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帮倒忙”系指越“帮”越“忙”,其效果为负值。所以大凡“帮倒忙”,还不如不“帮”为好。  相似文献   

2.
“帮倒忙”系指越“帮”越“忙”,其效果为负值。所以大凡“帮倒忙”,还不如不“帮”为好. 报纸宣传中的“帮倒忙”也是不少的。仅举两例。例一:有报纸宣传北京市青年在婚礼中出现了“录像”的新鲜场面。大概以为这是“新事物”吧,好生褒扬了一番。据说还有报纸转载了这一“新事物”。殊不知,这样的热闹场面,没有个一二百块钱,是下不来的。结婚费用日益高涨,婚礼穷讲排场的风气,几乎已成了社会公害。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团中央研  相似文献   

3.
做“24小时编辑”陈礼章有“24小时记者”一说,意思是当记者的,不分上班下班,不管白天黑夜,什么时候发现有新闻,就去采写。却无“24小时编辑”之讲,好像当编辑的,只是上班拿过稿子修改、起题、安排版面,才算开始了工作。其实,编辑同样需要24小时投入,不...  相似文献   

4.
不值得     
有时候,我们的话语里最危险的一句话是用“不值得”三个字开始的。 我们常常发现能用的时问不多。可要做的事却不少,我们会说:“只剩下半个钟头,不值得做这件事。”“不值得”三个字的确很危险,因为这等于说,把整个半小时浪费了。把这些浪费的半小时加起来,如果按照一个礼拜做5天,每天浪费半小时计算,一年加起来就有130个小时,等于16个工作日全没有派上用场。  相似文献   

5.
说出来或许你不信,一位小报记者晚上去参加朋友的聚会,席桌上要互相留下电话号码,可这位仁兄竟忘记了带笔,朋友们说:“你这当记者的,怎么能离开笔呢?”他苦笑道,现在又不是8小时上班时间,带笔也不采访。所谓“8小时记者”,就是上班当记者,下班后记者工作就滑了。新闻界前辈邓拓说,记者工作最忌机关化,上班下班,“公事公办”,这是老爷记者。我们说,那种上班是记者、下班后对新闻漠不关心、仅仅局限于8小时之内的作风,是当不好  相似文献   

6.
说出来或许你不信,一位小报记者晚上去参加朋友的聚会,席桌上要互相留下电话号码,可这位仁兄竟忘记了带笔,朋友们说:“你这当记者的,怎么能离开笔呢?”他苦笑道,现在又不是8小时上班时间,带笔也不采访。所谓“8小时记者”,就是上班当记者,下班后记者工作就滑了。新闻界前辈邓拓说,记者工作最忌机关化,上班下班,“公事公办”,这是老爷记者。我们说,那种上班是记者、下班后对新闻漠不关心、仅仅局限于8小时之内的作风,是当不好  相似文献   

7.
西方一位记者曾经说过:“记者的‘生命’只有 12小时。”这句话充分说明新闻时效性的重要。我们基层报道员一般是从写“豆腐块”开始的,而号称“新闻快餐”的“豆腐块”对时效性的要求更是如此。前段时间采写中的一件事,使我对此深有体会。   今年“五四”青年节那天上午,我所在部队驻地延庆县在组织 1000多名刚满 18岁的青年进行成人宣誓后,又组织他们投入到环保活动中去。凭着对新闻的敏感性,我感到这是一条很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如果要把它写成通讯等其他体裁的稿件,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采访,说不定别的通讯员早就抢发了消息。于…  相似文献   

8.
30个报告,平均算,一个报告两个小时,一口气60个小时的报告,读40多万字的讲稿,有那么大的耐心吗?不可思议。可我,硬是“听”完了30个报告,读完了40万字的讲稿。当然开始是作为任务,是文汇出版社委托的任务,说让我先读一遍,谁知一读,就放不下手了规定一个月的任务,一个星期就读完  相似文献   

9.
临终细节     
病房里,一位重症肝炎病人突然出现烦躁,言语不清。医生迅速地做出了判断,抢救开始了。护士小姐们有的抽血送化验,有的挂吊瓶、排输液管里的空气,有的测脉搏、心率和血压。30分钟后,病人稍有清醒,用细弱的声音说:“疼。”欲用连着输液管的手指向自己,被一旁的护士制止了。医生按了按他的脐周,问:“是这里吗?”病人摇摇头。又轻轻按了按上腹,病人立刻痛苦地屏住了呼吸。药物不断被调整着。1小时后,病人对正在往点滴瓶子里加药的护士说:“我想见我的老伴儿。”护士说:“您家里人一会儿就  相似文献   

10.
我当过兵,曾经差一点上了前线,为这“差一点”我深深遗憾。男子汉嘛,要做英雄,不做“狗熊”,该上就得上,该拼就得拼。没想到脱下军装12年后,我竟经历了另一种意义的“战场”。 去年8月12日下午6时30分,我们《中原焦点》赴抗洪前线采访组从郑州出发。也许是兴奋的缘故吧,我在大雨中驾驶汽车17个小时竟然没感到累,只是盼着快点见到水。虽然已有一百次、一千次的心理准备,可当一片汪洋突然闯入眼帘时,我还是感到震惊。这个叫焦家铺的地方,整个村子淹在水中。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说:“活这么大没见过这样大的水。”采访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大堤上人山人海,大江内洪水汹涌,人与自然之搏,其实真像两军对垒,也是四处杀机,你死我活。也是在这时,我有了一种上战场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上午10∶350,筹备已久的美国军队开始向伊拉克发射“战斧”导弹,代号为“伊拉克自由行动”的战争爆发了。 随后攻伊的美军地面部队也开始向伊拉克边境移动,随时为开始大规模地面进攻作好准备。 开战3小时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电视讲话中称,“我以领导人的身份和你们在一起准备参加战斗,我们的军队也准备好了随时应战。”此言决非安拉保佑式的精神慰藉,这让人想起早在16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就曾警告说,如果美国对伊拉克发动  相似文献   

12.
干部腐败,八小时以外。不知是谁总结出了这么一句话,尽管说得有点绝对,但不无道理。透过近年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可以看到,许多腐败分子都走出了这样的堕落轨迹:从八小时以外“朋友圈”的吃喝玩乐开始,思想发生变化,世界观发生动摇,进而心理失衡,胆大妄为,结党营私,索贿受贿,走上不归路。可以说,八小时以外,是容易滋生腐败的时间和空间温床。可见,八小时之外如何对待“朋友圈”,如何对待“朋友圈”中的朋友,对那些手握实权的党员干部来说,确实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八小时以外,就像一个大舞台,每天都上演着一幕幕很精彩的…  相似文献   

13.
今年2月12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条新闻,报道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长沙市支行营业部金库现金27万多元被盗案,经过200多个小时的侦破,终于将犯罪分子抓获。这则新闻还说,案发后几小时,当地电视台就作了报道,很快就有许多群众给公安部门提供线索。电视台记者始终没有间断过这一案件的跟踪采访,密切地配合了破案工作。无独有偶。1984年2月28日,广东电视台在播出的一个节目中间,插播了“求血”的呼吁,因为当时  相似文献   

14.
我最早看到周正龙案二审的消息是2008年11月18日北京晚报20版,消息根据新华社稿。关于审案耗时,消息说“经过长达12个多小时的庭审,安康市中院二审判决被告人周正龙……”。然而,看第二天的北京青年报A4版的本报记者写的同一事件的报道,副标题说“二审长达14个小时”。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世界》2004,(5):20-21
2月28日,伊朗国家电台一则有关拉丹被捕的消息震惊了世界。各国媒体立即掀起一场新闻战,力图抢先挖出事情真相。几小时后,“不堪骚扰”的巴基斯坦和美国有关方面不得不出面“辟谣”,说根本就没有这回事。整个世界的情绪被狠狠折腾了一下,很多人不甘心地问:这么大的假消息,怎么会是说编就编的!  相似文献   

16.
关注产生力量,围观改变世界。近年来,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着新的传播方式的诞生。社交媒体改变传媒生态和话语权框架“7·23”甬温动车事故发生后仅4分钟,一条微博就出现在网络上,比国内媒体在互联网上的第一条关于“列车脱轨”的报道早了两个多小时。温州动车事故发生12小时后,微博上的相关讨论量已突破200万条。  相似文献   

17.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服务生问他:“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  相似文献   

18.
和陈有和谈话,话题不得不从“书”开始。一则是他编的书《元朝史》获得了中国图书奖,并名列榜首。二来,在他的生活中,书占有重要位置,尽管他今年只有37岁,可编书的历史已有12年之久。当我们在人民出版社5楼的一间斗室中见到陈有和后,话题就从他编的《元朝史》开始。“《元朝史》获奖,首先是书写得好,我所做的工作微不足道……。”平平凡凡的话,说得十分真诚,袒露了主人的胸怀。  相似文献   

19.
李瑞环同志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讲话中,要求新闻宣传“按照中央的精神把工作做好,做到有利于稳定,能够鼓劲,只能帮忙,不能添乱”。这句话讲得十分中肯,又很形象。论理说,只帮忙,不添乱,对于党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是起码的要求;但回顾以往的新闻实践,由于宣传失当,新闻界也确实有意无意地做了“添乱”甚至帮倒忙的傻事、蠢事。  相似文献   

20.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类媒体都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对其做出了全面、广泛、迅速的报道。其中,中央电视台在当天15时许就播发了第一条与灾情相关的新闻,15时20分中央一套与新闻频道正式启动直播,进行24小时无间断直播。地震直播时间之长创下直播报道时间之最,其投入人力、物力也为创近年来直播报道的新高。可以说,在此次“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报道中,中央电视台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