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小帆 《收藏》2016,(11):89-93
古代女性的梳妆文化 我国古代梳妆文化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出现,浙江嘉兴盛家墩遗址出土有骨梳,海盐周家浜M30出土有玉背象牙梳。除夏商周时期的牙梳、骨梳外,还发现有玉梳、铜梳、木梳等。而汉代则是我国女性梳妆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漆奁盒就是西汉女性梳妆文化的载体和见证。  相似文献   

2.
杨玉彬 《收藏界》2012,(12):47-49
汉代玉璜的形制、纹饰与雕琢工艺技法,直接从战国同类器中沿袭、衍变而出,两者前承后续关系明晰而共性颇多,因故研究者论及古代玉璜发展演变史多将其归入一个大类并说。汉代玉璜的特征及其兴衰演变轨迹,可大致分为早、中、晚三期叙述。西汉早期的玉璜,出土数量多、形制庞杂、制作精细,与战国中晚期玉璜的  相似文献   

3.
杜文 《收藏》2022,(11):27-37+26
我国南北方均出土一类施釉部位在最大腹径以上的汉代原始青瓷(或称早期青瓷),其定性一度有“釉陶”和“原始青瓷”两说,断代则西汉、东汉均有。近年陕西考古出土中多次出土西汉草木灰釉青瓷,尤其是西安凤栖塬张安世家族墓、西安南郊曲江空军印刷厂基建工地西汉成帝建始三年墓等西汉纪年或明确的西汉时期墓葬出土的这类瓷器,反映出这种汉代原始青瓷的烧造时代主要为西汉,但同时也提出疑问,那就是此类内部带有落灰痕迹的原始青瓷究竟是如何施釉的。  相似文献   

4.
《收藏》2020,(4)
正导语:我国南北方均出土一类施釉部位在最大腹径以上的汉代原始青瓷(或称早期青瓷),其定性一度有"釉陶"和"原始青瓷"两说,断代则西汉、东汉均有。近年陕西考古出土中多次出土西汉草木灰釉青瓷,尤其是西安凤栖源张安世家族墓、西安南郊曲江空军印刷厂基建工地西汉成帝建始三年墓等西汉纪年或明确的西汉时期墓葬出土的这类瓷器,反映出这种汉代原始青瓷的烧造时代主要为西汉,但同时也提出疑问,那就是此类内部带有落灰痕迹的原始青瓷究竟是如何施釉的。  相似文献   

5.
肖华 《收藏》2007,(3):106-107
西汉南越王墓是中国华南地区已知的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的一座汉代彩绘石室墓,墓中出土有1000多件文物,有陶、铜、铁、玉、石、金、银、玻璃、玛瑙、水晶、漆木、丝织以及象牙和药物等,  相似文献   

6.
李永乐 《收藏》2010,(2):107-109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在汉代有重要的地位。两汉400余年间,此地先后被封为楚国、彭城国和下邳国等。西汉时期,徐州一带的诸侯王、列侯以及文武重臣、贵族豪绅等甚多。汉代重厚葬,玉类器物备受宠爱。徐州西汉墓葬出土的玉器有10余种,敛葬玉器是其大宗,有玉衣、枕、面罩、握、琀等等。玉枕是众多敛葬玉器中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不仅发现数量多,而且材质、设计、制作等都堪称一流。  相似文献   

7.
特94邮票主图为2件战国时期的漆器。左为漆樽,无盖,器身为高圆筒形,盛酒器。票名却印成“漆奁”,有误。长沙众多楚墓中出土的妇女梳妆用的漆奁共14件,有盖,器身为扁矮的圆盒状,高8—10厘米,直径20-34厘米。在长沙18座楚墓中共出土23件漆樽,完整的仅5件,分为三种式样,一式1件,二、三式各2件,器高都大于直径。邮票画面为—式漆樽,卷木胎制成,直腹,平底。  相似文献   

8.
尹钊  李颖  张继超 《收藏》2012,(13):82-87
汉代人们的灵魂升天观念浓重,并认为龙可以带着亡人的灵魂升入天庭,因而在很多汉代墓葬中常常出土有大量的龙形或雕饰有龙纹的玉器。现将徐州西汉楚王陵中出土的这类玉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孔网小编 《收藏》2012,(7):82-87
汉代人们的灵魂升天观念浓重,并认为龙可以带着亡人的灵魂升入天扈因而在很多汉代墓葬中常常出土有大量的龙形或雕饰有龙纹的玉器。现将徐州西汉楚王陵中出土的这类玉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杨玉彬 《收藏界》2013,(1):30-32
(接上期)西汉中期玉璜西汉中期玉璜不仅数量众多,流播地域亦十分广泛,表明此期已经步入汉代玉璜制作与使用的繁盛阶段,同时玉璜的形制、纹饰较西汉早期亦发生了显著变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西汉中期,早期流传下来的双首合体龙形玉璜仍继续流行。江苏徐州铜山县小龟山汉墓出土的双首合体龙形璜(图12),体扁平弧形,两端龙首末端平齐,龙嘴微张,舌内卷,上、下吻宽度相同,杏仁眼,眼睑向左右两侧外出细阴线眼尾纹,耳后竖,耳下部雕琢一束细阴刻绞丝弦纹鬃毛,龙身雕琢精整疏朗的谷纹,外有凸弦纹边阑。本式璜标本还见于河北定县八  相似文献   

11.
西汉帝陵汉阳陵陪葬墓出土玉器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阳陵考古队在对西汉帝陵汉阳陵的陪葬墓发掘中,在一些被盗严重的西汉墓葬中发掘出一些玉器,其中玉剑格、玉璏、玉蝉、玉塞最具特点,且最为精美。汉代人对玉石温润的内质和悦目的外观有深刻的认识,以此体现拥有者的身份和地位,表现人的品德,社会形成用玉热潮。丧葬用玉最为发达,也是中国玉器神异化的巅蜂时期。  相似文献   

12.
刘云辉 《收藏》2010,(6):103-114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玉器的发达时期。同先秦时期相比,传统礼玉在汉代已人为简化,但装饰用玉却出现了不少新品种,玉质容器明显增多,特别是葬玉中新出现的玉衣、玉枕、镶丘漆棺,其用玉数量之多是相当惊人的。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人的足迹已至中亚和西亚,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丝绸之路的畅通,使新疆和田玉输入中原的数量较前大为增加,而汉代玉器中狮形带翼玉辟邪的造型,则是明显受到了西亚等地外求文化的影响。作为陈设之用的汉代圆雕玉器,更是率先以纯艺术的面貌出现。另外,汉代由于使用了钢铁制造的琢玉工具,使玉器工艺的雕琢水平有了空前提高。正因如此,汉代成为中国古代玉雕史上继战国之后又一个繁荣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陈亮 《收藏》2006,(4):86-87
辟邪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其形象似师如虎,身有双翼,头生两角,凶猛威严,传说具有祛禳除恶的功能。类似神兽始见于周代青铜器上,汉代以后较为流行。1978年宝鸡市北郊一东汉墓葬出土一件玉辟邪,1996年被全国馆藏文物鉴定专家组定为国宝,为汉代玉器珍品,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相似文献   

14.
<正> 汉代画象石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众多未曾留下姓名的雕刻家在石块上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东汉画象石刻在西汉画象石基础上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面貌和文化成就,是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艺术和体育遗产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画像石石刻始于西汉晚期,东汉为鼎盛阶段。汉代京师贵戚、官宦豪强盛行厚葬,砌墓雕石成时尚。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各地已发掘出土大量汉代画像石。这些汉画像石不仅题材丰富多样,内容广博深厚,展现出汉代社会生产、生活、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的情况,是当时人们思想观念、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而且就其艺术成就而言,也当在世界  相似文献   

16.
弹棋是古代一种体育游戏,它的起源还和古代足球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创始于西汉,盛行于隋唐,而灭绝于两宋,流行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能反映汉唐时代文化的风貌。 弹棋创始的时间是在汉代,但却有三种不同的创始说法。  相似文献   

17.
从南阳出土的画像石看汉代军事体育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是我国汉代画像石刻出土较为集中的地区.画像石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其中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当时的军事、体育方面的内容,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汉代军事体育活动的大概情况,从一个侧面对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的军事体育活动提供一些佐证,同时,它也是我们了解研究中国古代军事体育活动发展历史的宝贵资料.我国军事体育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古代军事体育活动的特征,分析古代军事体育活动发展的时代背景,对于现代军事体育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运动的研究都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滇”是西汉和西汉以前分布在云南滇池地区的一个部落的名称。“滇”人分布的中心在晋宁一带。根据石寨山和江川李家山两地出土的大量制作精美的青铜器上所包含丰富的文化信息,为了解和研究云南古代少数民族体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本文将主要依其研究成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王蔚波 《收藏》2007,(12):85-89
汉代陶猪圈的建筑雕塑艺术形式多样,造型千姿百态,反映了汉代文明的一个侧面。中国古代猪的雕塑艺术可以追溯到距今七八千年以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的两件陶塑猪首,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时代较早的猪塑艺术品。当时畜牧业和制陶业兴起,猪被驯化饲养,而且还被制成陶塑加以表现。此后各时期猪的雕塑造型多有发现,考古资料表明,作为随葬明器的陶猪圈建筑模型的大量出现是在汉代以后。汉代政治稳定,农业发展,使得一般地主官僚过着“谷物满仓,牛羊成群”的安乐生活。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足球的起源,我国史籍说起于黄帝,但并无具体记载。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书《黄帝四经)中,有一条有关足球起源的记载,特录而解读,以备一说;并依据史料,对中国古代足球在山东地区的活动进行综述,认为山东是中国古代早期足球的主要活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