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加祥  ;姚强东 《科学课》2014,(5):103-105
我常常梦想着这样的课堂: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围绕着一个话题,动手动脑,情智共振,童心飞扬。这一次执教《热空气》一课就是一次尝试。“热空气”这个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有点儿陌生,然而,生日蜡烛和热气球是他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是他们热衷于讨论的一个话题,因此,我的课就从这儿开始。  相似文献   

2.
<正>有教师说,一个好的导入,一节好课就成就了一半;也有教师说,只要不脱离课标,就可以把课上成各种随心所欲。鉴于这一思路,我尝试着把自己的几次公开课、赛课导入设计成以下几种模式:把课堂当成一场电影在开设"我知我师我爱我师"校内公开课时,我以"一个曾经的学生和她的初中老师的QQ对话"作为新课导入:师:当年我带你们班搞了一次辩论赛,记得吗?生:记得记得!还记得老师当初送我一个本子呢,我一直珍藏着。  相似文献   

3.
最近参加了一次教研活动,来自台北市民生国小的苏兰老师执教了一堂课,课中的几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细节一: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尊重"。在苏兰老师的课堂上,每个学生胸前都佩戴着一张卡,上面工整地写着学生的名字,这样,在课堂上,苏兰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就非常亲切(苏兰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往往省去姓,很亲切地喊学生的名,如"小洁""文文"等等),虽  相似文献   

4.
很多人都喜欢把课堂说得很神 秘,要制造课堂氛围,要体现教学艺 术,要这样要那样。到最后,什么都想 到了,就是忘记了真实。 最近,笔者有幸参加一次课堂教 学评比活动,同时聆听两位老师执教 《雨点》一课,他们在课结尾时的不同 处理,让我感触颇深。 A老师上完课后问学生:"你们 想去寻找雨点吗?"学生说"想",老师  相似文献   

5.
<正>一、课堂回眸:"同课异构"的课堂引射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为了让课堂更有效、更高效,我们教育者常常通过"同课异构"这样的教研活动,相互切磋、学习研讨。在一次"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的同课异构"观摩研讨活动中,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这一课,李老师和王老师的执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6.
正当一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讨论老师,老师讲述老师,我们该如何预设这节课?当教学设计时想像中的老师们被特别邀请到现场聆听关于自己的故事,期待着和孩子们进行真诚的交流,又该如何在预设的基础上把握和生成这节课?精心思考和打磨的公开课总是令人难以忘怀和久久回味,日前,本人在八年级(10)班执教了一节思想品德公开课《我知我师,我爱我师》,在这节课上,我坚持以学生为本,尝试着厘清各种授课线索和矛盾纠葛,努力在课堂上做一个合理的引导者,不让自己"淹没"在现场众多的老师之中,同时又尝试着让自己自然地融入到这场关于老师的公开课  相似文献   

7.
提高初中生物复习课的效率,重点是让复习课在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氛围中进行。我的课堂是这样做的:"让学生走上讲台当老师,老师走下讲台当学生"。老师是学生背后的军师,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8.
梁婕 《儿童音乐》2012,(10):44-47
"梁老师,这课简直没法上了……"新老师小查焦急地跑过来跟我诉苦,她表情沮丧,与一个月前第一次走进一年级课堂时自信满满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因为忽视课堂常规或是课堂常规落实不好的事情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特别是才出校门的新老师,她们往往很有才华,专业知识很强,可一走进课堂却慌了手脚,学生根本不听课,使得课堂乱成一团。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首先应该从老师自身对课堂常规的正确认知上找原因。"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可很多老师觉得常规训练是小事,往往一走进课堂就急着完成教学目标,不重视也不  相似文献   

9.
一、期望 一直希望语文课是学生喜欢的课程,而这样的课堂应该是让每一个学生在课上积极参与,在课下反复回味,同时还期待着下一节课到来的课堂.这也许只能是奢望,但我还是想努力实现梦想. 二、实况 "课前听大家唱了几首歌曲,老师意犹未尽,很想大家再为老师唱一首歌."我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字:寂寞沙洲冷.底下一片哗然,然后我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请文娱委员上来把歌词写在黑板上,其余的同学先酝酿唱歌的感情."很快,周传雄演唱的《寂寞沙洲冷》的歌词出现在了黑板上:  相似文献   

10.
前年,我参加了母校——渭南师范学院的50周年校庆活动。期间见到了我们当年的英语精读老师。交谈中,老师的一句话(学生喜欢你,就喜欢你的课;学生不喜欢你,就不喜欢你的课。)深深地触动了我。听似简单的一句话,仔细思量,却内涵丰富。于是,我就开始思考并一直尝试着一个问题:英语教学中如何能让学生对老师的课产生"爱屋及乌"之效果?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面对学生学习英语困难、厌学英语、英语成绩差的现状,我尝试"爱屋及乌"之英语教学,使学生喜欢我,喜欢我的课。一、行为人范,注重仪表,给学生以良好影响教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学生  相似文献   

11.
“空气的流动”是人教版小学自然课中《大气流动成风》一课的前一部分。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往往习惯于指导学生做一些规定的实验(如:用一个罐子罩在蜡烛上,然后用小纸条去接近罐子的上方和下面)通过观察,发现热空气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的现象,并概括出空气的流动形成风。这样的教学活动,总令人感到欠缺些什么。新课标中强调:在课堂活动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人,通过学生的亲历活动,让他们自己发现、自己解决问题。带着这样的教学理念,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一、做一个纸蛇在课前,我指导学生每人做一个纸蛇(把一张纸从四周往中心剪出…  相似文献   

12.
最近参加了一次教研活动,来自台北市民生国小的苏兰老师执教了一堂课,课中的几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细节一: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尊重”。在苏兰老师的课堂上,每个学生胸前都佩戴着一张卡,上面工整地写着学生的名字,这样,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活动引领"模式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学生对文本的挖掘不再仅仅局限于表面,探究问题有方了,展示交流积极了,一双双小手举起来了,一个个小老师站上了讲台,笑容一次次展现在教师的脸上,掌声一次次在课堂响起来了,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宰,我们的课堂精彩起来了。但是作为一线的老师,在享受"活动引领"模式带来的精彩课堂的同时,也要在教学中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坐井观天》一课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4.
<正>做不太像老师的老师,上不太像课的课,也许最像教师的样子和课堂的本来面目。支持学生的异想天开一位美国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蚯蚓",讲着讲着,一位小学生站了起来:生:请问老师,蚯蚓什么味道?师:抱歉,我没有尝过。生:我可以尝尝吗?师:当然可以!生:我尝过了,您加分吗?师:当然加分!  相似文献   

15.
当这学期从学校领导口中第一次听到"微课"这个词的时候,一个又一个的问号就这样抖的冒了出来。"微课"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课堂?和我们平时上的可有什么不同呢?我们老师怎样去实践这样的一种课堂呢?学生怎样去接受学习利用微课呢?它和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又有什么不同呢?经过接近一个学期的不断摸索、研究、课上实践以及上网学习相关资料,我对微课有了初步只认识和了解。其实"微课"是  相似文献   

16.
<正>经常会听到一些教师这样说:"唉,公开课上过之后,还得再补上一课。"我很纳闷,费尽心思、精心设计的一堂公开课,为什么让我们许多教师不喜欢?怎么样的课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深得学生的喜欢呢?这是我一直思考着的问题。于是,我常常在平行班中进行不断尝试,觉得这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很有意义。我执教了好多次《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每一次我都会有一种新鲜的感觉。由于学生、地点不同,课堂  相似文献   

17.
正一次,我回母校,给母校的学生上了一堂作文课。课前,我这样介绍自己:"30年前,我是这里的学生,和你们一样坐在教室里聆听老师的教诲;20年前,我是这里的老师,和你们的老师一样在灯下细心地批改学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教学中,我看到过不少英语课中的评价,我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评价方式的尝试,也获得了不少体验。通过观察课堂,我发现课堂评价中有这样一些情况:课堂观察1:小学一年级的一节词汇课上,一位学生看着教师的PPT上单词图片说:"ruler!",声音响亮,发音准确。教师马上向他竖起两个大拇指,并向全班学生说:"Good,Good,very good!"课堂上马上响起了整齐又响亮的拍掌声。象这样的评价出现了十多次。课堂观察2:在四年级的课堂上,同桌之间按教师的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一次有幸现场观摩了贾志敏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课上学生多次断句破句的结巴朗读,让贾老师不得不停下来指导,让本该如行云流水般的课堂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课后,贾老师毫不客气地指出了课堂上出现的学生朗读问题。贾老师的博文《老于的忧虑》("老于"——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中再次提到了这个令前辈们忧心忡忡的问题:"一次和于老的会面交谈,于老一见到我就激动地说,全国95%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  相似文献   

20.
很多人都喜欢把课堂说得很神秘,要制造课堂氛围,要体现教学艺术,要这样要那样。到最后,什么都想到了,就是忘记了真实。最近,有幸参加一次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同时聆听两位老师执教《雨点》一课,他们在课结尾时的不同处理上,让我感触颇深。A老师上完后问学生:“你们想去寻找雨点吗?”学生说想,老师说:“那你们下次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叫上我。”本来老师是随便说说的,因为她上完课就要回自己的学校了,可是学生是很认真的。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那你住在哪里啊?”……相信这篇课文很多老师都是这样教学的,说真的,如果那个老师直截了当地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