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中小学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对促进青年教师自我成长,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小学青年教师自我实现需求出发,构建培养中小学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F-D模型”.为突破中小学青年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过程中的障碍,可从提高科研意识,开展校本培训,寻源教学反思,开展科研实践等方面,促进中小学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青年教师的培养关系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业务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多数青年教师思维活跃,教育教学方式灵活,富有创新意识,然而,刚走上教学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虽然对工作充满热情,但是由于从教时间短,对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归纳不全,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比较弱。因此,学校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笔者在分析青年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已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发展还不够成熟,由于城乡差距大,我国农村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青年教师是农村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主力军,自主意识培养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从分析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出发,探讨专业发展自主意识的培养策略,切实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在农村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促使职业院校吸纳了大量的青年教师,重视和解决青年教师的教学成长问题,关系到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而青年教师的教育素养提升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和青年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本文分析了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的教育素养现状,提出了青年教师教学成长的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青年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庾光蓉 《成人教育》2008,(11):82-83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体力量和后备军,是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文章以高校青年教师整体素质结构中居于核心素质的科研素质为突破口,在把握其科研素质现状特点的基础上,积极促进他们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科研能力、科研品质、合作精神等要素的完善与提高、和谐与统一,有利于实现青年教师的不断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青年教师成长,从本质上说一定是一个螺旋上升的由内而外的修炼过程。新建学校的特殊性给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了更大的不易。青年教师要树立研究意识、累积意识、质量意识、极限意识、整合意识等五种意识,在新建学校脚踏实地、把握自我,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实现专业成长上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了解当前青年教师发展的现状,分析青年教师所凸现出来的特性及关注点,围绕其在专业成长过程的各自表现内容及形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阐述了教育工会组织在其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因是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和具有坚实的思想素质及业务能力,而系统的培养和科学的指导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保证。教育工会组织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做好队伍的培训和指导,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和渠道,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有效的平台,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建立具有工匠精神、业务能力精湛的青年教师队伍,将极大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双高校”建设、百万扩招、现代学徒制教育和劳动教育等新视角下,探索工匠精神促进青年教师的职业成长逻辑。提出基于项目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路径,以期为我国高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浅析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性及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发展的后续力量,虽然他们专业知识丰富、精力充沛、成就欲望较强,但工作年限较短、缺乏实践经验、缺少奉献精神等因素也限制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因此,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阐述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中职学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现状,提出建立机制,搭建平台,创设青年教师成长的良好氛围;注重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提高青年教师育人能力;增强自主意识,提高青年教师发展动力,从而加强中职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自身下企业实践锻炼为依据,从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教育教学改革、职业道德精神及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论述企业实践锻炼的重要意义,这是培养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校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关系着高校发展、人才培养以及整个教育事业的未来.随着社会转型及高等教育环境的变化,多元文化思潮的并存,高校部分青年教师在思想意识、身心健康、业务能力等方面产生了焦虑与茫然,影响了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等.因此,研究青年教师面临的目标与任务、政策与制度、业务与技术等环境,以及上述环境对其政治信念、政治能力、政治价值观等素质提升的重要影响,是当前高校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青年教师自身成长的应然之意.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青年教师能否形成积极主动的发展意识和行为,是教育质量的有效保障。"全人教育"关注人生命活动的独特性、完整性,其核心是尊重人的发展潜能。在实际教育工作中,青年教师由于先天经验局限、后续培养的缺乏及所处环境的影响,导致自主发展的意识处于较被动地位。在全人教育的视角下,反思教育中的工具性价值取向,是高校青年教师促进自我专业发展全面可持续性向终身教育迈进,并最终实现全人教师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由于受社会、学校及教师自身等诸多因素影响,仍存在敬业精神弱化、育人意识淡化等问题。高职院校应遵循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管理制度,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和管理,培养青年教师养成良好的师德。  相似文献   

15.
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是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目标定位。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培养模式需要改革、成长环境有待优化、境界能力亟待提升。基本对策是构建青年教师成长支持系统,主要包括:(1)凝聚共识,创建青年教师成长的新型模式;(2)完善机制,优化青年教师成长的文化环境;(3)导师引领,构建校本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青年教师是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主要力量,个人因素是影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主要因素.文章对学习与认知能力、性格、职业发展动机、职业道德、自我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反思能力等影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个人因素进行了阐述,并为民办高校管理者和青年教师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质量乡村青年教师是建设高质量乡村教育的根本保障。新时代背景下,乡村青年教师被赋予了乡村振兴的推进者、乡村文化的弘扬者、乡村儿童的引路人等时代使命,乡村青年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与地方知识兼具、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结合、教育信仰与乡土情怀共存的特质。乡村青年教师的培育可依托职前培养为乡村青年教师应有特质的生成蓄能积势,关注其职后成长,实现乡村青年教师应有特质的场域升华,同时多措并举构建乡村青年教师发展的多元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8.
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是当前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高校青年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良好的知识背景、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高校教师所具备的优势。但是,高校青年教师大都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师德意识不强、教学能力不足、相关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实践技能较差、科研能力不足。因此,高校只有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加大对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投入的力度,不断改进培养措施,创新培养模式,加强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机制、体制,才能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极大地推动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高,教学能力不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和青年教师的成长。因此,本文对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强调指出教学能力的提升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选择,着重从职业生涯规划、师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进修和培养、教研和教学竞赛活动、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自身的专业发展,从而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何婧 《家教世界》2013,(2):155-156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事业的储备力量,而未来的教师必须是具备一定科研素养的科研型教师。本文旨在给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在科研能力养成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意义,科研能力发展现状以及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措施三个方面做了简要的论述,这将为青年教师如何早日加入科研队伍,养成教育科研的习惯提供一定的借鉴,期望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