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妇女获得了历史性的解放。进入21世纪,社会发展为女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空间,性别角色的淡化和模糊必将促进新世纪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和完善。但妇女问题仍然是一个复杂、尖锐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纵观中、西方妇女解放的历程,会发现中国妇女的解放与西方妇女的解放方式不同,对中国妇女的解放方式进行思考,我们会发现中国妇女解放是被动的解放,这种被动的解放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对女性的重视,另一方面说明妇女缺乏主动争取的能力,某种程度上说,这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障碍作用,本文阐述自己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被提出、地位的被提高,意识的被觉醒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当代妇女解放运动出现了困惑,表现为:妇女自身素质难以适应解放的要求;传统的妇女解放运动奉行男性价值标准,造成了妇女解放与男性解放的对立;妇女的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冲突十分明显,反映了妇女解放进一步发展的代价。摆脱困惑,走出误区,关键是要找出妇女解放的固有价值标准,即作为人的女性的自由发展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在此前提下,应当把提高妇女素质作为当代妇女解放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同时还要寻求女性与男性、社会与家庭的协调发展,此乃目前妇女解放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西方妇女的解放在三大关键领域展开,首先是争取选举权以望取得对社会劳动成果的分配权;其次是就业问题,寻求通过劳动获得解放;三是妇女在观念领域发生变化,希望走出家庭摆脱生殖奴役。这些妇女运动的主题与19世纪以来的改革运动结合,促成了西方妇女的地位变化,也开创了西方女性历史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丁玲的创作实践,着重分析了她所塑造的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女性形象及其典型意义,展现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轨迹,表现了妇女解放运动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说明妇女解放不仅要有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更要铲除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同时还必须把它与民族的解放、全人类的解放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苏青在其作品中更多地关注女性所要面对的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基于这一点,我们能看到,她继续探讨的是“五四”运动问题小说的传统,甚至对女性问题进行了更深层的关注。因此,通过她鲜活而质朴的笔,给我们展示了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中国女性的真实生活,在其作品中对妇女的真正解放作了很多设想。虽然某些观点有点偏激,但她毕竟深入思考了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我们能够说,在中国的女性作家中,苏青关于女性问题的思考是独特的。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妇女解放视域来看,秋瑾的妇女解放思想主要是基于推翻封建王朝统治、构建民族国家的诉求,她将思想的自觉、文学的表达与自身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推动了中国妇女解放和民主革命的进程。她有关妇女解放思想的诗文,既反抗封建礼教又呼唤女性觉醒,既倡导婚姻自主又主张女性人格独立,既号召妇女争取自身解放又鼓励她们勇担民族复兴重任,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爱国之情与忧国之思。  相似文献   

8.
追溯历史的发展历程,人们创造了人类(humanbeing)、人(human)、历史(history)等词语,但是这些词语中,女性都不包括在内,女性一直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遗忘角落,从来就没有人将女性提到场面上来。21世纪女性世界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一改变从文学作品中更容易看到。通过女性文学这一窗口来观察女性的解放之路,无疑会更加清晰和透彻。西方社会争取女性解放的运动开展得很早,但是在中国过去近百年的女性文学历程中,女性解放的争取和斗争从未间断,期间所经历的解放运动和斗争历经坎坷、跌宕起伏、可歌可泣、精彩纷呈,书写了中国女性解放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人是社会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承担者.卖现现代化,必须提高全民素质.对于占总人口一半的中国女性来说,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一、告别传统的中国女性的艰难历程追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女性摆脱传统束缚经过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程.在旧中国妇女处于依附地位,无独立人格,无主体意识,政治经济地位低下,被剥夺了接受文化教育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力.婚姻上不自主,人格上无尊严,人身解放都谈不上,更谈不上素质的发展.从太平天国洪秀全提出的“废除买卖婚姻,男女平等”,到五四运动的“反对旧道德,旧礼教”,使中国妇女特别是知识界妇女在争取社会进步和个人自由的进程中,向封建传统道德展开了有力的冲击.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妇女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关于妇女压迫和妇女解放这个历史性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多年前就已发表出一定见解。恩格斯和马克思认为女性压迫是一件劳动问题和阶级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西方女性主义充分遗传了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基因,并在女性解放的政治层面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反问,并产生了意见分歧。西方女性主义认为女性解放要改善的是性别压迫,而马克思主义认为女性解放是生活、生产的解放,而不是单独的女性自由。因此,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女性主义的背景和女性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必要性,最后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女性主义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1.
陆文夫的《小巷深处》与苏童的《红粉》都是属于从妓女题材方面来谈妇女解放问题的作品,文中运用女性主义方法来分析这两部作品中的妇女解放问题,论证中国解放初期的这场妇女解放运动的不彻底性,它只是妇女解放的初步,还未真正触及妇女的内在精神的解放。因为妇女的彻底解放,既包括妇女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外在条件上与男性的平等,又包括妇女在内在精神上的解放,二者相互作用,尤其是内在精神的解放,因此妇女解放之路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在阶级社会中,妓女是被压迫妇女中一个很特殊的阶层。玛格丽特、玛丝洛娃和杜十娘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度生活,她们为追求各自的爱情,用眼泪和生命勾勒出辛酸苦难的一生,她们的悲剧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三位女性的命运启示我们:任何时代妇女解放的道路都是相通的,只有社会解放了、前进了,妇女才能得到真正的、彻底的解放!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中产阶层妇女的体育参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女性体育参与的迅速扩大不仅是一种体育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以质性研究的范式为基础,采用深度访问的研究方法,讨论了"白领"群体女性她们的体育行为及观念。研究发现中产阶层女性体育参与具有很强的文化意识以及消费性、商业性特点,她们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引领大众妇女的潮流。本研究认为,一方面,妇女参与体育的障碍已经减弱,个人参与体育的自由度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妇女参与体育在制度上和文化意识上仍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这些限制因素影响到妇女的体育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她们对体育参与的真正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她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生活在传统父权社会的氛围中。因而,中国妇女在体育参与上,要真正实现性别平等的解放之路依然漫长。  相似文献   

14.
伊朗立宪运动(1905—1911)之后,女性解放思潮在伊朗迅速发展,伊朗妇女走出家门,进入学校,接受现代教育,由此登上20世纪的文学舞台。在20世纪初叶的伊朗新诗运动、中叶的诗歌繁荣、1970年代的现代派诗歌运动中,伊朗女诗人都展示出自身的力量,为20世纪伊朗诗歌的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五四新文化运动激扬的女性解放思潮,首先开启了女性文学诞生的时代风尚和社会背景;中国女性文学的大陆崛起,直接影响和促进了台湾女性文学的萌生。大陆五四女作家多采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及自传体文学书写,表现娜拉形象所蕴含的“人的发现”和“女性发现”的时代命题;台湾女作家则以政论式言说,集中阐明女性解放的社会议题。两岸女性文学在不同地域的孕育和出发,提示了192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最初面貌和完整图谱。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女性翻译为背景提出了女性身份认同的社会问题。女性一直生活在父权社会的梏桎中,长期受到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歧视。女性以翻译为途径,宣告她们自身的社会价值,体现她们的思想理念,在译作中阐明她们的独立主观意识、独立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并把女权主义的思想理论融入译作中,通过语言表述提升她们的社会地位,改变她们的社会形象,实现女性的自我意识、自我觉醒和身份认同。该论文最后指出,女性翻译中的身份认同是妇女争取解放,追求女性的自我疆界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出走”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姿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女性出走”是个永久的话题,并由此引出诸如社会改革,人的解放之类的思索,女性对“旧家”的叛逃,在社会中的无奈挣扎,对“新家”的渴望等构成“女性出走”题材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历史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研究目的在于认识近代女子体育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研究内容从纵向上回顾了它的背景、产生、兴起及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从横向上研究它的思想、文化、制度及观念,认为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对妇女全面解放、社会价值观念、社会稳定、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对现当代社会女性体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女权主义作家艾丽斯·沃克一生致力于黑人妇女的解放,她通过写作试图拯救处于双重压迫中的黑人妇女,在《紫色》中以双性同体的创作理念塑造了多个同时拥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角色,其中以西丽最为典型。西丽在自身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的融合过程中,实现了自我认同并获得解放,成为沃克笔下两性和谐的成功楷范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封建社会可谓男性集权制社会 ,男性在一切领域都优越于女性。但是封建道德对人的精神个性的束缚 ,使男性与女性处在同样被排斥、被损害的地位 ,社会解放是他们共同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