,不无道理。问题是何以会出现这些“误区”呢?恐怕都同为什么要开设“公开课”和为什么要听这种课问题相关。如今,“公开课”已经…  相似文献   

4.
吴非 《陕西教育》2014,(4):39-39
在很多场合听说“推门听课”,言者都比较自得,认为这个“推门听课”代表严格管理,敢于监督,代表教学经得起检查,没有弄虚作假。但是,对这个“推门听课”,30年前,我尚能接受,现在则越来越感到捐忧。我们总是强调“学生的学习权益第一”,“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我们也强调“尊师重教”。  相似文献   

5.
郭东升 《河北教育》2005,(19):13-13
我们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要启发他们的积极思维,培养各种能力,将我们的学生造就成一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目前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听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听课时目标要明确、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听课时要关注学生是否学有所得、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怎样使用教材、听课时要关注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听课时要关注多媒体的应用是否取得实效六个方面提出了听课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观一般认为,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应包括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选择最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能力的培养,衔接学生的生活,和以科学的评价手段获取准确的反馈。作为教师都应通过听课,吸收别人好的经验,丰富自己.扩宽视野,更好地和用课堂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那么必须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听课,听什么?笔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回首自己亲历亲为的听课记录中,曾有过遗憾、有过感动、有过质疑……然而就是在一次次与教师、学生、教材的思维碰撞中促使我们的教学本领逐渐丰盈。  相似文献   

9.
对于“推门听课”,无外乎两种声音:一是认为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措施,应该大力提倡;二是认为这一听课方式缺乏民主,会使教师和学校领导之间关系紧张,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下“看课”比听课更重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过去的听课普遍把“听”作为教研活动的中心,听教师、听学生的语言表达的流畅程度、准确性、生动性。而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是否有效的基点都体现在学生的主动、积极、乐学等层面上。因此,“看”课(即观察课)就自然而然地取代了“听”课的本色。  相似文献   

11.
钱正权在《小学语文教师》2010年第7—8期中撰文阐述了教师应如何听课这一问题。一、听课要有认真的态度不要以为听课只是“听”和“看”,其实你一旦坐进教室,就不是一个旁观者了,而是一个参与者,你是在与上课老师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12.
怎样听一节课,在听课时应 关注哪些方面,听完课后如何评价这一节课,历来是困扰校长们 的一个大问题。在新一轮课改实 验中,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校长 在听课中的关注点会发生哪些根 本的转变呢?  相似文献   

13.
所谓“推门听课”就是学校领导不打招呼,随时可以走进任一个教师的课堂听课。时间不定,可以是课开始时,也可以是课上一半时,总之,学校领导想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想哪一个班就哪一个班,而且还作为一项常规制度在教职工大会上予以宣布。也许,领导的用意是好的,是想更具体地了解教  相似文献   

14.
范丽梅 《河北教育》2005,(23):38-38
一位教师讲《詹天佑》一文时,有这样一段师生问答:  相似文献   

15.
征稿启事     
学起于思,思生于疑。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因此,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引导疑,而要学生有疑,且疑在关键处,疑在困惑处,就必须给学生以思维的支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在教学中,很多学生的提问大多停留在浅层面上,问题缺乏思考性、深刻性、创新性,不能发挥课堂提问的应有效应。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堂提问时追求三种境界。  相似文献   

16.
张洪林 《中学文科》2007,(11):89-89
在英语教学中,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反映:英语学习费时费力,且收效甚微。一方面教师抱怨学生不会学,不用功,另一方面学生反映英语学起来听不懂、没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语课堂上,经常是先生讲,学生听,确实有些单词,不论教师如何强调这是重点那是重点,可有些学生还是打不起精神。听课习惯好的学生,能坚持下来;习惯“开小差”的学生能强迫自己听一会儿,不知不觉思绪就会飞向远方。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主观意识没参与到所讲问题中来,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课堂气氛必然死气沉沉,  相似文献   

18.
《宁夏教育》2012,(5):80-80
有效听课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必须强化五种意识。一要强化听课的渴求意识,激发听课动力,包括积极听专家的课、听本地优秀教师的课、听本校教师的课、听网上的课、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看自己的课堂录像。二要强化听课的准备意识,包括理念的准备、课程标准的准备、教材困惑的准备。三要强化听课的思考意识,内化听课收获,包括保持思考的状态和训练思考的品质。四要强化听课的交流意识,可与上课教师、听课教师和学生交流,丰富听课感受。  相似文献   

19.
冯庆科 《宁夏教育》2013,(11):72-7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有经验的校长,他所注意和关心的中心问题,就是课堂教学。听课、分析课、评课是校长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所以校长进课堂就是应该做的事,也是做得最正确的事。校长通过听课能及时掌握教学的第一手材料信息,是检查教学工作,掌握教学情况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帮助教师,指导教师的有效做法。笔者认为校长听课要注意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20.
子瑜 《教育文汇》2011,(6):21-21
“推门听课”似乎表现出学校管理者的一种特权意识。他们借管理之名,任意进入他人的教学现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学和心理产生威胁,往往令人反感和不快。然而,“推门听课”又确实是管理者了解课堂教学真实状况的一种形式,对提高教师备课、上课效率等均有积极意义。难道二者之间真的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为此,笔者试为“推门听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