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早期基督教会音乐——合唱开始萌芽,文艺复兴时期——合唱的形成,巴洛克时期——合唱逐步发展再到古典主义时期——合唱走向成熟,西方合唱在宗教与世俗的此消彼长中发展着,莫扎特作为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为西方合唱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音乐无论在歌剧、交响乐、协奏曲,还是钢琴作品、室内乐、舞曲、宗教音乐等各个方面,都意味着和谐与完美。许多宗教合唱作品都可以说是古典主义时期的经典,莫扎特的《安魂曲》作为古典主义时期宗教合唱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充分体现了古典主义时期宗教合唱的风格特征,这部作品注入了作者对整个人生的深刻感受,表现了他作为市民音乐家一生所遭受到剥削、屈辱冷遇、贫困的痛苦和他对光明欢乐始终不渝的追求与向往。  相似文献   

2.
丹纳说过:“艺术是‘既高级又通俗’的东西,是把最高级的内容传播给大众。”可以说真正开始体现音乐艺术魅力的时代是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到了这个时期才开始被有意识地推动和发展起来。在15特别是16世纪,音乐与人文主义的关系更加密切,新时代的气息甚至透入森严的教堂;世俗音乐更是从教会统治的音乐王国里争得一席之地。音乐与科学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的觉醒和人文主义思潮的推进,西欧开始大量译介古典时期希腊和罗马的文化作品。宗教改革时期各个新教也开始对《圣经》进行民族语的翻译。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对世俗作品的翻译,还是宗教改革时期对宗教典籍的翻译,都形成了多元的翻译思想,这些翻译思想在西方翻译史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和作用,既继承了古典时期和中世纪的翻译思想,又对这两个时期的翻译思想具有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4.
陈常 《时代教育》2010,(5):22-22
公元476年,从日尔曼部族吞并西罗马帝国,欧洲进入中世纪,开始了封建社会时期.中世纪欧洲音乐,就从此时起,直到15世纪中叶文艺复兴运动进入高潮之前,前后接近1000年.中世纪时期的欧洲被称之为"黑暗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要为教会服务,但那个时期的音乐,借助于基督教也取得了非同寻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杜威看来,艺术是实在的,而不是抽象的;艺术是形式与体验的统一;艺术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艺术是经验与自然的统一.杜威的艺术观改变了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观念,使艺术从形而上开始向形而下发展,颠覆了中世纪以来的神秘主义艺术论.  相似文献   

6.
文艺复兴是人类思想的一次伟大创新,同时它也继承了中世纪的一些旧的观念.文艺复兴时期财富观在反对中世纪禁欲财富观的同时,又不自觉地受到中世纪信条的影响,这种矛盾也说明了文艺复兴与中世纪存在的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7.
西方音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受到理性观念的影响,各个时期的影响主要有古希腊的理性音乐观,宗教理性对中世纪音乐的影响,科学理性对文艺复兴、巴罗克时期音乐影响,理性主义对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影响,非理性主义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影响,20世纪形式理性对序列主义音乐的影响等。研究理性与非理性是艺术理论的基本问题,从理性观念影响的角度梳理西方音乐,对区别不同音乐流派审美倾向的思想根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艺复兴时期,但丁、马尔西略、马基雅维利、圭恰迪尼、博丹及之后时期的格劳秀斯等思想家对中世纪占主导地位的神权国家观念进行了批判,抛弃了奥古斯丁和阿奎那所主张的教权高于主权、世俗政权必须服从以教会为代表的神权的理论,提出了朴素的政教分离、民族统一和尊崇王权的思想,并进而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主权国家观念,这对于后来的欧洲社会与现代国家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音乐艺术领域,中世纪音乐以其独特的理性色彩显示出在西方音乐历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在音乐美学方面,中世纪是一个将继承自古以来的宝贵遗产与发展全新的文化意识进行有机结合的历史时期,它将柏拉图的实用主义音乐美学、亚里士多德的"高尚的享乐"中庸音乐美学与普罗提诺的神秘主义音乐美学等美学成果继承下来,融入到几乎成为中世纪唯一思想体系的神学的意识形态中,开创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神学音乐美学时代。中世纪的音乐美学绝不是由于在所谓黑暗统治之下而缺乏建树的,它的独到之处正是基于对音乐功能的独特认识:音乐在当时作为服务于神学的工具,只有使人们达到所谓心灵净化的境界,将世俗情感与宗教情感这组对立矛盾解决并使之统一的时候,它才会受到尊重,获取在神学统治下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0.
12世纪时期在政教之争,教会和世俗君主的推动下,西欧发生了一次文艺复兴运动。12世纪文艺复兴使得中世纪的文化繁荣起来,主要表现为出现了一大批的文化学者和学术流派,罗马法研究的复兴和教会法研究的系统化,哲学研究的理性化,中世纪大学的兴起。12世纪文艺复兴给15世纪文艺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西方灿烂的音乐历经了文艺夏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的风格演变,但20世纪是个眨示西方铜琴作曲家及演奏家个性的时代从美学角度看,也呈现出独树一帜的特点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不仅对整个西方铜琴音乐发展的研究有积极的意义,也为今后的西方音乐美学的进一步探讨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诞生了歌剧这一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它是文艺复兴时期音乐艺术发展的结果。从歌剧的产生与发展、"通奏低音"记谱法的应用、确立大小调的和声技法、乐器的发展及重要乐器体裁的确立以及乐器色彩功能的运用等方面,探析巴洛克时期音乐中的节奏特点,对比旋律的扩展和力度,阐述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主要特征,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这一时期音乐发展史的脉络。  相似文献   

13.
谈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艺术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密欧与朱丽叶>原来是由文艺复兴时代英国人文主义剧作家莎士比亚于1595年根据一个民间流传的动人的爱情故事所创作的话剧,后来由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谱曲,使其变成世界著名的芭蕾儋舞剧.该文主要从音乐和舞蹈两大方面进行简要的叙述,让读者更直接的感受<罗密欧与朱丽叶>给人们带来的无限魅力.  相似文献   

14.
巴洛克音乐传承了文艺复兴时期音乐艺术的先进理念和优秀成果,在整个人类音乐史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主要分析了巴洛克时期歌剧的诞生及在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奥等地的发展概况和音乐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分析、研究巴洛克时期的歌剧作品。  相似文献   

15.
人的发现是文艺复兴运动的重心,也是雅各布.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的重心。在该书中,作者多角度记叙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对世界的发现,而人文主义者对人的发现也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16.
胡适将中国的“五四”文学革命以及整个新思潮运动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名称固然有对于西方文艺复兴理念的借鉴,但是更多的是基于胡适立足本土、立足传统、立足民间的理论预设.“中国的文艺复兴”并不局限于史学领域的判断,而包含着胡适对于民间话语的挖掘,对于传统文化与西化等问题的诸多理性思考.由于理论与现实的落差,学界对“中国的文艺复兴”多有误读,故而有必要对这一名称的提出及理论、现实背景等进行梳理,以尽可能的还原胡适的原初本意.  相似文献   

17.
文艺复兴时期的再现观吸收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的合理因素,在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中进行创造性地摹仿,以求再现客观现实,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情感。创新的艺术规则使文艺复兴时期的再现观发展到鼎盛。  相似文献   

18.
刘洋 《海外英语》2014,(20):209-210
Jean Toomer was an important figure in African-American literature. He was an American poet,novelist and an important figure of the Harlem Renaissance. His most famous work,Cane,was published in 1923 and considered by many as a masterpiece of the Harlem Renaissance. Reapers is the first poem in Cane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reapers in southern plantation and rich in imagery. Toomer conveys profound theme by using various images in Reap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