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学考试的社会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马丁.特罗认为:如果高等教育只能为15%以下的适龄青年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那么它就处于“精英教育阶段”;而超过15%,高等教育就开始向“大众教育阶段”迈进;当高等教育接纳的学生占适龄青年总数的50%时,高等教育则进入一个革命性的历史时期.即“普及教育阶段”。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迅速增长并逐渐趋向大众化.这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特征。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马丁.特罗认为.如果高等教育只能为15%以下的适龄青年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那么它就处于“精英教育阶段”:而超过15%,高等教育就开始向“大众教育阶段”迈进:当高等教育接纳的学生占适龄青年总数的50%时.高等教育则进入一个革命性的历史时期.即“普及教育阶段”。就世界整体情况而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目前在有数据可比的153个国家中.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发表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量的发展和质的变化》,总结了西方若干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提出高等教育三个阶段的划分:如果高等教育为15%以下的适龄人口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那么就处于“精英教育阶段”。在15%-50%以内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当高等教育接纳的学生占适龄人口总数的50%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一个历史性的时期,即“普及化教育阶段”。马丁·特罗先生还得出这样的规律:当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时高等教育一般处于“精英化阶段”,当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间时高等教育开始向“大众化阶段”转变,而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上时高等教育才开始转向“普及化阶段”。他指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将会在财政和管理、学生入学和选拔、课程和教学形式、教师的职能,教师的培养和社会化、标准的制定与保持、考试方式与授予资格的性质、学生的住宿和工作安排、学习动机和学风、教学和科研的关系、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关系、与成人教育的关系等方面发生变化。一些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起,高等教育已经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  相似文献   

4.
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众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近几年来 ,在报刊上时有“大众化高等教育”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提法。他们都讲“大众化” ,但却有不同的含义。现举二例 :例一 :“一般认为 ,高等教育入学率在 15%以下是精英教育阶段 ,15%— 50 %之间是大众化教育阶段 ,50 %以上是普及化教育阶段。”(刘尧《当代高等教育的十大特点》 ,载《江苏高教》1997年第 4期 )例二 :“有人预测 ,下个世纪 ,适合未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们的岗位将越来越少 ,高等教育普及化甚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呼声将越来越高……”(韦钰《在科教兴国中再创辉煌》 ,载《中国电大教育》…  相似文献   

5.
国家“十五”计划确定了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思想,计划在2005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5%左右。美国著名教育学家马丁特罗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三种形态,即精英型、大众型和普及型。当一个国家大学入学人数只占适龄人口15%以下时为精英型教育;达到15—50%时为大众型教育;达到50%以上的为普及型教育。我国目前只有10%左右。按照国家的十五计划,到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将跨入大众化的行列。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和西藏大学联合召开的“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 2 0 0 0年学术年会”,就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会代表指出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有的代表撰文认为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 ,最早源于 2 0世纪 70年代初美国著名学者马丁·特罗( Matvn Trow)在 OECD学术会议上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量的发展和质的变化》。在论文中 ,特罗将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分为 3个阶段 :接受高等教育者占适龄人口 15%以下为英才教育阶段 ;15~ 50 %为大众化教育阶段 ;而超过…  相似文献   

7.
精英·大众·普及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期来,在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理论探索与“宽进严出”招生模式的热烈讨论中,人们频频提及“精英·大众·普及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一种观点,三阶段论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引用.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于高等教育这三个阶段的引介,往往仅限于入学率“<15%、15%—50%、>50%”这种数字上的描述,而对每个阶段的本质特征及各阶段间的区别尚缺乏深入的分析和认识.因此,对每个发展阶段的本质特征及三个阶段间的区别作一较详尽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认识.精英·大众·普及型高等教育是在70年代中期由马丁·特罗(Martin Trow)率先提出的.马丁·特罗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社会学教授,在比较政治学和高等教育方面颇有研究,尤其精于英美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他总结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即精英型、大众型、普及型高等教育.为区别和界定各个阶段高等教育的特征,特罗曾就宏观的高等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向自本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首先提出,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他把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划分为“精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在整个18至22岁年龄阶段的人口中,接受不同层次和形式的高等教育的人口占到15%以下,高等教育处于“精英阶段”;达到15%—50%为“大众化阶段”;超过50%为“普及化阶段”。故“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由阶段,但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这一历史重任极不适应,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一、“高等教育文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阶段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有一个世界公认的数量指标,它主要来自于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的理论。马丁·特罗把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毛入学率(指在校学生占18-22岁适龄青年的比例)在15%以下为精英高等教育阶段;15%至50%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则进入普及高等教育阶段。按联合国教  相似文献   

10.
在1973年由OECD主办的有关高等教育的国际会议上,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提交了论文《从精英高等教育到大众高等教育过渡的诸问题》。比起当时已经处于成熟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美国,这篇论文及其高等教育阶段论学说更受到正在被迫向大众化阶段过渡的其他发达国家的重视,并被广泛传阅。在这篇文章中,特罗分别把高等教育人口占适龄青年的比例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15%和50%作为从精英到大众和从大众到普及阶段过渡的指标,同时明确了伴随过渡而  相似文献   

11.
1973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教授马丁·特罗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工业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的学说,即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从精英化经大众化达到普及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精英型高等教育,15%至50%之间为大众型高等教育,50%以上为普及型高等教育。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乃至社会特权;在大众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必然要求;普及高等教育,则是走向信息社会的必由之路。全国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及评价…  相似文献   

12.
质疑教育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斐珍 《教育探索》2003,(12):55-56
一教育产业化这个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在1999年,那时学者们普遍认为,教育多年来始终被视为单纯的由政府财政负担的社会公益性、福利性事业,在这种观念下,我国教育事业处于计划模式的状态,政府给多少钱,学校就办多少事、培养多少人,这种模式的弊端已经是暴露无遗了。学者们还指出,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我国以占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总数1.4%的财力,支撑着占世界学历教育人口22.9%的庞大教育体系。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一份调查也同样显示,中国90%的家长希望子女能接受高等教育,60%的人表示为孩子上学即使举债也在所不惜,有一半的父…  相似文献   

13.
高职高专农学类专业人才素质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截止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15%,也就是说,我国高等教育从此步入了大众化阶段。大众化阶段的高职高专教育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观和质量观。高职高专,就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言,是直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从这层意义上讲,高职高专教育必须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强调劳动就业,直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然而一段时期以来,不少高职高专教育却基本上是沿袭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其课程体系被人戏称为是本科课程的“压缩饼干”,虽然“专业性”极强,但“职业技能性”的特点却没有得到充…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客观上存在着“精英教育→大众教育→普及教育”这一发展演进趋势。如果以毛入学率15 % —50 %为划分标准, 我国高等教育在2002 年就已经进入了大众教育的初级阶段。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对大众教育的认识还存在着误区,办学主体与学校定位还有缺陷, 同时还存在着优质师资短缺和办学经费不足等问题。加快我国大众教育发展的步伐, 必须处理好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相互关系, 实行办学主体多元化与学校定位分层次相结合; 必须实行师资的短期挖潜与长期培养相结合, 并且要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 增强高校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等教育已迈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规模量的增长预示着高等教育系统将发生较大的转变。研究生教育位于高等教育系统的塔尖,将迈入“大国”向“强国”转型的关键期。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增速变化为依据,选取美国、英国、韩国三个典型代表性国家为研究对象。从规模、结构、支撑条件、国际化程度四个一级指标以及在学研本比等9个二级指标对比分析研究生教育发展变化。研究发现,在学研本比呈现相对稳态。依据在学研本比的变化可将研究生教育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精英化阶段,在学研本比低于15%;大众化阶段,在学研本比介于15%~50%,其中15%~30%为大众化初级阶段,30%~50%为后大众化阶段;普及化阶段,在学研本比应超过50%。同时,研究生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普及化存在三种发展次序。基于此,明晰我国研究生教育所处阶段,研判未来发展走向,为高等教育规模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探明方向,为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提供阶段预警与指标参考。  相似文献   

16.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总数达1345所,占整个高等教育学校总数的69.3%,毕业生达118.9万人,占整个高等教育毕业人数的68.5%,在校生数达398.1万人,占整个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5.4%.随着时代的进步,高职教育将会进一步的发展,高职学生所占的社会比重也将越来越大,他们的成长过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到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7.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共存,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基本特征。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15%,按照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走过精英教育阶段后,在大众化教育阶段仍要发展精英教育,对此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一个地区、国家为所有适龄青年提供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MartinTrow)在总结了西方若干工业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高等教育毛入学在15﹪以下为精英高等教育阶段,15﹪~50﹪以内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校自1999年实行扩招政策后,高等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已从1998年的7%提高到2002年的15%,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迅速转变成为“大众教育”。从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来说,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第一年毕业生高峰期,毕业生总数达到了212  相似文献   

20.
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三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发达地区纷纷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目前,北京、上海等市均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江苏自2000年起在各省当中率先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在校大学生人数占18-22岁适龄青年总数的15%)以后,现正朝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纵深阶段发展。其他省区也相继制定了性质类似、指标不一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至于如何才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记得曾有人主张要“九轮并转”,即普通高校扩招、扶持民办高校、开办网络大学、中外联合办学以及大量招收“五大生”等。就途径或手段而论,“九管齐下”,可谓足矣。本文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