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网络的评价大致有两种倾向,一是工具论倾向,即网络是人们有意识使用的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工具;二是异化论倾向,即认为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的思想行为,以致使人在某些方面丧失了人性,迷失了自我。这两种倾向都基于一个条件:提倡区别网络与现实。  相似文献   

2.
周枫 《现代出版》2003,(1):64-64
道义论与目的论,是西方伦理思想中贯穿始终的两个基本派别,它们之间的对立构成西方伦理学争论的主流。古典目的论伦理学到了近代演化为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几乎成为目的论的惟一形态。道义论和功利主义,是人们始终面临的现实选择在伦理学上的两种理论化形态,它们反映了人类的两种价值选择倾向。在我们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中,功利价值倾向几乎未构成对道义论的挑战,但是,由于我们的传统道义论所承担的道义内容为体现血缘家族制的礼义(三纲五常)名教体系,根本开不出现代道义论来,尽管它在人格修养和性情陶冶上能够为现代人提供某种道…  相似文献   

3.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伊里县选举调查中发现了意见领袖,提出"两级传播"假说,在这之后的"迪凯特研究"对意见领袖进行了详细考察,深化了对意见领袖的认识,而社会学家罗杰斯等人开展的"创新扩散"研究,为两级传播论提供了佐证。在此之后,传播学者不断对两级传播论进行批评修正,两级传播逐渐发展为"N级传播"论(多级传播论)。在当时,两级传播论的提出不仅改变了之前盛行一时的魔弹论,而且使得人们开始重视人际联系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在网络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两级传播论对我们认识网络人际传播、网络社群和网络舆论领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荣丽 《新闻世界》2012,(11):144-145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和依赖网络,使网络成了最有力的传播工具之一,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一些网络语言通过网络的传播迅速走红,成为“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与传播学中的“魔弹论”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人们为什么相信假新闻?“假新闻信念”(fake news faith)形成的认知心理学机制是什么?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展开的假新闻研究为基于传播学取径的研究提供了补充,并构成了传播学与社会心理学的交叉领域。本文辨析并归纳了这一分支领域的成果,认为其揭示了假新闻现象背后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发现,在解释人们为什么倾向于相信假新闻的问题上,存在两种彼此竞争的学术观点,分别可归纳为“思维论”和“动机论”:其中,思维论认为是思维惰性导致人们轻信假新闻,分析性思维的发展因而有助于抑制“相信假新闻”;动机论则认为人们是出于意识形态动机而相信特定假新闻,因而党派/意识形态立场是决定人们是否相信特定假新闻的关键。两种学术观点分别基于不同的认知心理理论,并均在经验研究中得到验证,但思维论所获得的经验支持更为全面。两种学术观点的争议进一步体现在,分析性思维可能如何“中介”意识形态动机对于“相信假新闻”的影响。文章并对这一学术分析的现实启示进行了延伸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前,INTERNET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研究,作为一个世界上的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在通迅,资源共享,资源查寻三方面,给使用者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其中,INTERNET中的通讯是这三种功能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它们是人们通过Internet进行信息交换的重要工具,包括电子邮件(Email)BBS,USENET等多种形式。本文将给大家介绍Internet中的这些通讯工具。一、EmailEmail即大家熟悉的电子邮件,它是一种一对一的通迅方式,网络上的一个用户通讯通过电子邮件,将自己的信息传送给网络上的另一个用户,电子$11件采用SMTP协议…  相似文献   

7.
无论多么深刻的危机,只要人类本身不消失,总会有消费存在。而危机会使两种消费倾向更加明显:一是口红效应,即钱少了,买低价替代品,满足基本消费;二是烟斗效应,即总有一部分具有消费能力的人,保持着其消费品位,即消费与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相联系。口红经济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高峰期,发生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8.
中国网络恶搞自产生之日起一直经久不衰,并呈蓬勃发展之势。但层出不穷的网络恶搞在近几年也在发生着变化。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网络恶搞已从一种仪式抵抗方式演变为一场热闹的快感消费狂欢。网络恶搞在其工具和内容两个方面皆有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与中国的社会形态、网络媒体消费主义倾向加重等诸多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网络现今已不仅仅是人们常用的学习和工作工具,而渐成人们的生存依赖。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网络言论自由权,层出不穷的网络民意表达也随之涌现。但当今网络民意的表达总体上呈现出口水战多而理性争辩少、宣泄情绪者多而负责任地提意见者寡的现象。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帕特里夏?华莱士认为,人们在面对面交流时,更倾向于赞同对方的观点,而在网络世界中,人们要比现实中表现得更为冷  相似文献   

10.
因网络的助推,网络流行词飞快的兴起,其个别词作为人们的交际工具迅速蹿红,进入大众的日常交流中。这种网络流行词作为人们的交际工具,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语言,另一方面也引起人们探究其迅速蹿红背后的原理及意义。本文从网络热词“锦鲤”入手,探究其起源和词义演变,并从模因论的视角分析“锦鲤”这一网络流行词的产生、构词方式、演变与扩散机制。  相似文献   

11.
李海峰 《新闻界》2007,(4):54-55
本文对网络文化教育这一课题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提高网络素养并不是简单告诉人们反对什么,而是要强调"人的能力的培养",即教育培养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同时对如何培育网络素养的具体方式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旭 《青年记者》2016,(14):92-93
当下,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不论是其传播过程、传播结构、传播动力,还是其传播行为、传播倾向,都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现实的网络形式是复杂网络,钱学森对“复杂网络”给出了一个较为严格的定义:具有自组织、自相似、小世界、无标度中部分或全部性质的网络称为复杂网络.复杂网络是介于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这两种极端形式之间的网络形式,既涵盖了两者的优势,又弥补了各自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学术博客与传统学术期刊的竞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鹏  张美琼  黄历  卢怡 《编辑学报》2012,24(1):19-21
传统学术期刊是人们进行知识交流与信息发布的重要媒体,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术博客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网络交流和个人出版工具。同样作为学术交流的平台,两者在作者群体、受众群体以及刊载内容上因具有一定的同源性,竞争将不可避免。同时,两者又各有优势和局限:学术博客在互动性、主动性、丰富性、及时性上表现出优势,但在内容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4.
对于权力体系中的人来说,互联网被当作一种威胁治理的工具,工具论在他们那里非常流行;而对非权力体系的人而言.互联网有着比工具论更广泛的意义。它是生活方式,让这些被权力排斥的人看到、享受到全新的社会世界,微博作为文化超越了工具论的范畴。可见,技术政治对不同身份的人群可以有相反的解释,关键就是目标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试论新闻与信息的关系张敬安新闻和信息两个概念都是人们长久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它们各自的定义都很多,这就为探讨两者的关系带来了难度,对其中一个概念的外延作过宽或过窄的理解,都会给两者关系的认识带来变化。迄今为上,对两者关系有四种观点:即同一关系、交叉关...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日本社会,与其他国家、地区一样,人们的生活已经与网络密不可分。“网络”正在使得日本人更加顺利、有效地适应“全球化与信息化”这两个21世纪的大浪潮,是名副其实的、时代的大工具。  相似文献   

17.
钱兵 《记者摇篮》2009,(12):24-24,87
新闻导向的表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显性导向,即新闻的内容表达了明确的倾向,立场鲜明,使人很容易分辨其导向是否正确;另一种是隐性导向,新闻的倾向不明确表达,而是深埋在新闻信息之中,向受众悄然传递和进行诱导,使受众在无意识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就接受了这些倾向。  相似文献   

18.
1906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了著名的二八定律,即国家财富的80%集中在20%的人手中.随后,这一定律也被延伸到商业领域,比如"20%的客户带来80%的业务收入"、"20%的人消费80%的产品".基于此,商业广告在选择传播策略时往往会有三种倾向,一是把那些20%的消费者作为广告诉求的重点,基于他们的兴趣爱好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二是选择主流权威媒体作为传播平台;三是以"点"作为传播时机,比如对"黄金时段"尤其看重.这些倾向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顾大家"、"捡西瓜".  相似文献   

19.
现实社会对互联网存在“美化”和“妖魔化”两种倾向。一种倾向认为网络为人们提供了自由表达的空间,是中国民主的助推器;另一种倾向认为网络热哀于展示社会黑暗面,不利于社会稳定。对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门指出:“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这是针对新型传媒传播特点,探索新形势下舆论工作规律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闻摄影理论家蒋齐生把他的研究成果概括为七论,即:兵种论、武器论、服务论、纪实论、人本论、抓拍论、主体论.其中讲到的所谓人本论,就是"以人为本".他指出:新闻摄影的基本对象是人,把人拍好是最主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