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教育(海南)》2006,(2):11-12
教参曾经是教师的重要拐杖。但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的施教方式也要随之改变,过去那种依靠课本和教能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做法,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发展需要,那么,新课改还要不要教参?要怎样的教参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教师的职业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舆论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人们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特别是教师的职业素养越来越关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能不能影响一个人的灵魂,能不能帮助一个人塑造他的灵魂,是教师是否合格的一个体现。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就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3.
QQ:网络教研的利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日渐普及,广大教师也争先恐后地开设起自己的博客,少数教师甚至创办了个人网站,将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得与失及时发布到网络上,供同仁讨论或请他们出谋划策。这一形式虽能突破时空的限制,但由于缺乏即时性的交流,还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教研”。  相似文献   

4.
问题是教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是需要教师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学生能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能不能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综观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基础是教育,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没有教师就没有学校,更没有社会的发展。教师是科学化知识的传播,是社会主义精神明的宣传。在教学活动中,教育方针能不能实现,培养目标能不能实现,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其中,学校中青年教师是当今学校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和教育能力决定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课。在心理辅导课堂中教师是不是应该保持“价值中立”、教师能不能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这两个话题一直以来是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和专家学者争议的焦点。笔者认为,“价值中立”是心理辅导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但是由于心理辅导课和心理咨询存在着种种不同,因此不能也不应该在心理辅导课中完全地贯彻“价值中立”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宋炎玲 《河南教育》2005,(11):42-42
教师能不能惩罚学生? 有人认为教师无权惩罚学生。尤其是在推行赏识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当充分肯定学生、赏识学生,这样才能激励他们进步。所以不能批评芎粤生。更不能惩罚学生,因为批评和惩罚会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伤害。而有人提出,我们每个人走上社会后都会因为做错事而受到相应的批评和惩罚,为什么学生在学校就不能受到批评和惩罚呢?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能不能惩罚学生?如果能,应该注重什么问题?如果不能,怎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请您对此发表高见。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工作应该是最具挑战性、最能与时俱进,也最能让教师体验教育幸福的工作。所以,很多人都说,没有做过班主任的教师就不是一个完全的教师。当然,如果不能正确处理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关系,不能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班主任工作也可能是最累、最压抑和最有挫败感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陈德勇 《课外阅读》2011,(12):181-182
古人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矣”。但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这种简单的对教师的定义根本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也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师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应有的权职。因此,在新课标条件下转变教师职责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好坏关键在教师。“能上能下”科学的管理制度能释放教师的工作激情,想方设法搞好教学;“能上不能下”、“能下不能上”的管理制度则会扼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正常展开。要释放教师的工作激情,必须改革不合时宜的制度,实行“能上能下”的政策。 我国自1987年实行教师职称评聘制度以来,职称成为评定教师能力业绩的重要标准。职称与待遇挂钩也大大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评出来的高、  相似文献   

11.
陈庆煌 《福建教育》2005,(1A):44-44
问题是教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是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学生能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能不能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谈高校的教师工作孙绍昌建设一支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良好的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措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各级各类学校能不能完成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关键在教师。因此,搞好教师...  相似文献   

13.
课件开发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及其开发已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门课题。在教学中把多媒体课件用到教学的“刀刃”上,能达到传统教育不能达到的目的和效果。因此,探索开发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师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年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但中年教师面临两个问题:一是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很多中年教师(尤其是获得高级职称的教师)会出现职业倦怠、“审美疲劳”等现象。人到中年还要不要积极进取,还能不能超越自我,是中年教师不能回避的问题。二是管理者的相对忽视。学校管理者往往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教师,在无形中冷落了中年教师。其实,中年教师的内心同样渴望管理者的支持和关注。本期的两篇文章《中年教师是否需要再成长?》和《捕捉平凡中的感动消除“审关疲劳”》,一篇是对中年教师成长现状的分析,一篇是即将步入中年的教师的自我追问与反思。我们希望,中年教师无论是身处何种境况,都不放弃自身的再成长;我们更希望,有更多的管理者关注中年教师.给予中年教师继续前行的力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现在教育界祟尚赏识教育,认为靠激励手段更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一至不能谈“批评”,甚至谈“惩罚”则色变,似乎说到“惩罚”教育就是体罚或变相体罚。随着新闻媒体频频报道教师体罚及变相体罚学生的“丑闻”,对教师的指责声使得学校、教师面面相觑,草木皆兵,仅仅靠爱心、耐心去说服教育学生,可是当遇到屡犯错误的学生时,耐心教育有时显得力不从心,苍白而无奈。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教育内部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反映到干部人事制度方面,就是学校干部能上不能下,教师能进不能出,干部没有危机感,部分教师缺乏积极性。学校如一潭死水,缺乏生机与活力,成为教育事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的阻碍。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对干部教师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着眼于发展,着眼于未来,必须对教育干部人事制度进行深入改革,这既是社会整体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教育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只有改革才有活力,才有出路,改革越早越主动。   近年…  相似文献   

17.
《春晓》选入了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人教社编),其中有几个词语解释令人疑惑。疑惑不解,教师就不能正确理解诗文的含义,不能正确地读出诗中的感情,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诗情画意,就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朗读。可见,正确理解诗中词语的含义,是教师能正确朗读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师学历补偿教育的完成,不少教师进修学校面临着衰败和萎缩的境地。专家们呼吁————进修学校教师培训职能不能丢。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之友》2007,(7):24-25
当了教师,就免不了与学生打交道。一个教师,如果连学生问题都处理不好,这个教师基本不能算是成功的。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待现在的学生,难度的确越来越大了。  相似文献   

20.
众论     
《福建教育》2011,(11):3-3
观摩活动中,无论是观摩者还是被观摩者,都要把眼光放在幼儿的发展上,因为我们是教师,教师的为与不为、能与不能,最终影响的是幼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