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表现一,重教参、考纲,轻课标、教材现在有这样一种现象,年轻老师重教参,因为教参内有教材分析,还提供了教学案例,可以直接用来教学;有经验的老师重考纲分析,考试指挥棒的功能体现得更为明显。而备课的根本依据"课标"和"教材"则看得很少,甚至有些老师从未翻阅过课标,对教材也只是看看有哪些知识点。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依据课标、教  相似文献   

2.
陈尧 《现代教学》2012,(12):51-52
为了了解我校新课程改革现状与教师专业发展情况,我听了一些课。这些课中有我随机选择的,也有教务处安排的公开课。听课之后,我与上课教师进行了一些交流,查阅了学生的一些作业,其中有些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一、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教师对研究学情与研发教材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以教参为本",而不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参为本"具体表现为教师的  相似文献   

3.
教材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重要凭借。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教师不能只做课标、教参、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而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取舍,创造性的处理教材,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堂精彩的课,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备课.研读是最好的备课.只有将广博的、持久的读书与反思相结合,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自己,才能让备课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笔者认为,教师备课不仅是按照教材去设计教案,更需要全方位进行研读.教师只有真正读懂课标、教材、教参、学生和自己,做到"五读"俱全,才能让备课渐入佳境...  相似文献   

5.
其加 《成才之路》2014,(14):84-85
正我作为区高中新课程改革第一批进行具体教学实践的教师,通过全方位接触"新"课标、"新"教材、"新"教参,对新课改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如何才能快速准确地把握好新教材,如何才能在课改的大背景下认真贯彻课改的理念,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呢?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全面解读教材就当前课程改革的整体特点而言,新课改从标准化教学向个性化教学转变,在基础教育阶段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的形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上课前必做的准备工作:内容的宏观解读(研究课标、教材和教参,通过课标把握理念、明确要求;通过教材和教参把握重难点、突出关联)、内容的微观解读(研究课本内容由哪些素材组成,这些素材分别起什么作用,教学中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利用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对于教材的处理上,强调以《标准》为依据,"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教学实践中多听,多看,多思考了之后,我总结出四点低年级语文教材处理的经验。一、多丢开教参重新确定教学目标教材的编写总是紧跟着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更新而完善的。客观原因导致教材与教参所体现的社会性和时代感总是滞后于大纲与课标,更滞后于生活现实。因此,教师拿到任  相似文献   

8.
周萍 《成才之路》2012,(16):60-60
正素质教育的大潮对每位教师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能领会新教材,把握新教材,正确使用新教材,应探索一条新的教育教学思路。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认真研读课标,以及该条"标准"要求的广度、深度、学习方法等。然后,依据课标组织教学活动,将课标与教材、教材与生活、生活与课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学活动达到"用教材教,借教材学"的境界。在  相似文献   

9.
备课,人们通常理解为:一位教师在课前熟悉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准备教具,最终形成教案的过程.在过去的备课中,教师更多依据的是大纲、教材、教参,参考的是名师教案、获奖课教案,书写的是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相似文献   

10.
徐瑛 《学苑教育》2012,(24):70-71
"英语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由于学情因素和其他一些客观因素,教学进度不可能按照教材和教参设定的原课时来施教。在优化教学过程中,要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源,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本,进行单元内调整、单元间调整,以及教材资源的延伸和拓展。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21):29-30
语文学科是一门国家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它的设置和实施必有意义和价值,但一直以来似乎难有定论。"泛语文""伪语文"甚至"非语文"大行其道。了解语文的本真,还原语文本色,取舍好"课标"与"教材",取舍好"学生"与"教师"的辩证关系,追求课标、教材、学生、教师之间的"相似和谐的振动",打造以"学"为中心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12.
一、研读教材——合理利用教材是教师教学实践的凭借,课标是指引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因而,让教师研读课标,通读教材是关键。但是要想摒弃年年读课标,年年看光盘对教材的分析,而备课又不知如何下手的弊端。那么应该怎样研读呢。我们认为:研读教材应做到"六要":要结合《标准》  相似文献   

13.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说教材是我在反复研读《课标》,认真通读教材、教参的基础上着手设计并实施的。其流程是:说课标对本单元的基本要求,说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例,说知识结构和内在逻辑关系,说教学建议及评价建议。下面我对这几个环节的设计思路进行逐一介绍和说明:  相似文献   

14.
许多教师备课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参,却忽略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习题,要知道它们也是珍贵的教学资源。翻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篇课文后面都根据课标要求、文本特征等安排了4~5个课后习题,这些习题大体有下面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教师集体备课是在教研组的指导下,年级学科组组织教师开展的集体研读课标、教材、教参,分析课堂学习情况,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我们采用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线的教师——课标教材践行者,在使用课标教材后或多或少总有些感受与体会,更兼课标教材因为"新",难免有些"瑕点".笔者在使用课标教材一年之后,对教材(必修1、必修4、必修5、必修2)中一些内容有一些肤浅陋见,愿与同仁共讨.  相似文献   

17.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提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不再是"圣经",而是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和工具,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承认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标》和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是,从目前的教学实际看,面对具体的教学任务,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问  相似文献   

18.
金晖 《中学数学月刊》2012,(6):25-26,40
磨课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而"磨课"正是这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回顾"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的磨课过程,既有同行间观点的碰撞,又有专家的点评指导;既有对教材、教参的反复研究,又有课后的个人反思  相似文献   

19.
"以学定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理念,其核心意义在于数学教学不再完全以课标、教材和教参作为指导,而将目光更多地锁定在教师对学生学情的把握上.即根据学生整体所学情况及个体对数学知识的把握,来确定某一数学知识点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在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颁布,并且明确提出初中数学要抓四基  相似文献   

20.
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改变,它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形成校本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英语实践能力。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由于是全新的探索,无课标,无教材,无教参,可谓一片空白。英语教师只能通过教材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进行开发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