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历史问题讨论法"作为一种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方法,为不少历史教师所推崇.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有利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2.
徐寿明 《教育艺术》2003,(11):49-50
21世纪的教育是全新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  相似文献   

3.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学方法的运用得当、灵活而适时适用,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足背书,不是记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我们知道,思考与疑问、置疑与探究、质疑与释疑都和问题密切相关。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问题讨论法是一种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积极倡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体现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新理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把凝炼浓缩、抽象概括的教材,还原于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历史本身,让学生掌握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并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去分析、评价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必须实施这一方式,并要下功夫探索得当的教法。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历史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只当配角.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历史课知识量大,教师只有在上课的45分钟内不停地讲,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形成历史课"一言堂"、"满堂灌"局面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讨论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学生不是机械地接受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苏掌珠 《考试周刊》2012,(85):135-135
“讨论式教学法”在国内外都相当盛行,在教学法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利用该法组织教学,教师作为“参与者”,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思维探索活动。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  相似文献   

8.
彭爱国 《物理教学探讨》2003,21(2):23-23,25
在高三复习阶段,上好习题课是搞好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习题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地取决于教学方法和课堂气氛。下面是笔者在一次习题课中运用讨论法教学的一段花絮。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讨论法由于能体现新的理念,而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历史教学中,但在其应用过程中常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此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讨论”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在相对宽松的环境里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讨论”这一教法,也就自然而然成为课堂教学惯用的一种方法。如何使“讨论”不流于形式,笔者谈几点看法。一、讨论的内容要具有可议性教师在为学生安排讨论内容时,要作好三点思考:一是内容不宜过大,否则学生一时找不到切入点,不知从何处下手,结果很可能是泛泛而谈,接近不了实质性的内容。例如,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节课内容,当学生将圆形纸片反复对折几次后,要求学生观…  相似文献   

11.
传统教学方法注重教师的“讲”,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目标要求上偏于识记,而不重视理解和运用,这就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依靠死记硬背,缺乏对知识的转化和应用能力,学生的学习很被动,对老师的依赖性太强,缺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各届教育人士已有共识。因此,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的“牢笼”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中学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人文学科,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独特功能。然向,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中学历史教学逐渐形成了僵化保守的教学方法,学生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严重阻碍了学科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杨凤利 《考试周刊》2012,(40):179-179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教师教学的观念和行为正面临巨大的冲击,传统的"讲—听"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问题讨论法"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思想就是教师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引导学生探讨研究,发表见解,让所设计的问题成为教学过程的核心和灵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王明兵 《甘肃教育》2008,(19):51-51
历史学科是一门非常有意义的学科,但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史实性知识量太大,学生需要识记的内容太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历史新教材中大大减少了知识量,这使得课堂内师生互动、进行探索性学习有了更大余地,为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提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积极参与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人才.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本文主要就讨论法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及定位三个方面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必须对问题进行科学的设计,使问题达到最优化的程度,让精当的提问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课堂讨论是一种建立在教学对话的基础上,并扩大了教学对话范围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讨论、探究与解决问题,学生由此获得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导学讨论法,是“主题导学,专题讨论,总结讲授,实践体会”的教学方法,起到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作用,实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针,师范学生素质得到锻炼,改变了只用“考试”来评价学生学习的办法,强化社会实践,对转变学生思想发挥了积极作用。这要求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要把培养学生不断发展的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做好课下的转化工作,注意用学生的闪光点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拥有大批素质全面和勇于开拓创新的人才,是国家发展、民族腾飞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的不断积累,有限的学校教育,不可能使受教育者掌握全部所需的知识。因此,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迎接未来的挑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成为时不我待的必然要求。因而,培养学生能力问题在中学阶段尤为重要。在诸多学科中,中学历史教学同样肩负着全面提高年轻一代创新开拓能力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20.
正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旧的教学观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造成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体性不够高。而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因而,教师在探讨教学模式、使用教学方法时,必须从提示的特点和规律等方面着眼。笔者认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果能经常采用民主讨论的方法,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