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师学习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学习场域的构建需要突破认知主义范式.通过主动融入和场域更新等途径,培育和而不同、自主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以此成就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全球教育展望》2008,37(12):34-37
在不同权力理论视野下的课堂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具体表现为传统权力理论下的压制性、中心化和独占性以及微观权力视野下的规训性、非中心性和网络化。考察不同课堂场域中的权力运作形式,目的在于进一步加深对课堂控制的认识,探讨协调课堂控制和学生自主发展的机制,进而构建更为理想的课堂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学习是一种个体性变量和社会性变量双向共时运作的实践活动。大学场域与学习惯习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构成了大学生学习实践的生成性动力机制。知识社会的到来使高等教育的认识论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导致建立在客观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科层型大学场域和常规性学习惯习受到了严重挑战。因此,大学不得不借助知识社会的变迁,重塑一种基于建构主义认识论的以大学生主体性发展为旨归的学习型大学场域以及在本体论上与之相契合的反思性学习惯习。  相似文献   

4.
课堂场域中的权力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课堂场域中,权力以学生身体为作用点,以知识为基础,以话语为媒介,在宏观的战略性运作下尽可能轻便、迅速、有效地施行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手段与技术,并通过学生的自我知识和自我检视,制造与生产出驯服-有用的身体和自我规训的主体。作为渗透着权力效应的载体,学生便被整合在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的共生体中,其获得的知识形式和主体形式也正是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等各种关系综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场域里,教师行为表现为一种惯习,教师惯习集中表现在课堂。教师的惯习使课堂生活富有效率,但惯习束缚了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并掩盖了教师对学生带来的压抑和伤害。教师惯习形成过程不仅是教师个体专业成长历史的积淀,是社会制度历史和观念历史的内化,是教师拥有的文化资本和制度权威的外显,也是社会中其他场域对学校场域作用的结果。本文尝试从场域和惯习的角度审视教师课堂行为,并对此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6.
只有预设的课堂只会是教师的课堂,生成的课堂才是学生的课堂。但生成的历史课堂教学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关注和把握学生的学习场域,给学生的"失败"留有空间,注重历史思维的训练,侧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课堂场域里规训的重要依据和形式为课堂行为规范和惩罚;课堂规训的主要作用点是学生身体,包括对身体的惩罚和磨练,对身体的格式化,对身体的空间限制等;课程(知识)和考试,也是一种隐形的规训。  相似文献   

8.
当下,数学活动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关注点。基于学习场域创新的视角建构数学活动场域具有重要的课程意义和实践价值。在数学活动场域建构中,教师可以尝试改进物理空间和关系空间,开发具有现代意味的认知工具和具有实证意义的评价平台,构建数学活动新范式,创编数学活动校本教材,最终指向育人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而增大,提升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就需要改变其人力资本构成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方式,同时也需要改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人力资本构成,改变并积累高职院校培养特定规格毕业生的能力。2006年,我国高职教育场域启动以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的示范校建设项目。本文考察了示范校的建设过程,认为组织学习是高职院校新能力生成与组织变革的重要机制,但该机制的作用效果受到高职院校领导与组织管理体制、资源获得与激励机制、既有知识和可能获得的知识等因素的影响,并指出项目制虽能促进组织学习,也会产生学习陷阱,影响场域内的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渗透到教育领域,面向未来学习场域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并演变成由未来技术重构物理空间的"知识场"、现实情景融合虚拟空间的"意义场"和虚实结合融入泛在空间的"生活场"组成的庞大学习空间.三大场域兼具"物性""人性"和"活性"等特征,能充分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学校的特征和未来社会需求.从运作机制看,场域内部通过信息流的互通交流和能量交换发生着置换和进级,场域外部通过价值制导与资源介入提升其造血功能和组织活力,由此推动学习场域的发展和变迁,改变学习的存在样态及性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单纯的阅读者—文本的阅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了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激发,构建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和阅读场域是十分有必要的。这种学习场域与课堂、图书馆等真实的阅读场所有所不同,它不仅包含了显在意义上的场域,同时也包含了潜在意义上的场域。在被应用于学校教育的过程当中,潜在意义上学习和阅读场域的构建可以使读者、作者以及文本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使学生能够真正从阅读当中汲取力量、获得启迪。  相似文献   

12.
课堂场域中师生话语问题主要表现为话语权力的不平衡、话语空间的局限、话语内容的单一、话语情感性的淡薄以及话语理解的变异。究其原因,是由于对教育目的认识不清,偏离了教育本真;对课堂规则的刻板遵守,弱化了学生地位;对话语性质的认识缺乏,忽视了话语价值以及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阻碍了话语实施。对此,提出转变育人理念,积极推动教育回归本真;创新课堂规则,发挥积极的环境支持作用;明晰话语本质,合理有效地充分运用话语;提升教师素养,持续引领学生创造话语价值。  相似文献   

13.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因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教学效率,有效促进学生交往能力改善,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探究能力而被普遍应用在现今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然而,目前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普遍存在"有合作之形而无合作之实"的现象,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率。本文主要借用"场域"这一概念探究高中信息技术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间的关系对合作学习效率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基于小组成员关系的视角提出一些使合作学习更有效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自适应学习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依赖先进的工具难以实现。文章运用场域理论,建构了以自适应学习平台为核心的显在场域和以主体社会关系为基础的潜在场域相融合的智能自适应学习场域模型。其中,潜在场域包括学生自适应、教师自适应、管理者自适应和家长自适应等社会关系。通过运用资本、形塑惯习可提升学习场域进化的动力,减小阻力,为实现自适应学习提供新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课对话教学存在于允许差异性和多元价值存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弹性化的教学时空所共同型构的理想型场域之中。但是,与对话教学内在精神冲突的教学习性、考试主义取向以及教学物质条件的有限性阻碍了对话教学理想型场域的生成。高校德育课教师成为积极能动的对话教学主体是对话教学理想型场域生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郑百苗 《云南教育》2005,(28):42-43
当前,由于对“生成”本质的理解偏颇,引导缺乏智慧点化,致使一些语文课堂步入迷茫,甚至走向极端,这就需要寻求和把握课堂“生成”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课堂边缘人群在课堂中的存在,不仅不利于课堂教育公平的推进,还阻碍着学生个体获得充分而全面的发展。基于课堂边缘学生发展困境的主要表现,从宏观视角运用场域理论剖析课堂边缘学生发展产生困境的主要原因,并从场关系、场资本和场惯习三方面提出对应的应对建议,以期帮助课堂边缘学生“去边缘化”发展,重返课堂的中心舞台;帮助一线教师关注课堂边缘学生,为其提供针对性帮助,使其获得良性发展,助力课堂教育公平的推进,促进高质量课堂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7,(7):159-16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频繁,市场对翻译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所遵循的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授课模式已不能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翻转课堂的兴起和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模式,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试图将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概念引入翻译教学中,研究基于翻转课堂的翻译教学场域的建构,尝试建立新的翻译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职学校是高中阶段教育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学生整体水平偏低,学生管理工作复杂而任重道远.要着眼于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通过对场域理论在班级文化育人的价值和优秀班级文化场域应该具备的条件分析,以19美术高考1班新班级文化建设为例进行实践探究,通过树立班魂、净化环境净化心灵、美化环境美化心灵、建立班级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场域创新视角下建构数学活动是落实课标的校本化创造,是数学学习返璞归真的探索,更是学习共同体的重构。墟沟小学研究团队多年来致力于基于学习场域创新建构数学活动,使数学活动真正落地,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