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职新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新生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新生,最突出特点是就业意识早,就业意识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风建设应紧紧围绕就业展开,充分发挥高职新生就业意识早,就业意识强的特点,做好入学教育,尽早明确职业定位和学习目标,做好人生规划培训,调动新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效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2.
专业课教学是高校学风建设的关键所在,在专业课教学中应从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自发学习、形成正确集体引响力、加强教师个人修养几个方面入手,建设优良的学风。  相似文献   

3.
关于加强计算机专业学生学风建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优良学风,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是目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风方面普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在指出问题的同时,进而提出了树立专业意识、明确学习目标、引导良好学风形成和以班风建设带动学风建设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4.
学风是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良好的学风包括明确的学习目的、正确的学习态度及良好的心理状态。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职业院校学校的招生规模也逐年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源质量下降,学生良莠不齐,表现为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态度不端正,纪律松懈,考试作弊等。学风下降也是近年来各职业院校存在的普遍现象,抓好学风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学风建设倚重制度,缺乏对学生心理感受和内在需求的了解和把握.本文论述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大学阶段的学习目标,从而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以此来促进高校的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6.
刘昕 《华章》2013,(25)
学风是学校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的重要保证,对学生能否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学风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从高职学生当前存在的学风问题和主要原因,试图从加强高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并使之贯穿高职教育入手,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陈颖 《天津教育》2020,(4):155-156
班级学风对学生学习效果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建设良好的班级学风,为学生开展有效学习奠定基础,在实际的建设中,需要明确班级总体奋斗目标,注重阶段性目标的设计,为学生指明努力方向。因此,作为高中班主任,应当付出更多的心血和精力,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加强班级学风建设,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将来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文结合高中班级学风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如何发挥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风建设在高等院校的教育思路和人才培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优良学风的形成,能够促进高等院校教育事业健康持久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高校辅导员重要的工作角色和独特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是创建优良学风的关键环节,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风建设中,辅导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教与学的桥梁作用,抓好新生教育、班级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费曼学习法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技巧,在学习新知识之后,通过讲授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大学学风建设中,常见的学业帮扶举措对学生成绩的提升帮助有限,结合费曼学习法对大学学风建设模式进行创新,有助于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我们在学院大一新生中进行了实践,对高数成绩进行数据分析,探索费曼学习法在大学学风建设中的应用,为未来的学风建设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学风是一所学校整体风气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学习精神、道德品质与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高校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学风建设。优良的学风可以帮助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校风。近几年来,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通过加强学生党员的领导,有意识的将学生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联系起来,促使学风建设再上新台阶。本文对化药系促进学风建设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深入探讨,希望有助于今后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师专生的学习适应性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对师专生的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加以研究,这对提高师范专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专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风建设是高校永恒的主题,艺术院校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风建设既有普通院校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通过对艺术院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艺术院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师的质量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质量,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师资的主体和未来,其专业发展水平对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学学术的提出,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教学学术视角来看,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其教学学术水平。通过提升教学学术水平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方面教师自身需立足自主发展,即树立教学学术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教学研究中提升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通过强化教学培训、注重教学团队建设、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为青年教师创设良好的激励氛围。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自律"包含"教师个体自律"和"高校组织自律",前者以后者为保障。一方面,要通过激发教师的自律潜能、减少评价制度的负面刺激以促进教师个体自律;另一方面,要打破学术不端的"利益共同体",自觉惩治学术腐败,充分发挥学术规范机构的作用以实现高校组织自律。只有通过多主体的自律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高校才可能确立健康的机制,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文环境是人为自身及他人所设置的,适合于人身心及智力发展所需要的环境,是高校图书馆文化内涵、精神底蕴的重要表现,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如何打造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入手,探讨了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与学生成才之间的内在联系,旨在建议高校图书馆重视人文环境建设,更好地为学生的成才架桥、铺路。  相似文献   

16.
"聚徒教学"是古代私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其形式灵活,同时也蕴含了极丰富的内涵和教学理念。文章通过讨论"聚徒教学"的起源、表现形式及其演变历史背景,进一步分析该教学方式的现实意义。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创新型、有独立精神和健全人格的人才,其创造学术自由的氛围将极大促进学术进步,同时也将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构造和谐师生关系。在目前大学体制教育中引入"聚徒教学"的方式,将是高等教育极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describes results of a five‐year statewide follow‐up study of first‐time, full‐time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and documents the academic and career progress of these students from first entry into college to subsequent experiences after leaving the community college. Results detail students’ success in reaching their personal, academic, and career objectives and describe the variables affecting progress in achieving those objectives. Over 75% had achieved their original educational objective and, if starting again, 80% would attend the same community college. Lack of funds, change in life‐style, or a change in goals were most often cited as the reasons for not achieving educational objectives. One surprising finding was that 27% of respondents transferred from one Kansas community college to another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study. Additional studies are indicated to identify continuing educational pursuits of students who formerly may have been assumed to be community college dropouts.  相似文献   

18.
学风是读书之风、治学之风、做人之风,是一所院校的灵魂和气质所在,更是一个学院的立院之本。目前,高职院校的学风普遍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并引起社会的广大关注。改善高职院校学风,有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长远发展及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并随之发生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如果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解决问题,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  相似文献   

20.
The transition to college often occasions excitement as well as elevated stress for students. The latter may be especially the case for those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LD), who can encounter problems both socially and academically. This study follows students both with and without LD during the first month of colleg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D status and two outcomes: loneliness/social distress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In particular, we hypothesized that hope and optimism would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D status and these outcomes.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344 first‐year undergraduat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academic year (Time‐1) and a month later (Time‐2). Results showed that LD status predicted Time‐2 levels of academic self‐efficacy and loneliness only indirectly, demonstrating that relationships between LD and loneliness as well as between LD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are mediated by ho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