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花·结语     
赵少俨 《收藏》2018,(1):2-5
丁酉仲冬 问,是一种思考一种追寻。元散曲家张养浩曾语:"问花不语,花替人愁。"问花其实是问己,怜花其实是自怜。人与黄花此刻心意相通,愁上枝头。历代诗人对花的追问,往往执着于身世自伤与自怜,在我看来,这不但局限了问的格局,也局限了问花的意象。中国文学与艺术实际上起源于《诗经》与《楚辞》,诗经朴素成于天籁,一枝一叶都是阳光和泥土的气息,楚辞却意象驰骋,充满了瑰丽雄浑的想象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6,(7)
正第二季桃花·溪隐丙申仲春阳春三月,春风十里。赵少俨、丁学军、宋秦晋、孙强、朱晨、邓仁强、籍洪达、李振、孙囡等"问花"九人以桃花为题,苦心孤诣精钩佳作,从本期开始推出"溪隐""飞红"两篇,各展笔意心胸。与梅花相比,桃花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朱熹注说,夭夭,少好之貌也,茂盛而妖娆;灼灼,从火字旁,旺盛的生命勃然而出。《诗经》上的桃夭篇,实际上是一篇贺新郎词。春风十里,春林初盛,有女若此,宜其室家。  相似文献   

3.
问花之道     
正中国自古就有问道的传统。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几近于朴素:"道,事物之行径,道法于自然",由此,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道为万物之本,而万物体现自我的本性就是"德",德由道生,是道在万物上的体现。如此说来,问花,其实也是问道。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在《殿前欢》中有问花一节:"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  相似文献   

4.
集邮九问     
我至今也没有成为一名集邮家。但如影随形的邮缘,却伴随我一生。好像月老还有一根邮缘红绳,拴住了我的双脚。剪不断,理还乱。要梳理我的邮缘历程,真有点说不清,道不明。所以《集邮博览》所设的"集邮九问"栏目的九问,总是与我对不上号。这也是我迟迟写不出这个答题的一个借口。  相似文献   

5.
集邮九问     
当我收到《集邮博览》采编部关于"集邮九问"的约稿时,大感意外,2009年在这一栏目作文章的都是集邮名家,而我只是一名"草根"集邮者,没有突出的成绩,与他们的距离实在很大,而且,可说的内容不多。但盛情难却,便从一  相似文献   

6.
王耕 《收藏界》2013,(4):76-80
看央视《探索·发现》栏目的纪录片《爨碑惊奇录》,让人惊奇地发现,节目编创人员对楷书演化观之解释,确实令人感觉到"惊奇",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看上去确实有些离谱。片中说:《爨宝子碑》是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是隶书向楷书过渡  相似文献   

7.
球迷信箱     
《当代体育》2011,(18):109
安徽王正阳《当代体育·扣篮》是我所知道的篮球杂志中最好的,但惟一美中不足的是篮球教学内容太少,希望能多加一些篮球教学的内容。回答:您算问对了,问的恰到好处,《当代体育·扣篮》将在5月上也就是第795期开始增加篮球教学栏目,原两个版面内容提升到四个版面内容,其中包括了两个版面的《篮球教室》将全面解读巨星杀招,与两个版面  相似文献   

8.
有的人喜欢张扬,有的人更愿意低调处世,网上流传着一句很雷人的低调宣言"我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很低调"。夏明鉴是一个连调儿都没有的人。本刊请他做客《九问》栏目,他推了半年才答应,再次打电话约请采访他,  相似文献   

9.
球迷信箱     
《当代体育》2011,(9):109-109
安徽 王正阳《当代体育·扣篮》是我所知道的篮球杂志中最好的,但惟一美中不足的是篮球教学内容太少,希望能多加一些篮球教学的内容。回答:您算问对了,问的恰到好处,《当代体育·扣篮》将在5月上也就是第795期开始增加篮球教学栏目,原两个版面内容提升到四个版面内容,其中包括了两个版面的《篮球教室》将全面解读巨星杀招  相似文献   

10.
    
"邮海无涯乐作舟"是"集邮九问"本期嘉宾赖景耀先生的集邮感悟。赖先生此语,套用古话,反用其意,以达观之心态,述集邮之情趣,表集邮之心态,确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其实,苦乐相伴,共生共行,无苦无乐,无乐无苦。一位教育界友人曾有佳句:"书山有路勤思为径,学海无涯苦乐作舟",与赖先生心有灵犀。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7,(11)
正假如要在千姿百态的中国瓷器中选出一种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经典盛行且精致美观的器型,或许很多人都会与笔者一样,选择梅瓶。古玩收藏界有一句行话,叫"卧器不如坐器,坐器不如立器",而在所有立器中,又以梅瓶为至尊。梅瓶,顾名思义,是用来插梅花的瓶子,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诞生于唐代,宋代以后盛行开来。梅瓶的样式形制,每个时代略微有所差别,但通常是小口唇沿,短颈丰肩,上腹浑圆,下腹内敛,底部圈足。民国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里对梅瓶的概念进行了近乎完美的阐释:"梅瓶口细而颈  相似文献   

12.
不可居无竹     
宋笑三 《收藏》2013,(8):122-125
宋代诗人苏轼在一首名为《于潜僧绿筠轩》的诗中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东坡居士嗜好口腹之欲早已尽人皆知,而他对"居中竹"的偏爱居然能胜过盘中餐,实在让人绝倒。其实,中国人对幽幽绿竹的情愫古已有之,《诗经》有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将"绿竹"与"君子"比兴,其味隽永,婉转悠长。而据《太平御览》记载,晋代大书法家王子猷曾"暂寄人空宅住,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啸咏良外,直指竹日:何可一日无此君"——这便是"不可居无竹"的来历。竹子原产于亚洲,不论中国、日本还是东南亚,对它都给予了不加掩饰的喜爱。中国文化里,竹子被视为"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风雪、随处而安、怡然自得",进  相似文献   

13.
悦剑 《健身科学》2013,(4):37-37
◎命名:很多人大概都不知道头维是个什么东西,其实它就是古人戴在头上的一种头巾。苏东坡的《念奴娇》中有一个词叫"羽扇纶巾",就是用来形容周瑜的飒爽英姿的。"羽扇"是指他手中的扇子",纶巾"就是他头上戴的头巾。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周瑜的头巾戴的歪歪扭扭的话,还能给人一种镇定自若的首领气度吗?好了,  相似文献   

14.
    
初识周良先生是在《集邮博览》杂志社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据介绍他对极地集邮研究颇深,造诣很高,且是从测绘行业的一个司局级位置上退下来的老领导。一见面,果然是高大宽厚、儒雅长者。作为本期"九问"嘉宾,他的一句话让人为之动容,"我永远怀念她",怀念他的妻子、他集邮活动的第一伴侣——吕明琏女士,相濡以沫之情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5.
梅瓶最早出现在宋代,是一种储酒、储水的用具。"梅瓶"这一称谓,直到清末《陶雅》一书中才出现。关于它的得名《饮流斋说瓷》中解释为:"梅瓶,口小而颈短,肩极宽博,  相似文献   

16.
《新体育》2000,(3)
集刊花,幸运抽奖 天津读者崔玉兰问:很想知道2000年《新体育》杂志推出的集刊花及抽奖活动的具体方法。 春雪答:新千年我刊推出了“千禧手牵手”、“集攒刊花,幸运抽奖”新版推出活动,具体活动方案请参阅2000年第2期《新体育》杂志。千万莫失良机,幸运在期待着每一位真诚的朋友,祝大家龙年好运!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6,(19)
正谈起"擦擦",有很多人会问,什么是擦擦?简单说,擦擦(tsha-tsha)是藏语的音译,专指按印或脱模制作的小型泥造像和小塔,也有少数是藏文或梵文经咒。据意大利藏学家图齐(G·Tucci)研究,tsha-tsha一词源自梵文的sa-chaya,有"真相"或"复制"的意思。作为名词最早见诸汉文史籍是在《元史·释老传》中:"又有作擦擦者,以  相似文献   

18.
王厚邦 《集邮博览》2012,(11):14-17
《集邮博览》2011年第5期,刊登了黄鼎峙先生的"九问"。笔者对"九问"一文进行了认真阅读。其中第7问:"留下一个疑问,寻找一个邮局?"引起了我的关注和兴趣。"1996年在编《北京邮政日戳图谱》时,其中的16支局在朝阳门外神路街,开业时间是1953年,名为朝阳门外支局。而我有两枚邮戳,时间是‘一九五一年三月廿  相似文献   

19.
汪俊 《网球天地》2008,(3):112-113
2007年第10期开始,本刊与"Tennis123"推出新栏目"123教学",从教学方法、技术剖析、比赛开展等入手,帮助业余球友解决入门难和晋级难的困惑。随我们一路走下来,一定会发现自己球技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汪俊 《网球天地》2008,(8):100-101
2007年第10期开始,本刊与"Tennis123"推出新栏目"123教学",从教学方法、技术剖析、比赛开展等入手,帮助业余球友解决入门难和晋级难的困惑。随我们一路走下来,一定会发现自己球技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