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风尚     
《收藏》2019,(1)
正平民情怀:平山郁夫藏丝路文物展2018年11月27日至2019年2月14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平山郁夫(1930~2009年)是日本当代大师级画家,以佛教题材绘画在日本画坛独树一帜。他长期致力于协助敦煌文物的保护,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受到中国政府表彰。此次展览展出了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收藏的200件(套)藏品和1件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讲述了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8世纪之间,古代丝绸之路上各文明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2.
李锐 《收藏》2016,(1):124-131
由鄂尔多斯博物馆和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八百年不熄的神灯——祭祀成吉思汗的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文化"展览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成功举办,实现了草原文化与农耕文明在三秦大地上的一次碰撞与交融,为两地观众搭建了一个相互了解和交流的平台,对弘扬华夏文明,传承民族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栾晔 《收藏》2020,(1):140-153,140
首都博物馆曾展出来自沈阳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精品文物"清代宫廷生活展"。展览由华服有章、宫壶春色、擒藻抒华、阊阖瑞景等单元组成。上展的文物数量近140件/套,讲述了清代皇室宫廷生活中的礼制与意趣,并向观众展示了北京故宫之外的清代皇家历史文化和文物精粹。展览通过文字与图片将文物与历史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宫廷生活与盛京皇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收藏》2008,(8):39-39
本刊消息:于4月底至7月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的“陕西古代体育娱乐文物展”,汇集了西安、宝鸡、咸阳等8个市27家文博单位的520件反映陕西古代体育娱乐内容的精美文物,其中投姿百戏俑、六博棋盘、马球俑等许多参展文物属首次公开对外展出。展览分八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奔马竞逐,弋射禽兽,即骑射活动,主要展品有秦射猎纹画像砖、汉骑猎纹画像石、唐骑马待猎俑等。第二单元是角抵对剑,缘竿扛鼎;即百戏竞技活动,代表文物包括秦百戏俑、唐杂技俑、  相似文献   

5.
《收藏》2020,(3)
正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3月29日南京博物院此次由南京博物院与河北博物院联手打造的反映汉代诸侯王文化礼仪生活的展览,分为"诸侯王权""王室仪轨""事死如生""永生之梦"四个部分,将兄弟王两座陵墓中考古发掘的250件/套精品文物融合在主题中穿插展示,珍贵文物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
《收藏》2020,(3):173-173
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3月29日南京博物院此次由南京博物院与河北博物院联手打造的反映汉代诸侯王文化礼仪生活的展览,分为"诸侯王权""王室仪轨""事死如生""永生之梦"四个部分,将兄弟王两座陵墓中考古发掘的250件/套精品文物融合在主题中穿插展示,珍贵文物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9,(2)
正2018年12月26日至2019年1月26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由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文物局主办,以加强和改进文物安全工作、强力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为主线,由"文物屡蒙殇""向文物犯罪亮剑""警钟长鸣、共筑钢铁长城"三大部分组成,以14个重点文物犯罪案例贯穿其中,精选750余件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青铜器、玉器、金银器、瓷器等珍贵文物,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全国范围打击防范文物犯罪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8,(5)
正为庆祝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迎接中国文化遗产日,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促进各种文明互容、互鉴、互通,推进非国有博物馆之间交流合作,以"传承丝绸之路文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彩耀丝路——唐三彩耀州瓷佛造像精品巡展"拉开帷幕。丝绸之路的开通,促使中国的丝绸、瓷器等顺畅西行,西域的佛教得以东传。丝绸之路上遗存的佛造像、唐三彩、耀州瓷等文物,是丝绸之路重要的历史见证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  相似文献   

9.
董远成 《收藏》2020,(3):70-79
"千年梦华——中国历代枕文物特展"由长沙博物馆和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联合承办,自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3月29日在长沙博物馆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展览展出了127件南越王博物馆珍藏枕文物及5件长沙博物馆藏长沙窑瓷枕,时间跨越了西汉到现当代各个阶段,颇具时代意义和代表性。展览以瓷枕为主体,将枕的历史、形制、装饰和技艺向观众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7,(12)
正近年来,随着收藏热兴起,作为新兴投资热点以及文物研究的门类,银锭收藏逐渐走入藏家视野。关于钱币的专业展览,包括银锭展,国内外已屡见不鲜,但利用银锭展览为陕西地方银锭做专门研究、梳理,尚无先例。2017年9月27日,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艺术交流中心主办,西安欧凯罗古玩城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一届陕西丝路之源文化艺术品交流会",在西安欧凯罗曲江国际古玩城隆  相似文献   

11.
唐贞全 《收藏》2014,(1):124-131
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于2013年3月28日隆重推出了"中部非洲传统兵器展",展出了360余件源自加蓬、刚果、南苏丹、中非、安哥拉、赞比亚、乌千达、卢旺达、布隆迪、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等国的传统兵器,为增进我们对非洲的了解和研究推开了一扇窗。本次展览是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引进的首个以非洲传统兵器为主题的特展,也是历届特展中展出文物最多的一次,展品之精,数量之多,实属难得一见。展览分为"走进非洲""中非十八  相似文献   

12.
耕生 《收藏》2008,(7):60-62
2008年3月26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列入陕西“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的新陈列向公众免费开放,推出了大量陕西新出土文物精品,陶瓷界瞩目的北宋蓝田吕氏家族墓追缴珍贵文物也部分予以展出(图1)。  相似文献   

13.
展讯     
《收藏》2013,(5):154-155
台北故宫博物院五大展览展出时间:2012年12月~2013年3月展出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学术性:艺术性:观赏性:从2012年年底起,台北故宫博物院便精彩展览云集,除2012年12月1日开展的"金成旭映—清雍正珐琅彩瓷特展"外,2013年1月1日起,"笔端万象——祝允明书法特展""巨幅名画""铺殿花之美——宋赵昌岁朝图""造型与美感——中国绘画选粹展"同时开幕,并持续至3月25日,为观者呈现一场艺术与美的贺岁盛宴。  相似文献   

14.
正故宫博物院庋藏"四王"书画达800余件(套)之多,其中一级文物就达104件(套),为海内外博物馆收藏之最。2018年9月12日至10月30日,故宫博物院在文华殿展厅(含东、西配殿)隆重推出"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绘画特展",展出文物100余件(套),其中部分作品为首次展出。此外,本次展览还展出部分"四王"尺牍,均为首次与观众见面,从尺牍内容中可见"四王"真实的生活状况。展览分为三个单元:师古为宗、融古出新、霑溉后学,分别集中展示"四王"绘画的渊源、重要作品和影响。本文围绕此次展览的相关作品,对"四王"绘  相似文献   

15.
张懋镕 《收藏》2001,(10):46-46
2001年6月,规模宏大、光彩四射的“陕西省新发现文物精品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对外开放,展示了10年来作为文物大省的陕西新出土文物的风采。其中有一件名为凤鸟衔环铜熏炉的战国青铜器颇引人注目,其造型世所罕见(见封面)。  相似文献   

16.
展讯     
《收藏》2012,(12):16-17
时空穿越——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精品展2012年4月18日,"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精品展"在北京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展出104套(107件)展品,由"闪石为主,兼及其他"、"仿生突出,动物崇拜"、"几何造型,抽象莫测"、"玉以通神,器以载礼""玉器传统,继承创新"等六个部分组成,较为全面地展示了红山文化玉器独特的文化内涵。本展览包括迄今所能见到的玉人、  相似文献   

17.
展讯     
《收藏》2018,(2)
正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3月4日上海博物馆本次展览由上海博物馆与山西博物院共同举办,遴选山西博物院珍藏的北朝和宋金元这两个时期的12组89件墓葬壁画作品,展品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展出。展览分为"天似穹庐""人亦黄土"两部分,彰显北朝与宋金元这  相似文献   

18.
赏心雅廊     
《收藏界》2007,(2)
权威专家鉴评北京古玩书画城赏心雅廊——中国文物鉴定专家会客室,是首都四大文物鉴定中心之一。经营范围包括文物鉴定、评估、咨询,组织专业性鉴评研讨会、文物交流活动,承办文物展览、电脑图文设计出版及技术培训等项业务。本中心聘请有一批资深的、著名的教授级专家,他们来自京、津、沪、晋、豫、陕等地一线文物考古博物馆部门,学识渊博,经验丰富,鉴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6,(9)
正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大河上下——黄河流域史前陶器展"在山东博物馆隆重开展。该展览由山东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主办,同时协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占研究所、青海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博物馆等单位共同举办。展览分生活序曲、艺术绝响、文明华章、制作工艺四部分,展出各类陶器精品186件(组),其中山东省外文物精品多达126件(组),仅博物馆藏品中一级品就达60余件。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6,(11)
正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巩义市政府四家联合主办,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河南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的"昔年茶事一—河南巩义新出唐代茶器"展,2016年4月29日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开展。展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展出2015年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天玺尚城项目区发掘清理的三座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墓(编号:M234、M235、M226),三墓各随葬有一套三彩或单彩以及瓷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