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妙岳 《文教资料》2012,(24):186-189
让"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让学生充满生命活力、教师充满生命活力、教学内容充满生命活力,是新课程改革要求,也是调动和激发学生实施多样化学习的需要。本文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社会学科的特点,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历史与社会生命课堂动态生成式教学的探索,即:问课定教,为生成起航;精心预设,为生成导航;平等对话,为生成保航。  相似文献   

2.
叶澜说:“要让课堂焕发生命与活力.”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体验,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才能彰显学生的生命活力,让课堂教学焕发异彩.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促进课堂的生成呢? 一、精心预设——有效生成的基础 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如果没有预设,生成就成了“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既要精心预设教学过程,又能敏锐捕捉课堂中的生成之源,把"预设"与"生成"巧妙结合,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智慧的火花,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正>著名教育家叶澜曾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感课堂教学"活"的魅力。"活"的课堂不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形式上的简单变化,而是为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生命力的主宰者,能让孩子们对学习充满兴趣、期待和渴望,让课堂教学充满欢歌与笑语。在课堂上,孩子们有时为了弄清某个问题会争得面红耳赤。他们跳动的思维、稚嫩的童声、天真的笑脸、丰富的想象……让课堂充满了生气、灵气,同时也有几分稚气。这是一  相似文献   

5.
吴恋卿 《考试周刊》2013,(46):74-75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前精心预设;善于捕捉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允许争辩;重视学生错误,巧妙利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6.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是课堂教学的两翼。教师在课前要精心预设,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各种可能性,课堂上要捕捉动态资源,让"预设"与"生成"不断优化与整合,以最大限度地彰显课堂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在研究中学习、在优化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错误中学习五个途径,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计算课堂变得让学生有所期待。  相似文献   

8.
薛秋萍 《考试周刊》2012,(87):65+38-65,38
动态生成的课堂需要精心的预设,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静态表现,生成则是预设的延续和动态升华。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真正的学习从来就不只是纯粹的智力增长,学习的主要意义取决于学生的课堂体验。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应该让课堂活起来,让课堂充满灵气,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应该映射出生命的意义。创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使语文教学焕发青春活力。把素质教育落到语文课堂实处。  相似文献   

10.
"民主管理"强调四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习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勃勃生机.而要真正实现这四个"还给",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灵动而美丽的动态过程。不仅需要教师钻研教材,精心预设教案,预设学生,以灵动的教育驾驭课堂上的各种生成,对学生进行胸有成竹的引领,还需要教师"以生为本",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以开放课堂的教学理念及时抓彩,让课堂生成向纵深推进,营造无法预设的美丽。该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好预设与动态生成进行了分析,旨在打造本真而有效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正>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课程目标实施的对象,而且是教师教学资源、课堂教学的共同创造者。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追求教学的完美、流畅,往往按精心预设的教案施教,很少利用来自学生的生成性资源进行教学,这种"心中有案,行中无人"的教学行为导致课堂教学缺失生命的活力。那么,教师应如何挖掘和利用学生资源,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一、把握起点资源,打造互动课堂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或多或少  相似文献   

13.
要让课堂焕发活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处理好课堂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李福莉 《生活教育》2014,(15):80-81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教师应当充分的预设可能会出现的生成,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生成资源,直面课堂意外,把课堂营造成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过程,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我们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如何有效地实践"生成式"课堂教学便成为实现"充满生命活力"课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课堂不能再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应是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生成必须有足够的"预设"作为铺垫,否则"生成"将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末。因此,教师要注重课前精心预设,关注课堂动态生成,思考如何引导那些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构建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新课堂教学结构,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涌动生命的灵性。  相似文献   

16.
"生命化课堂"是我们教师追求的一种至美的课堂教学境界,是以学生的生命为教育的基点,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实现学生生命价值的课堂。构建"生命化课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树立生命教育的课堂理念,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需求,注重每个生命个体的发展,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根据学情,智慧生成。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健康的发展,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教学真正奏响生命的欢歌。  相似文献   

17.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要想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获得学习的幸福感,就要让课堂变成充满快乐的场所。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心情舒畅时,就会焕发学习的热情,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起创造的灵感。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沉闷的课堂,精心打造充满吸引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18.
卢中华 《考试周刊》2012,(66):147-147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每一课时每一个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愉快,让地理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地理课堂就会充满快乐。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叶澜曾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感课堂教学“活”的魅力。“活”的课堂不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形式上的简单变化,而是为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生命力的主宰者,能让孩子们对学习充满兴趣、期待和渴望,让课堂教学充满欢歌与笑语。在课堂上,孩子们有时为了弄清某个问题会争得面红耳赤。他们跳动的思维、稚嫩的童声、天真的笑脸、丰富的想象……让课堂充满了生气、灵气,同时也有几分稚气。这是一个充满爱的课堂,也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课堂启动预设机制,可以为学生创设更多自主学习机会。科学地预设教学内容、方法、策略等,设置适度的训练,能让我们的教学设计成为有效学习、高效课堂的坚实基础,成为学生智能发展、素养提升的必要保障,也会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智慧,充满灵性。教师要深究文本内涵,精准预设;深入解读学情,放手创造;有效引领点拨,激发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