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杰英 《云南教育》2005,(17):33-34
课堂是特定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场所,如果教师因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使用一些颇具个人色彩的语言,作用于学习者的感觉器官并使其发生相应的心理反应,就形成了刺激。例如:甲学生很好地回答了一个问题,教师给予“思维活跃,回答准确”的评价,而乙学生很可能不会回答一个比较简单的提问,教师的评价是:“答非所问,何以笨到如此地步。”我们把甲学生得到的评价称为“正刺激”,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如果回答:“学生就是学生”,或回答“学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对象”,那么。你就完全停止了有益的思考。“学生是主体”,这是已被大多数教师认可的教育教学理念,而“主体”的内涵又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恐怕有些教师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如果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就会获得一些全新的认识。学生是教育的资源。我们大多数教师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这固然不错,但只局限于这样一种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知  相似文献   

3.
“这个问题谁能回答?”教师的话音刚落,一些或许多学生便举起手,然后教师点名,学生回答,这是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场景,而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这已是上个世纪的事了。现在老师们仍然这样问:“这个问题谁能回答?”但学生已不必再由教师“钦点”,常常是教师一发问,便有十多个学生同时站起来抢着发言。而且现在教师也不用为评判学生回答的“对”或“错”而大费周章,学生们大多会在相互讨论、争论中得出比较正确的答案。一些原先沉默寡言的学生也会受到气氛的感染,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发表意见。这就是大境中学实行“无需举手,自由发言”后的课堂教学情景,学生们将此举称为“思维的解放”。  相似文献   

4.
由于工作的需要,笔者进课堂听课多。听的课多了,也便发现了一个问题:在目前课堂教学中,老师们使用“集体回答”问题的多,而用“个别回答”问题的少;素质差的教师,质量差的课,学生“集体回答”的多,“个别回答”的少;素质高的教师,质量高的课,学生“个别回答”问题的多,“集体回答”的少。可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以何种方式回答问题大有探究的必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或作答有误时,教师往往立即让其坐下,另找别的学生回答。至于通过别人的回答,那些学生是否把问题弄明白了,教师则很少再去过问。调查表明,这种作法乃是学习上差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一时“卡壳”,教师不予补救;学生欠债积少成多,教师补救失时;学生积重难返,失去信心,教师对其期望值几乎为零,于是渐渐跌入了差生的行列。这恐怕是不争的事实。提出问题遇有学生“卡壳”时,教师如何处置才会避免上述恶果的产生呢?实践证明下述方法是可行的。1.积极诱导…  相似文献   

6.
赞美要实     
自从提倡老师要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所谓的赏识教育风行以来,那些溢美之辞,老师是给得慷慨了一些,学生又受用得廉价了一些。我不止一次经历过这种场面,学生也就是回答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可在老师那里却是:“你真聪明!”“你回答得太好了!”“你真能干!”“你很了不起!”……短短的一堂课,这样的表扬声不绝于耳,整堂课让学生的“闪光点”闪得轻飘飘的。  相似文献   

7.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不管学生水平的差异、回答问题的难易程度,在学生答对问题后,一律全班拍手,而受表扬的学生则表情漠然;而如果学生答错了,教师则说:“不对,下一位。”如果学生不能回答出问题时,教师就会严厉指责:“听没听课?”这些做法虽然能及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什么     
学生是什么 ?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如果回答“学生就是学生”,或者回答“学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对象”,那么,你就完全停止了有益的思考。“学生是主体”,而“主体”的内涵又是什么 ?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会获得一些全新的认识。  学生是教育的资源。我们大多数教师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这固然不错,但只局限于这样一种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知道,朋友是个思想库,互相交流,互相切磋,可以获益,“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虽是夸张的说法,却是很有道理的。学生也是教师的朋友,学生也有教师所没有的思…  相似文献   

9.
崔北湖 《学语文》2013,(3):38-39
一、教学方法上的“匠气”——生搬硬套 新课标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些教师动辄分组讨论,以为这才是“合作、探究”,殊不知在学生没有深入阅读感受文本的基础上,他们的讨论往往只能是表面上的热闹,人云亦云,根本没有自己独立的深刻的见解。有些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提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而一些问题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事实上是“假问题”,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场面,教师刚一提出问题就让学生回答,于是学生便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争先发言。这种情况往往有两种原因:一是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一听一看就能回答出来;第二是问题有一定难度,需经过读书思考,而学生惟恐发言落后,没经过充分读书思考就轻率回答,“命中率”极低。我认为这种急于给问题找答案,追求场面效果的教学是不可取的。教师应当在精心设计问题之后,引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思维,以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精心设计问题,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分析教材,摒弃那些没有思维价值的提问,设…  相似文献   

11.
《宁夏教育》2007,(10):79-80
近日,英国发布首份落后生诊断报告。英国的一个官方“指南”建议教师不要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因为这对那些安静、本分的学生不利,而且是他们学习进步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所谓对话式教学,就是教师不断地询问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解释,使学生处于思维的应急状态并迅速地搜寻解题的策略。一些教师并未充分认识对话教学的实质,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就是对话式教学,教师只是为了营造一种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专门提问一些事实性的、记忆性的为问而问,为活跃而活跃,而不考虑是否真正启动、  相似文献   

13.
不少教师偏爱一些“顺从”、“听话”、勤奋好学的学生,即使成绩差一些,只要“乖”,亦无厌恶之感。而对那些好动、好问、顶真、爱吹毛求疵,喜欢标新立异的学生,却看着不顺眼,批评好动肝火,恶  相似文献   

14.
表扬的艺术     
表扬,是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手段。教师大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养成社会所期望的良好行为习惯,取得优异的成绩。然而,在具体的学校教育实践中,表扬的效果并不一样,甚至会适得其反,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表扬的艺术。那么,应该如何表扬学生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对学生表扬时要有“四性”。一、表扬要有针对性表扬是具体的行为。集体表扬那些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时,与其用“很棒,很聪明”,不如用“不错,正确,答对了”。因为前者很容易让未能回答出问题的学生感到自己很差、很笨,而后者是直接指向了学生回答对问题这个…  相似文献   

15.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此,我们要在“还”字上动真格的,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一、把“问”的权力放给学生中国的教师大多是通过问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如果学生把教师的问题都回答出来了,那说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都掌握了,没有问题了。而美国的教师却不这样理解,他们认为: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老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老师的回答使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最后老师不得不“投…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由于受认知规律和生活阅历的影响,常常出现用“生活语言”代替“数学语言”的现象,如一年级学生会将“圆柱体的特征”表述为“上下很平、很圆,中间很滑”等,面对这些回答教师通常采取消极评价,而将“课本语言”强加于学生。笔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刘丹 《辽宁教育》2006,(9):36-37
一、改革课堂问答方式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许多老师在课堂上不希望学生提问,害怕学生所提的问题自己事先没有准备好,回答不出来,验面上过不去;或者担心学生的提问影响自己的教学计划,往往不让学生多提问。从而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从头讲到尾;要么根据自己的“经验”,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的回答稍稍发生偏差,教师就立即给学生以间接或直接的暗示。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按老师的提问学习,自主思考问题的范围和空间非常小,就更不用说创新了。  相似文献   

18.
沈钢 《科学教育》2004,10(6):43-45
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基本上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设计什么问题,学生就回答什么问题,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如果学生稍有“越轨”现象,则教师就要进行“引导”和“点拨”,直至学生答出教师自己预设的答案为止,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呆板的学习状态,获得知识主要是靠教师的灌输。而目前我市推出的二期课改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这类提问要求学生根据记忆来回答问题。一种情况,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不需进行深刻的思考,只需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即可,如,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政体吗?另一种则要求学生从两个答案选择一个。这类问题学生只需回忆已学过的事实、概念等,所回答的句子一般要求和教材上的一字不差,如,我国的政权中心是什么?回忆式提问限制了学生的思考,没有提供让他们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因而,在课堂上,教师不应过多地把提问局限在这一等级上。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类问题不能使用。一般来说,在课的开始或对某一问题的论证初期,通过这类问题,学生回忆所学过的概念或事实,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材料。此外,通过此类问题,教师可以考查学生对一些简单的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20.
在多次听课中,我发现,每当老师提出问题,举手回答问题的总是前面的学生多,后面的学生少。尤其是公开课,授课教师为了完成设定的教学任务,为了证明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总是将后面的学生“暂时忘记了”。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看到的情景是前面、中间的学生“交头接耳”,慷慨陈词,场面火热,而后面的学生则默默发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