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龚自珍和魏源都是鸦片战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革新家。长期以来,学术界在对龚魏思想的阶级属性、政治经济主张和学术思想等方面的探讨中,往往只注意了二人的相同之处,而忽视了他们的区别,因而更没有涉及造成这些区别的原因,笔者不揣浅陋,对魏源和龚自珍的思想试作比较研究,找出其异同点及产生这些异同点的原因,或许有助于说明他们的阶级属性和各自的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时期的改革派,对内主张整顿吏治,改革弊政;对外提倡学习西方长技,抵抗资本主义侵略,是当时一支颇有贡献的进步力量。在这个派别中,陶澍(1779—1839)和林则徐(1785—1850)是其政治首脑,而提出改革理论并积极出谋划策的则有包世臣(1775—1855)、龚自珍(1792—1841)和魏源(1794—1857),此外还有一大批力主改革的积极分子和实干家。当时的改革成就,都是他们同心协力实行改革的结晶。过去,人们对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著名改革派人物论述较多;而把他们作为一个派别进行分析则不多见,本文拟对改革派作一概括分析,敬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思想,出现于鸦片战争前后,是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剧烈变化的一种现实反映和折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龚自珍、汤鹏、包世臣、林则徐、魏源等.他们的对外贸易观是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他们的对外贸易观,具有利于全面把握其思想内容特质的历史认识意义和立足当前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的现实认识意义.一、龚自珍的对外贸易观龚自珍(1792——1841)是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先驱,作为一个爱国思想家,他在禁  相似文献   

4.
近人对魏源的研究和评论很多,并把他与龚自珍并列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导。魏源的著述面很广,对他的研究也是多方面的,有从他师承公羊学派,而专论其变易思想的;有从他超脱乾嘉讲求经世致用之学而探讨他对晚清学风影响的;有从他的名著《海国图志》论清王朝中先进人物如何开始放眼世界的;也有就其《元史新编》等著作论元史研究及其历史编纂学的见解的;还有从《圣武记》探讨魏源对清史研究的贡献的,等等。但是通过魏源对《明史》  相似文献   

5.
1848年,即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的第六年,丁母忧的原江苏东台县知县魏源访问了澳门、香港。这也是我国近代历史中大陆地方官员首次访问港、澳。①说起魏源(17941857)人们可能还较陌生,而若说起龚自珍(179-1841)人们可能很熟悉,龚自珍以一首《九州生气情风雷》诗而使今日每一位中学生不能忘记这位清代中后期的大文学家、大诗人、大思想家。事实上,魏源与龚自珍是最亲密的朋友,两人之间的友谊几乎就象恩格斯和马克思当年所结下的友谊一样亲密无间,心0相印。魏源比龚自珍小两岁,巧得很,恩格斯(1820-1895)也小马克思(1818-18…  相似文献   

6.
龚自珍、魏源、姚莹等边疆史地学者对传统学术的认识,反映在他们对传统学术的利用和改造上。这是形成他们学术特征的重要来源,其中的经世致用思想又是他们致力于边疆史地研究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魏源的《诗古微》是清代今文学派的一部重要著作。他在前人对于三家诗佚文、遗说的搜辑、考订的基础上,论述了三家诗和《毛诗》的异同,发挥三家诗的微言大义。《诗古微》刊行后,历来为治经学者所重视。尽管由于门户之见,诸家对于《诗古微》的褒贬不一,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他们都认为魏源作《诗古微》是专主《齐》、《鲁》、《韩》三家诗而排斥《毛诗》。例如:梁启超谓魏源“《诗》主《齐》、《鲁》、(韩》”“而排斥毛、郑不遗余力。”(《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刘师培谓“魏源作《诗古微》,斥《毛诗》而宗三家诗”。(《经学教科书》)章太炎谓“魏源作《诗古微》,全主三家”。(《经学略说》)马宗霍谓魏源“说《诗》斥《毛传》,宗三家”。(《中国经学史》)周予同谓魏源“著《诗古微》,攻击《毛传》及大、个《序》,而专主《齐》、《鲁》、《韩》三家”。(《经今古文学》) 笔者近年来对于魏源的生平、思想及《诗古微》作了一些研究,认为上述观点失之偏颇,似乎还有商榷的余地.本文拟初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并祈学者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8.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辞官出京后的诗作。其中不少正面咏佛或引用佛学术语的诗作。从诗中看来 ,龚自珍确实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龚自珍的佛学思想是一种“外佛内儒”的思想。其儒家和佛家思想是交融在一起的。他认为“佛教济世之方”可“与世间法相辅而行” ,佛学可以有助于社会的变革 ,国民道德的改造和革命者无私无畏精神的培养。他在《己亥杂诗》中 ,将早年积极入世的情怀升华到一个更为深沉、廓然的境界 ,从中既可看到儒家超然的宇宙观 ,又可见到儒家奋世救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9.
魏源的《诗古微》是清代今文学派的一部重要著作。他在前人对于三家诗佚文、遗说的搜辑、考订的基础上,论述了三家诗和《毛诗》的异同,发挥三家诗的微言大义。《诗古微》刊行后,历来为治经学者所重视。尽管由于门户之见,诸家对手《诗古微》的褒贬不一,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他们都认为魏源作《诗古微》是专主《齐》、《鲁》、《韩》三家诗而排斥《毛诗》。例如:梁启超谓魏源“《诗》主《齐》、《鲁》、《韩》”“而排斥毛、郑不遗余力。”(《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刘师培谓“魏源作《诗古微》,斥《毛诗》而宗三家诗”。”(《经学教科书》)章太炎谓“魏源作《诗古微》,全主三家”。(《经学略说》)马宗霍谓魏源“说《诗》斥《毛传》,宗三家”。(《中国经学史》)周予同谓魏源“著《诗古微》,攻击《毛传》及大、小《序》,而专主《齐》、《鲁》、《韩》三家”。(《经今古文学》) 笔者近年来对于魏源的生平、思想及《诗古微》作了一些研究,认为上述观点失之偏颇,似乎还有商榷的余地。本文拟初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并祈学者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10.
从《己亥杂诗》看龚自珍的佛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辞官出京后的诗作。其中不少正面咏佛或引用佛学术语的诗作。从诗中看来,龚自珍确实是一个虔读的佛教徒。龚自珍的佛学思想是一种“外佛内儒”的思想。其儒家和佛家思想是交融在一起的。他认为“佛教济世之方、可“与世间法相辅而行”,佛学可以有助于社会的变革,国民道德的改造和革命无私无畏精神的培养。他在《己亥杂诗》中,将早年积极入世的情怀升华到一个更为深沉、廓然的境界,从中既可看到儒家超然的宇宙观,又可见到儒家奋世救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1.
魏源和毛泽东,出生之日相距百年.表面上看,魏源和毛泽东没有什么直接联系,毛泽东对魏源也不像对其同时代的龚自珍、林则徐等人那样有许多的评论和阐释.但是,作为近现代中国历史上一前一后开新生面的著名人物,作为近现代湖湘文化精神最重要的传承和光大者,魏源和毛泽东,又是在思想、道德和人格上渊源极深的爱国主义政治家,可圈可点可链接之处不胜枚举.本文仅从忧患于国、造福于民这一政治品格和本质精神上,对伟大的政治家魏源和毛泽东,加以超时空的链接,揭示他们的共同思想感情和不同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12.
佛教和道教一直以来都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红楼梦》就体现出了佛教的“空无”观念和道教的“崇阴”思想,佛与道建构了《红楼梦》的整个宗教文化。我们通过对《红楼梦》具体情节中所蕴涵的宗教文化的简要分析,揭示出佛、道的对立与统一使小说所表现的宗教思想文化远远超越了其各自所能表达的范畴,也体现了作者最终的宗教导向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3.
1828年魏源已正式涉佛,但作于同期的《武林纪游十首》却体现了诗人两种矛盾的心态,既有佛教的出世,又有儒家的积极入世,魏源甚至把两者当作对立的、矛盾的处世方法。同时也可从中管窥魏源早期涉佛的幽微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14.
左宗棠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他所从事的洋务活动,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一个爱国者的思想风貌,闪烁出爱国主义思想的火花。下面拟就左宗棠办洋务的出发点,略加论述。青年时代的左宗棠很推崇林则徐、龚自珍、魏源、包世臣,深受《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当英国殖民者加快侵略步骤时,左宗棠在他探求《经世致用》之学的同时,又增添了研究外国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又产生巨人的时代。在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变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先知先觉”的进步的志士仁人,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则是其中的代表,而魏源又是他们中间很有特色之一员。作为一位具有敏锐洞察力的思想者,他率先为近代中国指出了一条几乎可以避免近代中国遭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命运的发展方向——“师夷长技以制夷。”。  相似文献   

16.
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博大精深的学者.一生勤于笔耕,编著宏丰.其思想无论在当时还是对后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魏源的研究历来都被史学界所重视,而对其丰富的编辑思想至今尚少有专文论及.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一、明确的编辑目的在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社会动荡时期,魏源作为先进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派,洞察到了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对此,他一方面大声疾呼,要求改革时弊,抵御外侮,振兴国威;另一方面,与林则徐、龚自珍等人一道对长期盛行于封建士大夫之间的那种脱离实际,繁琐空谈的学风进行了有力的抨击,把封建士大夫从沉迷于训诂考据和醉心于功名利禄的歧途上转移到“经世致用”的道路上来.对此,史学家齐思和在《魏源与晚清学风》一文中论说的“默深论学,既以通经致用为主旨,以为学问必施之于政事,然后其用始著.而其致用之目的则在致富强也.”①实质是对魏源一生编辑活动目的的精辟概括.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时期有两个影响很大的思想家,一个是龚自珍,一个是魏源。人们常常龚、魏并称。然而由于魏源多活了十几年,亲自参加了反侵略的鸦片战争,因而他对侵略者的认识,对西方世界的了解,都大大超过了龚自珍。魏源是湖南邵阳人,出身于地主家庭,生于一七九四年,卒于一八五七年。在鸦片战争正式爆发之前,他积极参加了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在鸦片战争中,他又和主战派坚定地站在一起,积极参与了反抗英国侵略者的斗争。在斗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凶  相似文献   

18.
魏源文化思想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两个方面,对魏源的文化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一、旧学根基与魏源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魏源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熏陶、造就出来的中国近代早期的知识分子。他有着深厚的旧学基础。从其问学、治学的道路看,他15岁“始究心阳明之学”,17岁补为廪生,从此便“名闻益广,学徒接踵”。1815年(嘉庆二十年)22岁时入都,得交庞儒硕学,向胡承珙请教汉儒家法,向姚学爽请教宋儒之学,又跟从刘逢禄学习公羊学,并与龚自珍一道切磋古文。学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七节在阐释“新思想的萌发”的原因时提到: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提倡“经世致用”,为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于“经世致用”,许多同学不能正确理解。笔者在此简单分析一下,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浅谈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社会改革措施徐可纯自鸦片战争以来,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下的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从龚自珍、魏源开始一批先进的思想家批判了封建旧制度的种种腐朽、不合理的现象,在主张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同时,又主张吸取西方的文明,他们提出了变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