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方小吃是地方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传承与发展本地的民族饮食文化,对桂林小吃的生存现状进行了分析,建议从规范制作流程与营销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传承与发展桂林传统小吃以及相关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2.
刘澜江 《广西教育》2014,(23):57-58
分析桂林特色饮食文化的区位优势,阐述桂林特色饮食文化的开发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深入开发桂林特色饮食文化,应设立专项开发研究基金统一规划指导,加强对特色菜品牌认证和商标注册,同时加快高端科研人才培养及高素质厨师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3.
桂林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本土稻作文化源远流长,秦代灵渠的开凿沟通了中原与岭南,也促成了桂林米粉的产生;佛教从印度传入桂林,也为桂林带来了马蹄;桂林三花酒在宋代已经名扬湖广;桂林食狗保留了中原汉族饮食孑遗。这些特色美食为桂林饮食文化增色颇多。  相似文献   

4.
谌世龙 《贺州学院学报》2011,27(2):114-117,146
开发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对保护传承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有裨益。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遗产目录中,饮食文化遗产项目所占比重大,具有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知名度高、工艺独特、市场潜力大等特色,但在申报工作、保护传承、品牌意识、产业规模、宣传力度等方面也存在着问题。桂林饮食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路径在于培育品牌、产业扶持、创设公园、创新产品、节庆打造、建立地标、强化体验、开发商品、注重营销等方面,从而丰富桂林旅游产品,促进桂林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使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作为我国古代中原文化中心,其饮食文化自古就很发达,尤其是北宋时期,它代表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最高成就,在我国饮食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近几年来河南省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饮食文化的开发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对河南省饮食文化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提出河南省饮食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日益提高,于是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而吃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对吃的要求也高了。饮食文化的文化底蕴相当深厚,它是一个极其广阔的研究领域,可以说饮食文化的发展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将从饮食观念、餐具和用餐礼仪三方面来分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7.
饮食文化图式是一种的特殊文化图式,它的缺损与差异都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甚至引起交际中断;反过来,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又能发展饮食文化图式。在构建藏区涉外导游饮食文化图式的过程中,应当针对藏英饮食文化的特点,开展行之有效的文化教学,以期更好地弘扬和传播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8.
徽州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特色,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徽菜是全国八大菜系之一,徽州的许多食点也久负盛名,它的开发利用对黄山旅游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罗露莎 《双语学习》2007,(5M):42-4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日益提高,于是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而吃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对吃的要求也高了。饮食文化的文化底蕴相当深厚,它是一个极其广阔的研究领域,可以说饮食文化的发展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将从饮食观念、餐具和用餐礼仪三方面来分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0.
廖国一教授长期从事环北部湾少数民族经济和历史文化、饮食文化研究,对北部湾区域内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了充分挖掘和弘扬,成果斐然。主持完成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承担海南省社科联重大课题《黎族饮食文化研究》、柳州市课题《柳侯宴研究与设计》等,出版专译著10余种,发表《中国广西与日本冲绳饮食文化比较研究——以横县鱼生和冲绳刺身为例》《环北部湾地区壮族饮食文化的变迁》《当代黎族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试论近代藏族的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技术》等论文130余篇。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的"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称号、广西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各一项。2016年9月,广西高校学报研究会在桂林举行,会议期间,学报编辑部专程去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拜访廖国一教授,并对廖国一教授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1.
桂林米粉是桂林历史,桂林文化,桂林名片,是桂林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桂林米粉这个品牌,不仅在国内有影响力,在世界的其他地区也有很大的名气与美誉度。但就桂林米粉经营而言,缺乏品牌意识,且各自为政,缺乏行业竞争力。要树立桂林米粉品牌,需从米粉的店面设计、多种经营、标准化作业、行业整合、文化旅游等方面进行品牌经营以及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有着以各种谷物淀粉为原料制作条形食品的悠久传统,考古发掘距今4000年之久的中国青海喇家索面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古老的面条实物,是用小米和黍两种谷物制成的。历史上,小麦和大麦最初是像稻米一样粒食的。小麦制粉在两汉时期有了长足进步,随之而来面食品种激增,后世的馒头、饼、面条、包子、饺子等的初期形态竞相出现,面粉的发酵技术也随之发明。如今小麦粉做的面条和稻米粉做的米线成为中国人习食的两大条形食品。稻米是东亚、东南亚各国共同的主食原料,稻米为主要原料的米线在未来有更为广阔的需求与生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南诸民族具有代表性的粉食主要有:傣族的米线、白族的饵馈、纳西族和彝族的粑粑、藏族的糌粑等等。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西南诸民族及他们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交化,体现在制粉技术上,就是电动式制粉机取代了原来的手动式制粉用的石臼、水车。  相似文献   

14.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饮食已由一种生理需要升华成为一种文化。在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中,面条以其悠久的历史、多变的工艺、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令人津津乐道的食物。探究面条渊源、了解加工生产、分析现状、窥探饮食风俗,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一平凡而又不普通的食物,并促进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面条的烹煮品质、食用品质、感官品质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综述了水质、面粉的品质、食品添加剂及生产工艺等因素对面条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面条的生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试析桂林旅游“黄金名片”的打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打造和精制桂林旅游的四张黄金名片——安全桂林、山水桂林、文化桂林、国际桂林入手,探讨和分析了桂林旅游的市场现状、发展目标和发展前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措施,以期桂林早日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为广西旅游增添新的亮点和闪光点,从而促进和带动整个广西旅游总体上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饼、饪、馄饨、扁食、饆饠等考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饼是古代面食的总称。汤饼又称作馎饦,与面条相似。馄饨和饺子是由有馅的饼分化演变而成,又称作扁食。油饼也可称作饨,掊拄即油煎酥饼。饆饠似亦为饼属,也可能虽属稻米类食品.但人们习以饼属视之。从饼、饦、馄饨、扁食、掊拄、饆饠等词的称呼亦可看到古今面食品演变之一斑。  相似文献   

18.
塑化剂风波对方便面包装材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类健康,食品包装安全更是不容忽视。经过塑化剂事件,安全的食品包装材料已成为市场的主流趋势。加快技术创新,研制包装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是开拓新型安全包装材料的关键。方便面包装涉及面饼的外包装与酱包、粉包、蔬菜包的内包装,继续采用塑料包装风险性较大,可食性方便面包装膜便是一种既实用又安全环保的新型方便面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19.
宋代是桂林石刻发展的第一个繁盛期,其中南宋章宗朝桂林石刻文学最为兴盛。励精图治的宋孝宗、务实能干的广西地方官员綦同营造了桂林石刻文学发展的良好环境。张孝祥、范成大、张拭等名家在桂林创作的石刻诗文取得了非常商的艺术成就,使得当时的桂林石刻作品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