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收藏》2016,(9)
正"万峰深处,忆生平朝市,往来诗侣。"这是吴湖帆《念奴娇》中的第一句。仅仅13字,一个世家子形象跃然纸上。所以,郑逸梅称吴湖帆有"宛洛少年"之风。宛洛,今河南南阳、洛阳的简称。东汉时,洛阳为政治首都,南阳为经济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是文化首都。王逸《荔枝赋》中的名句便是"宛洛少年,邯郸游士"。其实,所谓的"宛洛少年",除了见多识广外,还有意气风发的意味。吴湖帆(1894~1968年)所见之广'之高、之深,俱皆超越了他同时代的许多人。唯其如此,吴湖帆的身边,自古及  相似文献   

2.
仲威 《收藏》2016,(5):22-29
吴湖帆出身不凡,其祖父是吴大潋,外公是沈树镛,岳伯父是潘祖荫,他是一位真正的贵族子弟,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巍是其垂的“官三代”。今天我们回看吴湖帆的文物收藏,那是几大家族、几代人财力、智力的结晶。  相似文献   

3.
张渝 《收藏》2016,(5):16-21
“万峰深处,忆生平朝市,往来诗侣。”这是吴湖帆《念奴娇》中的第一句。仅仅13字,一个世家子形象跃然纸上。所以,郑逸梅称吴湖帆有“宛洛少年”之风。  相似文献   

4.
吴湖帆     
魏华 《收藏界》2011,(4):142-142
吴湖帆是现代绘画大师,著名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早年与溥儒被称为"南吴北溥",后与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在画坛有"三吴一冯"之称。吴湖帆集书画、鉴赏、收藏于一身,其成就是多方面的。在书画创作方面,吴湖帆与其他画家诸如张大千等一道构筑了20世纪中国画坛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正刻铜文房是刻有文字或图案的一系列铜质文房器物的总称。以刀錾施于铜器,青铜器时代即已有之,及至明清两代,錾刻脱胎变革成为一种刻铜艺术并达到了顶峰。尤其晚清、民国时期的刻铜文房艺术,无疑是中国刻铜艺术和文房藏苑中的翘楚。随着社会发展,书写工具的改变,刻铜文房已成为"中国最后的文玩""最后的文房贵族"。  相似文献   

6.
朱浩云 《收藏》2013,(11):20-25
20世纪的中国书画收藏家中,庞元济、张伯驹、张大千、吴湖帆、张葱玉、王己迁无疑是杰出代表,堪称"20世纪中国字画收藏六大家"。审视、梳理这六位杰出的字画收藏大家,可以发现他们的成功之道有不少相同的地方,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7.
姚菊卿 《武当》2013,(6):22-22
习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太极含阴阳动静之机,包含了天地万物变化、发展与对立统一,故日"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在人体结构中,既有主次之分,又有相互联系,腰与四肢就是如此。太极拳尤为重视腰劲。拳论云:"腰为主宰"、"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等等。一、腰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上清     
紫砂始于宋,兴于明,风雨沧桑,尔来八百年。紫砂陶刻源于落款,是陶器最基本的装饰手法。当今宜兴,从事紫砂陶刻者不少,庸手居多,高手无几。陶刻之道,非是简单的持刀刻画,所谓"功夫在诗外",表现的是艺人综合的艺术修养,字壶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匠人之作,或循规蹈矩,或嚣张跋扈,全然不顾作品的整体精神,俗不可忍。不知诗词曲赋之美,尽在言简意赅之中也。  相似文献   

9.
在我的垂钓经历中,有几次是偶然碰见一片坑塘,询问"知情人"都说此地根本无色,经过观察判断,自己硬是坐了下来,悠然抛钩引线,竟屡有收获。我给这情形起了个名字--钓"无鱼"之鱼。钓"无鱼"之鱼实在是一件乐事,是垂钓中最惬意、最令人陶醉、最值得回味的情形之一。漂儿颤动,乐;鱼儿上钩,乐;碰到大鱼或鱼儿挺多,更是大乐特乐。其乐无穷,概括有三:一是清静独享之乐。由于无人为伍,又有众口一词无鱼的佐证,抛钩之时心中陡然升起一种第一个吃螃蟹的壮烈感;等待时,轻风习习,碧水涟涟,鸟虫低吟,仿佛所有的景致都属于我自己,一种…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6,(9)
正回顾近现代中国画的存续与发展,上海是不可绕过,甚至堪称首善的地区。清末,吴缶翁诗书画印四绝艺坛,领袖群伦,独擎海派大旗。1927年,缶翁仙逝。三吴一冯(吴湖帆、吴待秋、吴秋源、冯超然)继起海上,画艺、学养享誉海内。20世纪40至70年代,民族命途多舛,三吴一冯渐次凋零,吴待秋、吴华源、冯超然变得少有人知,唯有吴湖帆因为书画精绝、鉴别高超、收藏巨富,成为海上乃至整个艺坛不朽的传奇。2015年12月10日至今年3月13日,上海博物馆出本馆吴湖帆旧藏古书画文物97组(113件)举办"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又唤起了人们对这位20世纪艺术大师、收藏巨擘的回  相似文献   

11.
朱浩云 《收藏》2014,(19):40-49
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不断繁荣,大名家收藏的古书画受到了海内外各路藏家的青睐和追捧,价格扶摇直上,迭创天价其中吴湖帆(1894~1968年)的古书画藏品就是典型的事例。吴湖帆藏品的市场表现近几年,吴湖帆古书画藏品或是由吴湖帆题跋、题签的古字画均很受海内外藏家的欢迎。特别是步入21世纪后,吴湖帆的藏品只要在海内外市场亮相,必会引发各路大藏家和机构的青睐和追捧。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6,(3)
正(《汉校官碑》又称《潘乾碑》《漂阳长潘乾碑》等,是东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江苏溧阳(今属常州)县民、属吏为其官长潘乾所刻的颂碑。汉制县置令、长,万户以上为令,不及万户者为长。汉时溧阳为稍小之县故称长。旧时一县之长不仅要掌管行政、人事、农商,也要管教育,此碑虽是为称颂县长潘乾所立,但树碑之地在官办的学校,故额题"校官之碑"。有人考"校官"为"掌管学校之官",亦有称是"官办学校""官校"的倒称,总之,各有所据。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2,(01X):52-52
【正】"2011年12月16日,朵云轩2011秋拍以55912.08万元总成交额稳健收"官。其中海上大家吴湖帆1939年所作之青绿山水精品《春云烟柳》在1400余件书画拍品中拔得头筹,以2530万元易主。  相似文献   

14.
雁荡山分北、中、南3座,以位于浙江乐清东北部的北雁荡山规模最大,景点最多,名气最响,人们通常所说的"雁荡山"就指这座,简称"雁荡"或"雁山",1982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还是我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预备项目之一。北雁荡山景区总面积450万平方公里,万山重叠,群峰争雄,悬嶂蔽日,飞瀑凌空,向有"寰中绝胜"之誉,位列我国十大名山之  相似文献   

15.
陈根远 《收藏》2014,(21):107-110
清代考据学家丁溶有言:“字皆石经之字,句皆石经之句,读经而不读石经,饮水而忘其源。”(丁溶:《唐石经校文序》)这其中的“石经”指的是唐石经,即《开成石经》。《开成石经》始刻于文宗太和七年(834年),开成二年(837年)完成。依次计有《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等12种儒家经书,另有《五经文字》《九经字样》附于《春秋左传》之末。共刻114块碑石,每石两面刻,每碑上下分为8段,每段中每行刻10字,共刻经文650252字。碑石高约216厘米,面宽93厘米。下设方座,中插经碑。原碑立于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内,宋时移至府学北墉,即今西安碑林。是中国古代保存最早、最完好的儒家刻经,堪称中华文化的原典。  相似文献   

16.
朱浩云 《收藏》2014,(10):40-49
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不断繁荣,大名家收藏的古书画受到了海内外各路藏家的青睐和追捧,价格扶摇直上,迭创天价其中吴湖帆(1894~1968年)的古书画藏品就是典型的事例。吴湖帆藏品的市场表现近几年,吴湖帆古书画藏品或是由吴湖帆题跋、题签的古字画均很受海内外藏家的欢迎。特别是步入21世纪后,吴湖帆的藏品只要在海内外市场亮相,必会引发各路大藏家和机构的青睐和追捧。  相似文献   

17.
朱浩云 《收藏》2013,(13):16-23
细细品味20世纪中国书画收藏六大家庞元济、张伯驹、张大千、吴湖帆、张葱玉、王己迁的成功之道,恐怕喜好书画是前提,雄厚财力是基础,动荡乱世是机遇,敏锐眼光是关键,买卖魄力是风范,藏品捐献是境界。珍藏名迹雄视当代六大家个个都藏有中国书画史上的经典杰作。庞元济的藏画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早年吃进清末海上著名的报人兼书法家、收藏家狄平子的藏画。狄氏所藏书画,除了清代的"四王"、吴、恽外,还收藏了一些  相似文献   

18.
文房之器刻铜墨盒,自清同光年间万丰斋陈寅生开先河在素面铜墨盒上镌刻书画后,小巧墨盒,盈寸天地,成为了画坛大师们展示艺术的平台,提供画稿的渠道。民国期间,北京琉璃厂计有墨盒铺18家,其中以刻铜圣手张樾臣开设的同古堂最为盛名。据了解为张樾臣提供画稿的有张大千、齐白石、陈师曾、姚茫父、吴湖帆、陈半丁、王寿彭、陆润庠、王雪涛等著名画家。由于众多画坛大师的加入和参与,使书画与镌刻俱佳的铜墨盒,犹如宠珍,身价倍增,成了当时达官贵人、文人雅士追捧和寻觅的对象。如鲁迅、周作人兄弟等文化名人经常到琉璃厂去淘购刻铜墨盒,或自用,或送人,在当时堪称一道人文风景线。图中是笔者收藏的,均由大名头画家提供画稿,同古堂张樾臣亲自镌刻的三方小巧墨盒,现与诸君共赏。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7,(6)
正清末以来扬州流行的象牙浅刻艺术如同扬州的园林山水一样,巧妙融合了南北两派的豪迈与婉约。诗书画印的精髓都浓缩在方寸牙板之上,行刀如运笔,不同于京、广牙雕的复杂烦琐,扬州牙刻最可贵的是于细微之中所蕴含的那一股水灵清润的文人气。什么是象牙浅刻象牙软硬适中,质地细腻,自古就是珍贵的雕刻材料。旧时文人喜用象牙精雕细刻,制成笔筒、扇骨、吊坠、印  相似文献   

20.
朱浩云 《收藏》2009,(11):168-171
20世纪前半叶,上海不仅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也是收藏界的一个重镇,素有“收藏半壁江山”之美誉。那时,上海民间收藏热闹非凡,古玩交易活跃,著名的上海五马路(今广东路)古玩街与北京琉璃厂形成一南一北古玩市场,交相辉映,并吸引了全国各地许多著名收藏家、古玩商,如书画收藏家庞莱臣、张大千、吴湖帆、张葱玉、王己千,瓷器收藏家胡惠春、陈萍、顾恺时、顾丽江,青铜器收藏家潘达于、李荫轩,碑帖收藏家叶恭绰,图章收藏家华笃安,版本收藏家潘景郑,藏书家翁万戈,钱币收藏家施嘉斡、马定祥,古玩商孙伯渊、钱镜塘、刘晦之、张仲英等。他们中有的文物藏品足可与博物馆分庭抗礼。此外,以卢芹斋、吴启周、周湘云、程霖生、刘靖基、马任全、谭敬为代表的一批实业家、企业家、银行家也涉足各类高端的收藏,为上海民间收藏的活跃和发展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