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显然,教育不仅是相关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是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塑造及其生命品质的提升。语文教育尤为如此,因为语文的高贵在于让生命诗意的栖居,语文学习本质上应是学生生命的体验,是学生理解生命内涵、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2011年12月17日下午,是一年一度的学校青年教师科研论文评选表彰大会。与往年相比,形式上作了一点改变,没有请专家作报告,也没有请获奖者上台作经验交流。而是开成了一个教育沙龙,话题是:诗性、课堂、教科研,由八位获奖青年教师作嘉宾。三个关键词,三个概念,放在一起,也就是要在这三者的联系中,阐述诗性的课堂与诗性的教科研的关系,或者阐述诗性与课堂、教科研的关系。还要阐述清楚:什么是诗性?诗性有哪些特征?要界定好:这里的课堂指什么?是指学校中那坐着几十个人学习的狭义的"课堂"?还是孩子们所有接受教育或学习的广义的"地方"?沙龙过程中,我也对嘉宾和主持人提出问题,参与讨论,这种互动的场面很珍贵,瞬间相互产生的火花,能燃成思想的火焰。  相似文献   

3.
<正>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说过:“人,诗性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句话表达了对于人类生存价值与意义的深层次思考。这种诗意栖居,亦为教育的本真追求,表征是把儿童放在中央,坚守儿童本位,倡导儿童情怀,塑造美好的心灵和人格,引导儿童成为更好的自己。蔡亚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充满儿童情怀的知性老师,她对儿童世界发自内心的喜爱,她用“真善美”去感召儿童,言情明志,和着彼此的心跳生发心灵的舞动,谱写了与儿童共同的节拍与旋律,一路高歌一路绽放,成就了她独特的幸福之道。  相似文献   

4.
诗性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树立他们"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诗性教育的内涵包括人性伦理、文化、审美三个教育层面,注重用诗心化育学生心灵,注重传统与现代、知性与感性、科学与审美、坚守与开放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教学具有诗性。教学的诗性美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的育人之美、教学过程的心灵栖居之美、教学方法的灵动之美和教学内容的素材之美。构建诗性的课堂应该成为课程与教学变革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6.
刘晓瑜 《中国教师》2013,(18):62-64
叶澜教授提出:时代呼唤"生命自觉","生命自觉"是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核心价值观。如何把"生命自觉"的价值取向渗透于教育之中,让师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关键在于构建"生命自觉"的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具体包括四方面。一、提升文化,从"文化形象"到"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7.
人的"自觉"时代的到来呼吁着教育对何以"立德树人"进行自觉的思考。教育自觉以"人本主义"为本质立场,传达了对人的尊重与关怀,体现了对人实现健全发展的美好愿景。教育自觉亦有育"自觉"之人的内涵,旨在使人发现自我、生成自觉,知觉生命、尊崇生命独特性,继而付诸于改造生命的实践,提升"为人"生命的价值。这决定了教育自觉的实践以"生命自觉"为价值取向,具有"成"自觉之人、"全"生命价值之意。当代学校在投身教育自觉的实践中应注重"三全"原则,即贯彻"全员""全面"与"全息"的自觉实践,唤醒教育素有的"成人之美"的初心追求。  相似文献   

8.
《邢台学院学报》2016,(4):109-111
孔子在建构伦理道德的发生机制时,始终离不开对个体生命中美学韵味的发掘。通过引导人们对生命、情感的美学经验来强化对道德的意识,开辟价值之源,为修身寻找动力。在不断修身的上升过程中,达之于对生活和人生产生"当然"的态度,最后栖居于自由圆融的人生境地。如此不断引导人的情感和品性向崇高的方向趋动,塑造高尚的人格和心灵,即是一种审美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具体划分为知识课堂、智能课堂与生命课堂三种。"生命课堂"在我国一经提出就迅速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热点,说明它遵循了教育的本质与规律,彰显了人类对自身价值的理性关怀和人文关怀,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课堂教学实际的迫切需要,也反映了教育哲学观和认识论的最新成果,更体现了师生生命发展的主体需要。"生命课堂"的基础价值追求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核心价值追求是开发学生智能,终极价值追求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只有让生命教育回归语文教学,才会还原语文教学本来的属性与价值,才会使语文课堂成为生命涌动的而不是死气沉沉的、生动活泼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动态生成的而不是生硬灌输的灵动的课堂。由于这样的课堂是师生在彼此的情感交融与思维碰撞中体验生命的涌动中进行的,所以我们说这是生命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诗性回归。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让生命教育诗性的回归课堂呢?  相似文献   

11.
生命课堂的研究源自西方国家于20世纪开展的生命教育研究,当时主要是致力于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防治与研究。我国生命教育的研究始于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于1997年发表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文中正式提出了"生命课堂"这一理念。英语生命课堂是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阵地,追求以人的发展为根本教育理念的课堂,是生命润泽生命的课堂,是师生用生命激励生命、智慧点燃智慧、心灵感动心灵的和谐课堂,是师生互相尊重、彼此激励的课堂。简言之,"激励+尊重=成功"是英语生命课堂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2.
一教育的职分就在于诱导人的价值自觉,把握好多维度的价值间的张力以陶冶人的生命[1]。凭着这一职分,教育过程理应生命化,关照生命的完整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教育理应着力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教育应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栖居”[2]。  相似文献   

13.
真教育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是引领人追求本真、寻求真理、回归本真的教育。真教育是一项心灵碰撞心灵的活动,从心灵深处发出,在思想的激荡中回归心灵的本真。教师应该走向真教育,回归本真课堂。教师在研究学科、关注教学、研讨教学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研究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与体验,深入研究学生的"儿童文化",从实现生命发展的角度开展"心心相应"的真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一 教育的职分就在于诱导人的价值自觉,把握好多维度的价值问的张力以陶冶人的生命[1].凭着这一职分,教育过程理应生命化,关照生命的完整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教育理应着力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教育应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栖居"[2].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曾经"纸香墨飞,词赋满江"。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语文课堂,是生活的诗化,她应当让每一个生命在课堂中诗意地栖居。作为传递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语文教师,理应学习并涵养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诗性教师。那么,如何培养诗性教师,从而走出一条提高诗词素养的有效路径呢?笔者不揣冒昧,结合自身实践和体会,谈几点粗浅认识。一、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  相似文献   

16.
<正>"向学生心灵更深处"是指走进教育对象心灵的深处,这是一个为人师者必须做的,也是必须要做到的。"教师的工作就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因为人的根本在心灵,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真正走进人的心灵深处;还因为教育就是一件雕刻心灵的工作,当一位班主任把对学生心灵的雕琢当作自己最重要的职责时,他就走进了一个伟大的境  相似文献   

17.
关注、思考与强化对青少年学生的生命教育,成为现代教育深入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发展趋向。教育的原点是人的生命自由而全面发展,而教育现实是生命教育的严重缺失,教育的出路就是要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栖居。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敬畏鲜活生命,重构生命课堂,引导生命实践。  相似文献   

18.
儿童诗歌教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取功利的价值观,是无功利欲求的观照。荷尔德林的诗句中曾说过:"人,充满劳绩,却诗意地栖居大地。"这告诉我们,人在为物质生存保有生命,而辛苦劳作。但同时,还会为一种灵魂的提升,精神的享受而在大地上诗意地生存。要诗意栖居大地就要过一种诗性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李明 《中小学校长》2022,(3):44-46+66
教育的本质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教育对人的影响,实质就是唤醒人的意识,激发人的精神;触动人的心灵,转变人的思想;提升人的境界,生成人的智慧。基于影响的教育行为观认为,教育就是通过点燃,激发自我创造精神,助力生命自信;通过点悟,唤醒自我发现意识,催发生命自明;通过点化,生成自我发展智慧,促进生命自觉。学校教育的价值在于通过思想指导下的系统实践,不断探求生成生命自觉的途径,以引领师生行走在追求生命自觉的大道上。  相似文献   

20.
向晴 《江西教育》2023,(41):58-60
<正>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如何过一种诗性教育的生活,这是当前很多教育界学人正在探讨或始终在探讨的问题。从事教育,从某种意义而言,是在从事一份关怀心灵成长的事业。因此,当教育者要充当这样一个“引导者”时,自身是否拥有一份通透的心境去看待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的成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命题。因为只有当教育者自身拥有丰沛润泽的心灵和一种诗性教育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