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比,又叫"对照"。指的是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比较,突显事物特征。运用对比,可以使两个相反或者相对的事物的矛盾表现得更加鲜明,也可以使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一般来说,运用对比手法。能够使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加明确地表达出来,从而也让读者有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2.
品牌延伸是同一品牌或者同一企业名称下推出多个产品,品牌在延伸时应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品牌资产;二是市场消费者转移。品牌延伸具有相关性的基本原则,同时具有横向和纵向两种延伸方式。  相似文献   

3.
吴俊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22):43-46
一选择题 1.下列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冲量一定相同 ②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功或者都为零,或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③在同样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但正负号一定相反 ④在同样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正负号也不一定相反  相似文献   

4.
对比是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某些方面(如特征、属性、关系等)或者比较同一对象的某些不同方面,找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在数学教学中,运用  相似文献   

5.
对比是把两个相对、相反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在作文中运用对比可以使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  相似文献   

6.
如果两个命题(或者条件)含有同一参数,那么它们的等价性问题,可以通过比较其参数的取值范围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7.
如果两个命题(或者条件)含有同一参数,那么它们的等价性问题,可以通过比较其参数的取值范围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8.
“假设法”是解应用题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在有些应用题中,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思考时可以先假设要求的两个或几个未知数相等,或者先假设要求的两个未知量是同一种量,然后按照题里的已知条  相似文献   

9.
对比趣话     
对比,又叫“对照”。指的是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比较,突显事物特征。运用对比,可以使两个相反或者相对的事物的矛盾表现得更加鲜明,也可以使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一般来说,运用对比手法,能够使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加明确地表达出来,从而也让读者有深刻印象。从时下电视广告语言中,我们经常可以感受到对比修辞的妙处。西泠空调在《文汇报》头版所做的广告,其语言就很有创意性。整个版面以粗大的黑体字写上“今年夏天最冷的热门新闻”、“西泠冷气全面启动”,并只附有一幅西…  相似文献   

10.
复式教学是一门教育科学,也是一门课堂教育艺术。它是在同一间教室里编排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课程,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课时内完成与单式班同样多的教学任务,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在师资短缺的农村学校或者城区的薄弱学校,复式教学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应用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秦牧同志的《菱角》是一篇叙事生动、逻辑严密、说理深刻的议论性散文。该文原标题是“菱角的喜剧”,收入中学课本时改为“菱角”。我觉得这两个标题都与文章内容不相切合。大凡将具体的实物用作散文的题目,这实物或者是文章的线索,或者是体现文章主题的关键材料,或者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编在同一单元的其它两篇散文,巴金的《灯》  相似文献   

12.
一枝所谓正反对比,就是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中彼此矛盾的两个方面放置在一起对照来写的方法。它可以使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刚与柔、真与假等在比较中得以鉴别,十分鲜明地揭示出所描写事物或者所议论对象的外在特征或内在本质,因而有利于更突出、更深刻地表现文章的主旨。其形式主要有两种:  相似文献   

13.
一技 所谓正反对比,就是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中彼此矛盾的两个方面放置在一起对照来写的方法。它可以使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刚与柔、真与假等在比较中得以鉴别,十分鲜明地揭示出所描写事物或者所议论对象的外在特征或内在本质,因而有利于更突出、更深刻地表现文章的主旨。其形式主要有两种:  相似文献   

14.
表达技巧是古代诗歌鉴赏命题的重点和热点之一,但一些术语却极易混淆,尤其是对比与衬托。现在我们来做个比较:一、概念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形成强烈反差,从而突出主题或思想的一种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5.
<正>复式教学是一门教育科学,也是一门课堂教育艺术。它是在同一间教室里编排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课程,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课时内完成与单式班同样多的教学任务,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在师资短缺的农村学校或者城区的薄弱学校,复式教学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应用的教学模式。因为小学英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复式  相似文献   

16.
两相矛盾是相对于自相矛盾而言的。自相矛盾是一个思维主体自己和自己矛盾,两相矛盾则是指两个人、两群人,或者两个集团、阶级、民族、国家在同一时间(或时期)从同一方面、对同一思维对象(逻辑著作称为“三同一”)作出互相否定(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判断)。例如: 一、甲:现代工业的大发展是好事。乙:现代工业的大发展并不是好事。 二、抗战初期,对于抗战前途,亡国论者说:抗战必亡,最后胜利不是中国的。速胜论者说,中国很快就会胜利,无需乎费大力气。  相似文献   

17.
一般的等级比较总存在着比较的对象,或者是就两个事物的同一属性进行比较,或者是就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情况下的同一属性进行比较。然而,英语中还存在着一种不带比较分句的比较结构。这种结构仅仅在形式上是比较而已,实质上并不能算是比较结构,而只是一种前置修饰语,本文称之为形式比较句。了解并掌握英语里的这种形式比较句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作用。本文对形式比较句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理解与翻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教师     
《教书育人》2006,(5):4-4
中国卫生部4月18日要求学校和托幼机构建立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报告制度。规定学校校长或者托幼机构主要领导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建立学生晨检制度。《规范》要求:当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患病,并有相似症状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9.
打造特色班级文化 构建和谐班集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级文化能够促进班集体在同一类型或者同一模式的文化环境中形成大致相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构建和谐班集体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对班级文化建设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一、遵循逻辑思维规律,准确找出句子语病按照普通形式逻辑的观点,逻辑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循、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等四条基本规律。同一律要求人们的思想要有确定性,即要求所用的概念或判断要保持其确定的内容。如果违反了这一要求就会犯“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同一对象的两个互相否定的思维不能都是真的,至少有一个是假的。如果违反这个要求,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是:一个思想或是反映某个客观对象,或者不反映某个客观对象;一个思想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