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朱颖  汪武 《新闻导刊》2005,(6):12-14,17
随着新一轮党报改革的持续深入,无论是在新闻业界还是在学界,关于党报改革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操作一直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一个主要的议题,就是如何通过改革使党报重焕生机,通过一系列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生产创新,做强、做大党报.使其有效发挥宣传功能、信息传播功能、舆论监督功能、教育功能和文化积累功能。  相似文献   

2.
雷秀娟 《新闻传播》2010,(9):134-134
地市级党报是最基层党报,担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把握舆论导向,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及时反映基层群众呼声。宣传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光荣使命。办好地市级党报意义重大,决定着党报能否弘扬主旋律,体现时代特色,办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而做强做活要闻版更是重中之重,我们《七台河日报》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宋培志 《青年记者》2007,(12):85-85
在当前报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党报尤其是地方党报,在都市报、网络、电视的围追堵截中,面临着相当艰难的生存环境。笔者认为,党报应该做好与政府各部门的联动,做好与读者的互动,开展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党报做活了这“三动”文章,才能够抢占广阔的市场,赢得广大的读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党报新闻报道方式的改革及其重要意义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李丹 《青年记者》2005,(11):53-54
无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的“上帝”都应该是广大渎.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的新闻工作更应该牢固树立读是“上帝”的理念,以读对党报满意不满意、欢迎不欢迎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创新,提高办报质量,赢得读的青睐,推动党报事业的发展.否则,在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中,党报将失去在读心目中应有的权威和地位.可以说,是否把读放在“心上”,决定了党报事业发展的成功与失败.  相似文献   

6.
《成 都日报》是去年7月1日创刊的中共成都市委机关报。创刊伊始 ,《成都日报》面临着成都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面临着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海外“传媒兵团”更加关注中国报业市场。在新的形势面前 ,我们成都日报编委会按照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提出了创办新型党报、打造传播党的声音的更有效的载体的办报目标 ;在办报实践中 ,坚持观念创新 ,体制创新 ,机制创新 ,并进行了半年多的实践。我们认为 ,直面中国媒体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铸造媒体强势 ,把党报做大做强 ,这是我们党报工作者当前实践“…  相似文献   

7.
金仲良 《传媒观察》2002,(11):34-35
面对上挤下顶的激烈竞争,作为中间板块的地市党报日子越来越难过。如何应对这种困难局面?作者提出,采用差异竞争的策略参与竞争。 所谓差异,就是指地市报所具有的优势,由于这种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这就决定了地市党报必须也只有利用这一优势去竞争。 如何利用差异去竞争?作者提出,做大做强地方新闻;做大做强地方报纸的经营。地市党报地方新闻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权威性和兴趣的接近性、一致性、广泛性等独特的品格,充分张扬这一品格就能牢牢地吸引读者,地市党报就能拥有大量的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体。有读者就有广告,广告上去了就可以开发多种经营。这样,新闻与经营犹如两个轮子,带着地市党报在发展的大道上迅跑。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前《解放日报》的改版和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的首次改版,是中国新闻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党报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两次改革,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报理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各类党报的改革,坚持党报姓党,加强服务和引导群众的功能,把坚持党性与坚持人民性统一起来,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增强了党报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不敢做批评报道、舆论监督不力是不少地市级党报的“通病”。有些地市级党报只唱“赞歌”,“报喜不报忧”,甚至有的地市级党报取消了舆论监督专版,这也是一些报纸走不进老百姓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易安 《新闻记者》2000,(1):33-34
江苏省记协、南京大学和盐埠大众报近日联合在老革命根据地盐城市,举行了“党报改革与发展新课题学术研讨会”。来自苏、浙、沪、川、粤、鄂和北京七省市的50多位专家、教授、研究人员和新闻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在多元化格局中,面临着世纪之交,党报的出路在哪里?如何准确定位,适应市场赢得读者,实现“两个满意”2如何从内容和形式上改革报纸版面,提高党报质量,迎接飞速发展的网络媒体的挑战?如何能切实有效地推进改革,又能实现报业经济的良性发展?这些现实问题受到与会代表的共同关注,他们从观念、思维、…  相似文献   

11.
12.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作节目有一个响亮的口号,叫做“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需要”。作为地市级的党报《辽阳日报》,直接面对一方水土、一方群众,更要把握好“三个第一”,从而实现新闻的“三贴近”。  相似文献   

13.
14.
王水亮  汪彦 《记者摇篮》2004,(12):49-50
党的“十六大”以来,尤其是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议”.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再度繁荣提供了宝贵机遇。党报与党和国家建设政治文明、发展文化产业同步。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闻事业史上,有过三次重要的新闻改革,每一次改革都是发生在中国革命或建设的关键时期,都是在外部条件的引导、主导下新闻媒介不断调节自身的过程,也是党报与时俱进地以改版方式进行变革创新的过程。正如英国著名学者诺曼·费尔克拉夫所指出的那样,“话语是被社会结构所构成的,受到社会结构的限制。”本文将三次党报改革置于党报赖以存在的社会生态背景中去,分析“构成社会生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体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逻辑发展”怎样影响、改变着党报自身发展规律与路径,从而为把握党报时政新闻话语变迁以及当下的党报新闻改革提供历史的参照。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在当今这个变革的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媒体市场的激烈竞争态势,促使以党报为代表的主流新闻媒体投身新闻改革大潮,他们要通过不断的调整和变革增强自己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如何推进党报的新闻改革,我们感到,应当紧紧把握四个核心问题。一、思想观念转变,领导是第一位的“狼来了!”谁都知道。怎么办?勇敢地站出来,挺起胸,你就会有办法。仍然只是嘴上喊喊,萎萎缩缩,或者小打小闹,你就不会有所作为。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出现这两种结果,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一种人——报社领导者。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1月12至13日,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等成功举办了“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二届(2005)年会。来自新闻出版总署、人民日报社以及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单位及科研机构的近80位负责同志、专家学者,探讨了党报改革发展的新举措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在分析中国软力量的基础上,探讨国家软力量发展与党报实现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寻一条通过成功地改革党报来提升国家软力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张鹏杰 《新闻世界》2014,(5):154-155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当下新闻传播的主渠道。在新闻信息的传播流中,党报等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渠道功能减弱,而内容生产者的身份被加强。在网络信息传递中,党报内容常常难逃被"二次编辑"的命运。党报内容的政治隐喻被不断强化,党报也经历了从大众媒体到"政治代言人"的"他者化"过程。这一改变对我们思考党报内容改革,应对时代挑战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