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白木 《精武》2006,(3):54-55
勾践剑据传为春秋第一铸剑高手欧冾子所制。因其高超的铸造工艺,以及使用者为越国国君勾践和“卧薪尝胆”典故的文化内涵,从而享有“天下第一剑”的美名。此剑于 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至此己沉睡了两千五百多年。此剑深埋地下两千五百多年而不锈,出土时仍寒光闪闪,锋利无比。  相似文献   

2.
剑与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而武当剑作为武当派中武当拳械的极具代表性剑法,也是我国优秀传统器械武功,其文化在武当武术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武当武术[1]是武当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湖北省颚西生态文化不可缺少的元素。在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洪流下,在极度强调高端文化策划和文化营销对颚西文化维护与建设下,武当剑...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武术拳技和长短器械的传承与发展。这个时期中原地区的礼仪传统、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逐渐被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所吸收和接受,有着鲜明民族特色的武术拳械文化在各民族之间也有了更加广泛的交流和传播,出现了相扑、角力、拳技、力士舞等活动,单刀、双戟与刀盾产生了口诀精要,形成剑舞与剑文化,出现了大矟、两刃矟以及棍棒器械。这些现象反映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在武术上的密切关系以及武术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4.
胡兴军  白木 《精武》2004,(1):26-27
花纹刃(剑)是采用中国两千多年前之传统铸刃(剑)工艺,即用多层钢铁和备用钢料,经反复折叠、锻打、烧炼,才具备刀刃(剑)的硬度和韧度,这就是俗话说的“百炼成钢”。而经过百炼和特殊铸造工艺处理以后的青铜或钢铁,会形成千奇百怪的花纹,如高山,如流水,如龟裂,如鱼肠,由于每一把刀剑的锻造过程都不一样,形成的花纹也形态各异,绝不重复。《吴越春秋》及《越绝书》记载的龟文、缦理、流水、芙蓉、深渊、高山、大川、流波、冰释等纹样,汉代人叫它松纹剑及蟠钢剑。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相关史料,管窥不同历史时期巴蜀地区剑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对剑技术发展所反映的文化内容进行了初步的史学考证,试图梳理巴蜀地区剑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峨嵋剑文化的历史渊源寻找史学依据,并以期促进峨嵋剑文化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发展.研究发现峨嵋剑名称的出现最早应该在清代,其中,峨嵋剑文化是建立在古代巴蜀地区剑文化基础之上的。从古代巴蜀式短剑文物的出土到汉代巴蜀地区击剑之风的兴盛,以及唐代剑舞的历史记载,直至清末巴蜀地区大量剑谱专著的出书,都显示了峨嵋剑文化与巴蜀地域武术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八卦龙形剑由我国著名武术大师郑怀贤先生创编。八卦龙形剑的创编,理出八卦,剑理深刻,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意蕴龙形,剑意高远,民族文化特征鲜明。八卦龙形剑,剑路流畅,套路结构脉络清晰;剑势优雅,套路形态跌宕多姿;剑招多变,套路内容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探讨中国剑文化的历史形成和内涵,对剑器的产生演变,剑术的形成发展、形式内容等物质和精神层面内容进行了研究,指出剑文化是我国古、近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结晶;并从价值功能角度阐述了剑文化的现代功用及其内涵,指出践行剑文化的现代功用,对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和在奥运赛场上一展东方人体文化魅力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八卦龙形剑由我国著名武术大师郑怀贤先生创编。八卦龙形剑的创编,理出八卦,剑理深刻,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意蕴龙形,剑意高远,民族文化特征鲜明。八卦龙形剑,剑路流畅,套路结构脉络清晰;剑势优雅,套路形态跌宕多姿;剑招多变,套路内容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9.
造剑,绝不是打铁,而是要炼出剑的不坏之身,浩然正气的民族精神。目前我国的台湾省仅有一位照古法铸剑的师傅,他叫陈天阳,造剑已有30年。 55岁的陈天阳,从二十多岁起就跟着少林南顿派的高僧“方弘”学造刀剑、学武功、学医理以及佛法,成为制作铸造古剑的嫡传门人。 陈天阳认为造剑,既要了解不同剑的种类,还要知道各种不同门派的剑法。所以,他跟不同门派的  相似文献   

10.
剑起源于商代,剑的主要作用是防身自卫,利于近战。同时,剑的制作精美、舞韵潇洒,并随着武术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尚武的标志和身份的象征。剑作为中华武术兵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发展较早,流传甚广。随着历史的变迁,武术的发展,剑术也逐渐多样化,剑的文化特征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剑因其身薄体轻,在战场上的攻击力不大,逐渐被战争所排斥。但战争对剑的排斥并未使其绝迹,相反,武术的发展使剑具有了更为丰富的理论内涵与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中国历史上,剑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传,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剑有“百兵之君”、“诸器之帅”等美名.从形式和外表上看,剑在“十八般兵器”中没有任何特别的地方,但从内容和其所包含的文化来看则完全不同,其文化内涵丰富,特指寓意深刻,是其他兵器无法比拟的.正因为此,才引起了我们对剑的研究兴趣.从历朝历代到今天,剑的诸多文化象征和内涵也正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和探讨的.剑的文化受到了全世界众多专家和学者的接受和喜爱.  相似文献   

12.
春秋战国时期是剑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剑文化的具体内涵。文章对剑文化的研究,旨在整理传统的剑文化史料,同时传承剑文化。  相似文献   

13.
周纬同志在《中国兵器史稿》一书中认为:“剑之为物,在中国社会意识形态中,具有一种不可解说的潜势力,此中虽由古时传统迷信所推演,而古剑艺术之成就,固其优点,如冶铸淬炼之精,合金技术之巧,外镀之精良,剑上天然花纹之铸造,均为艺术上超越成就,其为中华民族所崇尚,自有其物质上之原因也。”这一  相似文献   

14.
    
《中华武术》2000,(5):51-51
剑是一种双刃短兵器:示为标准剑型。自从有了金属制的剑以来,剑的外形大同小异,没有多大的变化。图中的剑,全长约90厘米,刃长70厘米左右,刃宽3.5厘米,剑重约6000克。自从青铜剑出现以后,各个时代剑的长度都不一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中国古代剑文化,采用实地考察及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对目前出土的汉画像石中含有剑文化内容的汉画像石拓片进行收集整理,并结合历史文献进行分析,研究中国古代剑文化及其所蕴涵的时代精神.结论:信义之剑,说明中华民族古代就有推崇信义的美德;时尚之剑,揭示了佩戴宝剑在中国古代风靡至极;防卫之剑,暗示了佩剑在防卫中的作用重大;忠义之剑,充分展现了某种忠、信、义的原则与信仰,这些信仰正是被儒家文化所浸染的社会所颂扬和提倡的;情义之剑,展现了舍生取义的义气和友情,而这也正是战国秦汉时期最为推崇的游侠精神;表演之剑与格斗之剑,体现了剑道的高深与技艺的精湛.  相似文献   

16.
剑的种类     
击剑分为花剑、重剑和佩剑三种类别。花剑花剑总长110厘米,剑身长90厘米,重量不超过500克,剑身横断面为矩形,护手盘小。剑的末端装有电钮,在比赛中只能刺,不能劈打。当运动员刺出的力量大于500克时,剑头的开关就接通,裁判器上会显示信号。有效部位为躯干部分(即运动员的金属背心)。  相似文献   

17.
先秦诸子百家竞相争鸣,道家独树一帜。《庄子》为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所著,是反映道家思想的主要著作之一。《说剑》是《庄子》中的重要篇目,由于其内容与庄子思想不相干,一般学者以为不是庄子之作,而是纵横家所撰。但其中关于剑的论述,确为我们了解战国剑术及相关问题开阔了视野。文章以《庄子·说剑篇》为研究对象,透过“文化三层次”论的理论视角,就其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从剑文化的演变和庄子的考证入手,通过《庄子·说剑篇》所透视出来的武术文化视角,从而对武术文化进行透析。  相似文献   

18.
每天早晨,总有一位白发老太太在陶然亭公园湖畔打形意、八挂拳,间或也练一趟刀、剑。她就是六十多年前打倒俄国大力士康泰尔的著名拳师韩慕侠的女儿韩小侠。这天风和日丽,我们在环境幽雅的陶然亭水榭找到了韩小侠。然后我们一起步行去她的寓所。她今年六十六岁了,但步履矫健,  相似文献   

19.
曹丕比剑     
剑是古代晚出的兵器,它集合了矛刀兵器的优点,有双锋两刃,既可击刺,又能劈砍,所以一出世便受到人们的喜爱。到了春秋时期,生产能冶炼钢铁的时候,首先铸造的兵器便是剑。干将、莫邪铸剑,加入了许多神奇色彩的故事:湛卢、鱼肠、磐郢等名剑,流传了许多特异功能,这都是当时社会对剑珍视的表现。而在剑产生之后,诸侯国君、贵族以佩剑为荣耀,  相似文献   

20.
观看大相扑比赛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观众可以从力士腰系的水裙、头顶发式和坐垫分辨出力士的等级和地位。先说一说力士腹前系的水裙(图1)。大相扑的力士们取得了横纲、大関関胁、小结和进幕内前十一名的资格后统称为関取。取得関取地位的力士有特殊的服装,以显示级别和地位。只在全体力士出场集体亮相时才着此装。图1再说一说力士的发型(图2)。大相扑力士的发式非常奇特,叫“大银杏”。大银杏的发型是日本的大相扑传统发型。力士们出席公众场会必须梳成此发型。其理法是把头发全部梳光理齐后集于头顶打结扎好,形状很像是银杏的树叶,因此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