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核心素养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他们的现有学习水平却各有差异。如何在同一个数学课堂上让不同的孩子都有不同的发展,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去参与、均衡数学课堂上各个活动过程,各个学习个体之间的关系。让每个孩子的核心素养得到切实有效提升,让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能够被"看得见"。  相似文献   

2.
当前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正是学习的启蒙阶段。此时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双重因素的正常制约,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一碰到困难和挫折,便会产生低落的情绪,注意力的持续性比较低,对美术课堂上的创作缺乏了解。这使得本应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孩子面前变得黯然失色。那么,如何克服这种求知的浮躁,让他们爱上这个课堂,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下面就结合美术课堂教学来谈一谈如何让孩子和老师真正做到心灵的交流,让学生爱上美术课堂。  相似文献   

3.
正在数学学习的课堂中,教师理应重视学生的"表达"训练。这里所提出的"表达"不仅是学生运用语言准确陈述数学概念和自我思考,更为重要的则是这里的"表达"应是区别于其他学科而带有明显数学学科性质的"独特表达形式和表达习惯"。在数学课堂中,这样带有明显数学学科性质的"表达"训练还存在一些空白。如何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中进行合理而有效的数学表达训练呢?一、敢于"言说"是表达训练的必要保证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首先需要培养起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敢说、乐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培养起他们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教师要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4.
"动"是孩子的天性,注意力难以持久,要让他们坚持一节课都规规矩矩地坐在凳子上听课是很困难的。但是,若能够让孩子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学效果反而会好得多。在课堂上我们该怎样让孩子动起来呢?  相似文献   

5.
很多老师反映学生笔下的人物看着十分相似,眼睛总是"炯炯有神""亮亮的",鼻子总是"直直的""挺挺的"。从学生作文中,我们看到的人物总是一个模样。为了让学生的作文从"一模一样"走向"有模有样",我在习作训练的过程中做了以下尝试。一、给孩子自由表达的空间孩子的思维是灵动的、活跃的,一个开放、广阔的主题,能触发孩子无穷无尽的想象和联想,他们动起笔来就会觉得有事可写、有话要写。孩子的思维也是容易被束缚的,一个封闭、狭窄的主题,会让孩子绞尽脑汁、搜肠刮肚还难以下笔。我们在进行有特定  相似文献   

6.
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又直接决定课堂效率的高低。其实,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好的表现,这并不是难事。作为教师,心里要装下每个孩子,从心底里与他们沟通,从行动上关注他们,尊重他们。让孩子的课堂让孩子做主,把他们当作课堂真正的主人,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他们。  相似文献   

7.
二十一世纪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教育对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学校课堂教学是学生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尤其是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需要我们从课堂中的一点一滴中做起,在细小处去教育孩子,影响孩子,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很好品德的熏陶。  相似文献   

8.
纵观当前幼儿阶段的美术教育,正是学习的启蒙阶段。此时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双重因素的正常制约,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一碰到困难和挫折,便会产生低落的情绪,注意力的持续性比较低,对美术课堂上的创作缺乏了解。这些,使得本应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孩子面前变得黯然失色。那么,如何克服这种求知的浮躁,让他们爱上这个课堂,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幼儿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语言的重要时期,关系到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对于我们农村孩子来说,一方面受阅读面狭窄的影响,另一方面习惯于传统教育下的被动接受,遇到问题依赖思想严重,导致他们面对问题不会也不敢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对此,我的应对策略是:一、亲近阅读,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很少接触课外阅读,缺乏知识的储备,也就谈不上输出。因此要想让学生有所表达,先得从他们最感兴趣的读物入手促其有所积累。首先,我把课外阅读引进了课堂,这样  相似文献   

10.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孩子成人成才,首先要学会做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终极所指。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主张小学主要应让孩子学会做事,大学才重在让他们“明其理”。这种认识是有道理的,我们认为,让小学生学会做人就是以他们的社会生活、学习生活为主线,以社会公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榜样,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通过与学生生活密…  相似文献   

11.
"让没有书的孩子找到书,让有书的孩子喜欢上阅读,让喜欢上阅读的孩子爱上表达,让爱上表达的孩子找到自己。"这是李涛老师最大的心愿,也是他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前行的动力。一、阅读教学的“初体验”.李涛老师大学毕业后,怀揣着教育理想踏上三尺讲台,只身来到上海。他看着眼前四十几双天真无邪的眼睛,用同样期待的目光看着这位新毕业语文老师的时候,他下决心要让这些可爱的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他用心备课,课堂上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全都讲给学生听。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老师和学生的之间的新鲜感消失了以后,他发现学生们上课开始开小差,虽然很努力地盯着黑板,但是他们的心却不在课堂。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做好引导、点拨、调控工作,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对班级的责任感、荣誉感,尽情表达他们的意愿,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之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变被动为主动,要让孩子们来折腾,不要成为孩子的保姆,不要成为孩子身边的警察。  相似文献   

13.
毛小平  张正中 《教师》2014,(1):108-109
正学校是孩子们成长发展的场所,学校发展的终极目标也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促使学生身体的发展,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动作技能,并养成适应集体的个性品质。新课改理念提出了,教育要面向每一位孩子,小学体育课堂面向的是学龄初期(6~12岁)的孩子,这一阶段的孩子进入学校开始正规的、系统的学习,课堂学习逐步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学校教育则要求他们自觉地服从和执行集体的行为规范,而这一时期的孩子个性  相似文献   

14.
马玉霞 《宁夏教育》2003,(11):19-19
中国的现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国家庭组织的影响,孩子在家中“小皇帝”的地位直接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心理,于是封闭、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出现了。他们我行我素,只要求被理解,不懂得去理解,生活能力弱。这种个性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所以,我们应提倡这样的教学指导思想:先做人,后做学问。正视孩子,指导孩子,教育孩子,让他们先知道如何做人,这正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早在20世纪初,澳大利亚教育史学家康纳尔提出教育要转向“人文关怀”,同时苏联教育家提出“教育人格化”的要求。从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育…  相似文献   

15.
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从一个极端走向了一个极端,关心孩子成了溺爱孩子,关注孩子成了"关住"孩子。因此,我们应把握教育尺度,转变教育观念,把"关住"孩子变为关注孩子。让孩子在我们的帮助和鼓励下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栋梁之才,成为祖国未来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做到遵守规矩有点难。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养成具体的规则意识,他们往往只是依照自己的"规则"来行事。在这一前提下,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在日常的生活和游戏中轻松变成"进退应矩"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思维迟钝"学生,他们总是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老师请他们回答问题时,却久久回答不出,或表达不清楚,被其他孩子取笑为"小笨蛋"。怎样正确对待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迟钝"学生是我们小学数学老师非常头痛的事情。由于这部分孩子迟钝一些,他们思考、回答问题所需要的时间长一些。我们在课堂中为了推进教学进度,不可能为了这部分孩子就暂停了课堂,那样必定是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后,我们不断强调去"归还学生的话语权"、"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等等,那么,我们真的实施到位了吗?我们常常用成人眼中的"好词佳句"取代儿童心中的"童言稚语",用条条框框困死儿童精彩绝伦的智慧火花,这样致使我们的孩子们无法道出他们眼中的世界。我们应允许儿童"出格"、"出错",让儿童学会行使自己的课堂话语权,自由地勾勒出属于他们的一片彩色天空。  相似文献   

19.
在家长都认为玩电脑是不务正业的时候,电脑类的培训班却越办越火。大数据、3D打印、体感控制、可穿戴设备、AR等技术层出不穷。如何让孩子关注屏幕背后的新技术,让孩子从小就爱上技术,帮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将妙想变为现实?家长首先应改变对信息技术课堂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而这一切离不开教师的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