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4年以来,黄爱文老师关注"有效教学"课题,发现有效教学理论探究及有效教学"形式"研究对课堂教学"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均缺乏足够的关注,于是她就如何充分保证学生的参与率提出了"聊课"的设想。"聊课"的构建体系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研究的范畴是"课堂教学"。2011年10月,"聊课——农村学校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以下简称"聊课")被立项为广西"十二五"规划课题。2010年至2011年期间,坊主黄爱文老师带领"春华秋实"工作坊的成员在来宾市忻城县的小学、初中、高中进行了语文"聊课"课题研究与实验,后来辐射到了小学英语、数学等科目,促进了来宾市农村教师的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罗承丽 《广西教育》2011,(14):51-52
"高效、快乐"是每个教师追求的课堂模式,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教学观,可是大部分教师只注重新课讲授的"高效、快乐",讲评课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讲评课堂成了"低效、苦恼"课堂。其实,讲评课与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一样,是一种重要课堂教学类型。  相似文献   

3.
任务型课本剧表演课使外语教学重心由"教"向"学"转换,体现了高度的互动性。教师对交互的控制减少,学生在交互中表现活跃,他们控制了整个交互过程以及交互内容。这一教学形式将教材"活化",将课堂"动化",将教学过程交际化,尊重了学生的需求与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等,旨在造就高素质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4.
"预设"对应于"生成",尽管在课前的预设中教师对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充分的设想,但学生毕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不尽相同的基础知识、思维方式、年龄特点和思维水平,课堂上一些突如其来的状况常常会超出教师的主观臆测。当课堂中出现这样或那样始料未及的"尴尬"时,如果教师能运用机智,直面"尴尬",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将尴尬适时转变成五彩缤纷的"精彩",往往会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妙效果。  相似文献   

5.
马长辉 《成才之路》2010,(36):11-11
当前,新课程理念正在内植于教师头脑,外显于课堂。许多思品课堂特别是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上,课堂活动非常"热闹",这种"热闹"既表现在形式的多样,如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小品表演、课堂游戏等,又表现在学生情绪高涨而产生的课堂喧闹。似乎一节思品课没有讨论,没有表演,这就不是一节成功的、有效的课。说实话,难道“热闹”就等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背景下的精彩课堂是预设与生成共舞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能做到课前有意设"套",课中善解"生"意,智慧处理"意外",那么,生成就会随心所愿,课堂精彩自然在随"意"间看似无心中浑然形成。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研究需要抓手,同课异构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抓手。同课异构设计是以"认""同"为研究视角,运用比较的方法去"解""异",将"认同"与"解异"结合起来的研究过程。"认""同"是教学文本和教学理念",解""异"的是课堂导入、课堂精讲和课堂操练。好的同课异构教学设计必须处理好设计数量、设计标准、研讨跟进和教师相互倾听等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浅谈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备”、“讲”、“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浅谈了的三种基本教学环节,包括课前备课——"备",教学语言——"讲",课堂板书——"书"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通过灵活运用与实施"备"、"讲"、"书",有助于全面提高分析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口语交际课程已经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但许多教师都觉得口语交际课并不好上,他们对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心存困惑,对一些现象感到棘手。通过观察总结,我发现在教学实践的课堂上,教师的表现多为"教学手段单一,教师指导浮光掠影,不着边际",而学生的课堂表现则是"启而不发,默不作声或词不达意"。  相似文献   

10.
殷鸿群 《广西教育》2014,(21):27-28
如何让学生在快乐、多样的课堂形式中获取知识呢?作为课堂气氛的总"调剂师",我们应顺应学生的"口味",让课堂形式新颖、课堂气氛轻松、教学手段趣味化、教学内容生活化,否则就无法走出课堂教学"只有自己一个人精彩,学生全部睡趴"的尴尬局面。下面笔者谈几点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快乐学习方法。一、课前积累硬性素材每一节好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教师课前的大量准备和积累。首先是教师知识面的储备。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1月24-26日,2010年浙江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在温州举行。两天的赛课,深深为赛课教师的才情和精巧的设计以及学生一次又一次的精彩回答所折服,同时又不禁思考:是什么帮助教师把准了课堂的"生命之脉",将课堂调到"最佳温  相似文献   

12.
"备"的过程对教师来说是充满智慧的",有备而来"是教学的一种大境界。本文通过对教师课前与课后准备工作的分析,着重讲述了美术教师教学准备的种种。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在"留心"、"用心"、"精心"中不断提高教学境界和课堂效率。教师"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广义的"备"即"大备、""终生备",它包容师生阅历的全部——既指写在备课本上的有形文字,更指融入心间的无形意识。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在人的交往中学习,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这个"动"不是教师或者学生单方面的"动",而是一种"互动",既有教师的"动",更有学生的"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更是师生与所有教育资源之间的一种互动。 课堂如果缺少了互动就缺失了课堂的生气,就缺失了生命的灵动。在教学实践中,许多一线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4.
许多教师都在追求"高效课堂",却忽视了依据学生特点去锻造课堂美。其主要表现为:以零打碎敲代替了对话,以热闹遮蔽了思考,学生思考无序,思维无根;关注了语文,却忽视了语文背后的"人",淡化了"人"的个体生命,忽略了"人"的个性差异,学生的生命意识得不到律动;课堂以知识为本位,忽视了影响学生终身自觉需求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说的"聊课"是指教师与教师,在自然、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就课堂教学的主题平等对话,互动交流。在聊中产生智慧的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因为不是正式严肃的听评课,所以聊课随性又灵动;因为参与者心平气和的心态,所以聊课更加海阔天空。聊课,这种轻松活泼的草根教研活动形式,悄悄走进了我们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公绪兰 《学周刊C版》2011,(12):106-107
"高效课堂"是现在我们每一位教育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其涵盖的内容也是方方面面的。教师可以在自身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坚持课前"四备"、课中"四主"、课上"二评价",让我们的科学课堂走向高效。  相似文献   

17.
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课堂,但课堂效率离不开教师的备课。备课是实现课堂"轻负高质"的主要途径。教师要以备课带动教学,从课外延伸到课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实现高效教学。语文教学中,有些老师的语文"常态课",会给学生的主动学习制造障碍;有些老师一味追求的"新、潮、怪"的"奇态课",也让学生云里雾里。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备课为例,谈谈如何让备课"给力"语文课堂。一、立足文本语言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形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课堂的精髓在于教师首先要明确:"语文课要教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走到今天,低年级语文课堂终于一改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的单边授课方式,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形成了"双边"乃至"多边"互动的教学模式。语文课堂起了质的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变少了。这是不是意味着,新课程改革以后对教师课堂用语的要求降低了呢?恰恰相反,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课堂用语的要求更高了。笔者在多次的教学交流课上发现,很多年轻的语文教师不再重视自己的课堂用语了,一味地追求课堂组织形式的新颖、学生讨论的热烈、课堂气氛的活跃,教师的用语始终局限在"请讨论一下""回答得很好""请坐""还有谁比他说得好"等几句常用语上。一堂课下来,除了课堂结构、学生表现可圈可点以外,教师倒好像是个"多余的人",课堂用语  相似文献   

19.
思品课往往给人枯燥无味的感觉,关键是学生没有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没有能"动"起来,课堂只是教师说教的"舞台"。苏教版新编思想品德课巧妙地把理论知识和具体事例结合起来,尤其是"知识链接"和"探究平台"更增加了课本的"广度"和"维度",给学生"动"起来提供了足够的空间。200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特别指出:要积极改进中小学思品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媒体以及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微"教学模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许多教师开始尝试使用"微课程"来辅助教学,更有一些教师将微课程资源投放到个人或他人开发的慕课平台上,以实现"翻转课堂",即学生们先通过慕课平台上的微课程资源进行预先学习,再回到课堂上解决自学过程中的疑惑,并分享自学的知识与经验,真正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自学能力。慕课平台上的课程资源也可供更多的网友学习和使用,真正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知识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