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儿上学了,学会了写字,学会了读书。她最喜欢的是讲故事,听她那声调,看她那神态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可女儿就是不喜欢学数学,一提到数学她就说头痛。为了激发女儿学数学的兴趣,让女儿爱上数学,我决定从现实生活出发,和她一起“找数学”。  相似文献   

2.
女儿丫丫今年7岁,在子弟学校读一年级。最近,我发现她放学后,总爱噘着小嘴,一声不吭。我问她怎么不开心,女儿说“:同学不喜欢我,怪我总爱到老师那里去告状!”看着女儿很失落的样子,我心里有几分惆怅,担心女儿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更害怕女儿对同学和老师形成抵触情绪。女儿一向聪明、活泼、开朗,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跟同学处不好关系?我问女儿“:你为什么总爱向老师告状?”女儿说:“那不是告状,那是讲真话。”我很纳闷,又问她“:你是怎样跟老师实话实说的?”原来,班上的洋洋值日,没扫地就回家了,女儿就告诉老师。我问女儿“:这本来是洋洋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3.
说话算数     
一次,女儿放学回来跟我说:“妈妈,你能不能帮我做个沙包?”我说:“行啊!”“那你保证。”女儿不放心。“怎么保证?”女儿用她的小指钩起我的小指念道:“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不许骗人。”看着她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就答应了。到了晚上,我找来碎布做沙包。女儿要看动画片。我说:“你得先和  相似文献   

4.
女儿的提醒     
周末带女儿回老家,孩子一直跟着奶奶玩儿的非常开心。晚上,女儿搂着我的脖子悄声问:“爸爸,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我最爱的人是谁吗?”我问她:“是谁啊,是爸爸还是妈妈啊?”没想到女儿摇着头说:“都不是?”“那是谁呀?”我接着问她。她说:“这个人就是我奶奶。”  相似文献   

5.
炫耀     
罗西 《课外阅读》2010,(11):64-64
我女儿三岁时,遇见一个同龄女孩对她肆意显摆。女儿一气之下,也炫耀:“我爸爸会给我买裙子,有好多花的!”对方更胜一筹:“那有什么,我有两个爸爸!”原来,她妈妈是二婚。女儿气得哭着回来……  相似文献   

6.
给四岁的女儿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当我讲到牛郎和他那头老牛相依为命时,女儿眨巴着天真的眼睛问我:“那牛郎是地主了?”我疑惑地看着女儿,严肃地告诉她:“牛郎是一个放牛娃。”女儿更加天真地说,“那爸爸说,太爷爷是地主不才有一头老黄牛吗?”我哑然。同时也对这些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中的爱情故事产生了质疑。  相似文献   

7.
女儿想住宿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那依恋妈妈都出了名的女儿,突然提出想在幼儿园里住宿。这可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自从女儿认人起,她对妈妈的依恋似乎就超出了同龄孩子。“妈妈抱”“妈妈背”“妈妈拿”“妈妈喂”是女儿的口头禅。女儿凡事都要由我来照料,辛辛苦苦熬到她可以入托的年龄。 入托后的女儿变化较大。从她的言行举止中不难发现,老师的话在她幼小的心灵中,一直在起着潜  相似文献   

8.
女儿从一年级读到五年级成绩步步高升,寒假前考试已名列全班前五名。女儿这个丑小鸭渐渐在老师的心目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寒假后开学不久,女儿高兴地对我说:“妈妈,我当上小组长了!”嘿!那股自豪劲就甭提了。看着女儿那得意洋洋的样子,我禁不住提醒女儿:“可别太骄傲了。”一天中午,女儿放学回家,嘟着个小嘴,眼泪汪汪的。我一看不对头,赶紧问她:“乖女儿,怎么了?哪儿不舒服?”谁知不问则可,一问,女儿“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在女儿断断续续的哭诉中,我明白了,原来有同学说女儿偷了她的钱。  相似文献   

9.
真的爱你     
“妈妈,看!”我的女儿达拉喊到,小手指着翱翔在空中的雏鹰。当时我开着车,正想着当天忙碌的日程安排,便随口“嗯”了一声。女儿一脸的失望。“乖乖,怎么啦?”我问道,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没什么,”七岁的女儿答道。那不愉快的一刻很快就过去了。快到家时,我放慢了车速,想找那头白化变种鹿。她通常会在入夜时从那片茂密的树林里跑出来。但这次我们却找不到她的影踪. “小鹿今晚太忙了,”我说。  相似文献   

10.
女儿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完整地目睹了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她让我体会到了生活并非是享受;也是她让我体验到教育的复杂和快乐。给女儿洗头心理巧“按摩”给女儿洗头是有来由的。有一天,女儿跑过来跟我说:“爸爸,我要洗头,同学说考试前洗头能洗去晦气。”听到这里,我并没责怪女儿的荒唐,而是对她说:“那好吧,我来给你洗。”当时我想,如果第二天女儿考砸了,那我就告诉她考试要靠平时的实力,洗头并没有科学依据;要是女儿的考试“出师大捷”,那么,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很好的心理暗示方法呢?1095封家信73条短信女儿留学德国3年…  相似文献   

11.
儿童是大师     
女儿四岁那年,我给她讲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为说明“缸”是什么,一个双休日,我特地带她到一家儿童公园去看一幅由釉面砖拼成的壁画。我对她说:“看人家司马光多聪明!”女儿看了一下突然说:“司马光不是诚实的孩子。”她指着那画说:“缸已经破了,司马光才举起石头,那缸不是他砸破的。”  相似文献   

12.
女儿别害怕     
有一天,2岁的女儿指着墙上的壁挂对我说:“妈妈,宝宝怕。”看着女儿惊恐的小脸,我蹲下来抱住她,微笑着对她说:“那是宝宝家的壁挂,宝宝不用怕啊。”女儿看着我,笑了起来,对我说:“那是壁挂,宝宝不害怕。”又跑开玩去了。我想,平时我总是小心地不在孩子跟前说“害怕”这个词,目的就是不  相似文献   

13.
向女儿认错     
《宁夏教育》2010,(5):78-78
去年,为了让上小学的女儿取得好成绩,我为她买了好几门功课的《三点一测》,让她“加餐”。可女儿不领情,一个学期过去了,她的《三点一测》基本没做。我大发雷霆,女儿很害怕,经常躲着我。她看我时,那惊恐的眼神让我心痛,让我心寒。  相似文献   

14.
千不该万不该,我不该在家里用电话通知一位“社会妈妈”,第二天和我给她联系的三个孤儿见面。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打电话时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被正在看动画片的女儿记在了心里。这不,我刚放下电话,女儿就开腔了:“妈妈,那三个孤儿都没有爸爸妈妈,她们吃什么、穿什么?”五岁的女儿有种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我很耐心地将三个孤儿的大体情况向她“汇报”了,并且告诉她:明天的那个阿姨只能选一个孤儿当她的“女儿”。  相似文献   

15.
沈琴 《班主任》2013,(9):57-57
那天我做晚饭时,女儿站在厨房门口跟我聊天,突然。她指着冰箱上面的熊猫贴画叫起来:“妈妈,快看,好像迈克尔·杰克逊呀!”我回头看了看那贴画——我这个角度只能看到熊猫的侧面。说:“哪像杰克逊?倒像那‘植物大战僵尸’中的僵尸。”听到偶像被贬,女儿有些愤愤不平,她跑到我身边一看,  相似文献   

16.
那天,女儿放学刚进家门就高兴地说:“妈妈,我们今天春游了!”我忙问她:“今天吗?怎么昨天没告诉我,好让我给你准备一些食品?”女儿放下书包说:“老师临时决定的!”“那你们去了什么地方?湖边还是公园?”我问她。“我们没去那些地方!”  相似文献   

17.
我常给4岁的女儿讲故事,读小诗,在外出游玩后鼓励她说点“感想”。渐渐地、我发现我的精力没有白费,女儿常常会以“妈妈”开头,带着孩提的思考同我说话。那童稚的话语宛如一首首小诗,从女儿的心中流出:  相似文献   

18.
笑看嫣然 《家长》2014,(2):65-66
去朋友家串门,没聊上几句,朋友便把我拉到她15岁女儿阳阳的房间,朋友指着那书桌上和书桌靠边的那面墙壁给我看,说:“快看看吧,怎么办啊,小小年纪居然喜欢上明星了。”接着,朋友告诉我,今年是她女儿“初升高”的关键一年,没曾想到,她突然追星了,现在家里到处是这个明星的贴纸,她挎的一小包上的吊坠也是他的头像。  相似文献   

19.
快乐加油站     
驼背一峰母骆驼对另一峰骆驼诉说心中的苦恼:“唉!我真不幸,我那惟一的宝贝女儿竟会有严重的生理缺陷。”“她怎么啦?”“她不驼背!”  相似文献   

20.
前些日子 ,我家安装灯管 ,我那4岁的女儿很好奇 ,形影不离地前后跟着电工转 ,等灯管装完了。我女儿蹬蹬地跑来 ,气喘吁吁地向我喊 :“我发现!我发现了!”我问 :“发现什么了?”“我发现那灯管一打着两头先亮 ,中间儿后亮。”面对孩子的那股认真劲儿 ,我当时鼓励了女儿的“发现”并向她讲明了道理。她懂事地一个劲地点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孩子的一个小小的“发现” ,都是通过他自己的细心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